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国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变的过渡时期。晚清小说为转变的肇始,因为晚清小说已经具备了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因子,突出表现在晚清小说家们对于叙事艺术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运用叙事学理论对晚清小说进行研究成为晚清小说的研究热点且日益完善和成熟。本文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叙事艺术为研究客体,运用现已成熟的理论成果,对其作综合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国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变的过渡时期.晚清小说为转变的肇始,因为晚清小说已经具备了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因子,突出表现在晚清小说家们对于叙事艺术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运用叙事学理论对晚清小说进行研究成为晚清小说的研究热点且日益完善和成熟.本文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叙事艺术为研究客体,运用现已成熟的理论成果,对其作综合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戴维·洛奇是英国当代杰出的小说家和批评家,《美好的工作》是其"校园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小说,本文试用经典叙事学理论和洛奇有关叙事学的理论,从情节结构、聚焦的多维性和元小说叙事三个方面来解析《美好的工作》的叙事艺术,从而把握洛奇小说的叙事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李斯 《科教文汇》2007,(8S):170-171
戴维·洛奇是英国当代杰出的小说家和批评家,《美好的工作》是其“校园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小说,本文试用经典叙事学理论和洛奇有关叙事学的理论,从情节结构、聚焦的多维性和元小说叙事三个方面来解析《美好的工作》的叙事艺术,从而把握洛奇小说的叙事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郑美香 《科教文汇》2009,(11):229-230
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其同时代的作家沈从文在小说叙事方面也有类似的风格,二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文旨在通过对海明威与沈从文小说的比较,探讨东西方叙事风格的同与异以及由此影射出来的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笔者将从情节构造和叙事技巧两个方面阐述金庸小说的魅力所在。其作品的叙事技巧同时受中国古典传统小说和外国名著的双重影响,因此在读者看来既引人入胜又显得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7.
伍光琴 《科教文汇》2007,(7X):158-158
詹姆斯乔伊斯在早期作品《死者》中,借鉴了音乐创作中对位、和声、重复等结构。这种叙事结构加上与小说情节互涉的音乐素材,增强了作品艺术表现力。本文探讨《死者》的音乐性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8.
李莉 《科教文汇》2008,(33):240-240
刘震云小说的叙事风格卓异,其叙事笔调也随着他主体的精神突围、逃亡而调整和变化。  相似文献   

9.
詹姆斯·乔伊斯在早期作品《死者》中,借鉴了音乐创作中对位、和声、重复等结构.这种叙事结构加上与小说情节互涉的音乐素材,增强了作品艺术表现力.本文探讨《死者》的音乐性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10.
余华唯一的长篇小说《兄弟》的问世与热销后,带来了褒贬不一的回响,本文试从余华的叙事来分析小说文本的失范之处,认为余华式的叙事风格似乎正在步入一个过分“狂欢”的误区,并模糊了作品本应有的文学价值,显然,和前期作品相比较,《兄弟》是一部更为缺乏思想深度和审美价值的小说。  相似文献   

11.
2006—2010年历史文化纪录片叙事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创作呈现上升的趋势,叙事视角的多元化倾向使纪录片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006—2010年是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其意义在于主流话题以一种新的叙事方式和形态为观众所接受,从而实现了主流话题的普及与再现。本文以2006—2010年在中国网络电视台——《人文历史—纪实台》中播放的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为样本,对具有代表性、典型特征的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在叙述话语、叙事内容、叙事视角三个方面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维雅  赵文艳 《科教文汇》2014,(16):111-112
非线性叙事结构作为影视剧作品中应用最多、最灵活的一种叙事结构类型,在小说中也得到了应用。它抛弃了时间的序列性,具有多维度、多视角、时空错乱与倒置、立体感强烈、没有明显的逻辑思维走向等特点。本文在区分线性与非线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几部比较典型的小说进行分析,大致总结出小说中的几种非线性叙事结构类型:倒叙与插叙、复调结构等。复调又可分为不同声音的复调和相同声音的复调。  相似文献   

13.
小说中的非线性叙事结构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线性叙事结构作为小说中一种新型的叙事类型,抛弃了时间的序列性,具有多维度、多视角、时空错乱与倒置、立体感强烈、没有明显的逻辑思维走向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几部比较典型的小说进行分析,论述环形结构、多线性结构和分形叙事结构这几种独特的非线性叙事结构类型,并对非线性叙事结构的意义与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书信体叙事策略是《紫色》里最重要的叙事技巧。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一方面,沃克对书信体叙事策略的运用本身具有鲜明的特征;另一方面,通过书信体叙述策略赋予女性声音、传达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主题,沃克在《紫色》里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马小娟 《科教文汇》2012,(13):97-98
稼轩词《青玉案·元夕》最成功之处在于该词的上下片的叙事节奏,叙事节奏使"众里寻他千百度"后成为绝唱,这对当今的叙事类流行歌曲的歌词写作有借鉴意义,尤其是叙事节奏对歌曲高潮的促进作用,可以为非文学类高职高专学生(音乐专业)的"歌词写作"课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黑人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以复杂的叙事策略讲述黑人妇女的悲惨命运,体现了黑人女性在白人文化的强势作用下生命的扭曲,黑人在变异环境下的同化或顺应,以自己独特方式寻找自我等等。  相似文献   

17.
王晓露 《科教文汇》2020,(11):161-162
谈心谈话是学生教育管理中思想引领、学业指导、心理疏导的基本载体,是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工作方式。本文尝试将叙事疗法应用于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通过故事叙事、问题外化,解构问题、重写对话的谈话模式,让学生看到自我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吴嘉平 《科教文汇》2012,(26):70-70,77
《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是美国著名的"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Fitzger-ald)的代表作。这部小说讲述了"爵士时代"美国年轻一代"美国梦"的破灭,揭示了美国社会的悲剧,是现代叙述艺术的经典之作。本文探讨作品的叙事特色及其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西芳 《大众科技》2012,(12):161-162
中篇小说《红高粱》是莫言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其中所蕴含的红高粱精神,让人感受到民族躯体中顽强的生命力和昂扬向上的热情以及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和向往。文章从叙述视角﹑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叙述方式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鉴叙事研究的方法,通过笔者回顾自身受教育经历,展示了笔者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所接受的农村基础教育,试图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呈现农村教育的真实面貌,审视并思考农村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