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许冬冬  李亚 《体育世界》2013,(11):29-3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问卷法、比赛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工程学、运动训练学理论为切入点,对世界男子篮球冠军队的防守技术特征进行研究。在中国男篮处于低谷的情况下,以构造世界男子篮球世界冠军队防守技术特征为立足点,从理论层面上借鉴世界男子篮球强队的经验,为中国男子篮球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西亚男子篮球的迅速崛起,打破了东亚篮球长期统治亚洲男子篮球的局面,动摇了中国男子篮球亚洲霸主地位,伊朗男子篮球与中国形成鼎立之势;众多优秀外籍球员到中国职业联赛淘金,促进了中国篮球的发展,但对中国球员特别是年青球员也形成了强烈冲击;目前中国男子篮球仍以老将担纲,新人一时难挑大梁,必须大力培养青少年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历届世界最高水平男子篮球比赛(即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世界篮球锦标赛男子比赛)前3名中欧洲球队的成绩与美洲球队成绩的比较分析,把欧洲男子篮球运动的发展分为4个时期,并讨论各个发展时期的特点,进一步重点剖析欧洲男篮崛起的原因,并阐述其发展对世界男篮竞技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男子篮球8强技、战术特征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对近 5个赛季全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各队的技战术指标进行量化分析 ,探讨了男子篮球甲A联赛 8强的技战术特征 ,为男子篮球甲A联赛及其各队的技战术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男子篮球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运动员、教练员、场地设施、运动训练管理体制、群众基础等角度出发,对福建省男子篮球运动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福建省男子篮球运动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培养模式是借鉴原苏联模式建立和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我国传统的篮球运动员培养模式已经不能达到社会对篮球的期望程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水平。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客观分析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培养模式现状、存在的问题、影响的主要因素,为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培养及备战2008年奥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管理模式、俱乐部所有制度、赛制、资金来源和后备人员输入渠道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到合理解决方案,为中国男篮职业联赛寻求一条健康持续的发展路径,推进男篮职业联赛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8.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及比较分析等方法,以第16届土耳其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为平台,对世界男子篮球的基本格局进行研究,分析中国男子篮球队与对手及8强替补、后卫、年轻运动员的差距,提出中国男子篮球队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观察记录、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CBA球队和美国NBA球队在得分区域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男子篮球区域得分不平衡,防守战术欠科学,队员中投能力差。提出了我国男子篮球今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比赛录像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研究中外男子篮球比赛中的暴力现象,分析形成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以维护今后中国男子篮球的良好国际形象,促进中国篮球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数理统计结合比赛录像分析的方法,对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所呈现出的目前世界男子篮球格局变化与中国队攻守能力方面的差距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世界男子篮球竞争格局已形成欧美抗衡、群雄纷争的局面,美国队优势不再明显,欧洲成功崛起;强调速度与对抗,注重整体攻防成为世界篮坛的发展趋势;中国队在个人攻守对抗能力和整体战术的执行能力上仍与世界强队存在着较大差距;提高国内CBA联赛水平,扩大运动员国际交流以及加强与欧美篮球强国间的比赛交流是提高中国队竞技水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25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男篮进攻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最高身高和世界强队最高身高相比有一定优势;个人防守能力和全队防守能力与八强队伍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投篮总次数和总得分明显低于对手;在利用对方失误得分、二次进攻得分、阵地战得分方面均低于八强;而在利用快攻得分的环节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研究以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为例,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中国队比赛的技术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了中国队与世界强队在比赛经验、战术运用、控制球权、得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实力差距,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赶超世界强队的若干对策,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成绩提升找到突破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 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四强队以及中国进行的八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资料进行比较 ,分析中国队与四强队水平的差距 ,并对中国队的防守、得分后卫的培养、战术打法、加快进攻速度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9年世界杯中国男篮失利问题进行研究。数据表明中国男篮场均攻防实力与对手相当,各技术指标在世界杯中排名靠后。失利成因包括难堪的数据:中国男篮基本功薄弱,其中外线命中率低、篮板球个数少、罚球命中率低、失误次数多、犯规次数多;情绪化的舆情:球迷的吐槽催化压力,球迷的言论是中国男篮的压力催化剂;落后的体制:篮球改革是个新生儿,我国不是传统强队,改革未到检讨得失之时;特色的文化:安逸的篮球文化环境,“中庸”的篮球文化下安逸的篮球文化环境抹杀了球员的“狼性”。发展策略:上下一心紧抓篮球基本功训练;内外结合提升教练团队执教能力;坚定不移全面深化篮球改革;放眼世界扩大国际交流视野。  相似文献   

16.
23届亚锦赛中外男篮技术统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3届亚锦赛中国队与获得前四名球队的技术统计与比赛录像进行分析,并研究了中国男篮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已经完成结构调整和新老队员的交替,成为亚洲超级强队。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男篮后卫群体的弱势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后卫群体对中国男子篮球队整体实力的影响,探讨提高后卫运动员能力的对策.方法:通过观看现场直播和比赛录像,采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调研等研究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男篮后卫群体的比赛能力进行分析.结果:在得分、助攻、抢断、失误、篮板5项指标上,男篮后卫群体有3项指标(得分、助攻、抢断)与世界强队优秀后卫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据此,提出"空间-机会"观点,用于解释我国男篮后卫群体低得分、高失误、抢断少、助攻难的原因.结论:后卫群体的能力"短板",是影响中国队竞赛成绩的主要原因.建议:中国队应确立各位置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坚持"快、准、灵"传统技术风格的基础上,着力解决破紧逼、体能、对抗和娴熟运用各项技术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方法,对第14届釜山亚运会和第22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的中、韩男篮决赛的2场比赛进行技术分析,从韩国队使用全场紧逼的阵形、时机、次数以及中国队破紧逼采用的方法、使用的时间及成功与否等几个方面总结出中国男篮在2场比赛中破全场紧逼的成功与得失,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6年第31届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的实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呈现"年轻国际大赛经验少,对抗能力弱,个人能力不突出"等基本特征;其得失分、投篮命中率、篮板球、助攻、失误、抢断指标与对手存在显著差异,盖帽、犯规指标无显著差异,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通过对攻防技术的分析研究,为中国男篮备战3年后的2019年男篮世界杯提供相关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掌握篮球代表队的运动心理技能现状后,为代表队制定心理技能训练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川师大篮球代表队的31名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川师女篮焦虑控制维度非常显著大于男篮(P<0.01);女篮集中注意维度显著小于男篮(P<0.05);女篮自信心维度非常显著小于男篮(P<0.01);女篮心理准备维度显著小于男篮(P<0.05);女篮动机维度显著小于男篮(P<0.05);川师女篮团队重要性维度非常显著小于男篮(P<0.01)。结论:川师大不同性别篮球代表队运动员在运动心理技能六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即男篮心理技能六个维度掌握情况均优于女篮,尤其是焦虑控制技能的掌握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男篮心理技能主要表现出高自信心、低心理准备的特征;女篮心理技能主要表现出高焦虑、低心理准备特征;川师篮球代表队对心理准备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