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华然 《师道》2002,(12):10
学生受到父母、老师的批评后说:“我被上政治课了。”孩子调皮,有家长会无不痛心地说:“晓得政治老师是怎么教你的哟!”对人们如此看重政治我非常欣慰,可这又真让我感到委屈!从这些只言片语中不难听出,似乎所有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的教育失误全都归咎于政治老师们。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人们自然而然地把政治教师和思想品德教师混为一谈。就连许多教育工作者也会犯这样近视的错误。常常听到有的学科老师在教育调皮捣蛋的学生时说:“去,叫你们政治老师好好教育教育你!”我想问,政治教师教什么?———政治。这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在教师的岗位上北京22中孙维刚有两句话我永远难忘。那是1991年10月在人民大会堂,一位老师说:敬师的成绩,都是学生给予的。”另一位老师则说:“对待学生要宽容。”两句话,何等地好啊!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同样的灼见真知。什么是教师的成绩?培养出了民族的...  相似文献   

3.
做一名专业型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完这个标题,我心里就发虚了。眼前仿佛有读者正盯着问:“你是一名专业型的教师吗?”但是,如果有人直截了当地问我:“你一生最大的理想是什么?”那我马上会自信而大方地回答:“做一名专业型的教师!”教师,是令人羡慕的,因为有“桃李满天下,学生遍四方”的收获;因为有“三尺讲台论天地,一支粉笔写春秋”的诗意。但教师其实是不受人尊重的,谁都可以在教师面前指手画脚,评说几句。教师是神圣的,但不是神秘的。而到了医生面前,神秘感油然而生,人们马上就变得毕恭毕敬,洗耳恭听了。因为医生的专业性很强,而教师的专业性不强…  相似文献   

4.
也该给教师“减负”刘健近些年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学生“减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可人们却不知道,与广大学生“拴”在一起的中小学教师的负担和压力同样也是够沉重的。笔者不禁要大声呐喊:也给教师减减负担和压力吧!单就每学期开学和期末规定应上交的形形色色...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应忌语”和“应忌事”谢奎芳教师应忌语十条:一、当学生犯了错误时,应说:“‘犯了错误,知错就改就是好学生。”忌说:“没有用的东西,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二、当学生来请教问题时,应讲:“这个问题问得好,老师告诉你。”忌说:“上课不听讲,这样简单的...  相似文献   

6.
某小学一位语文教师,准备给学生上作文课,走进教室后,听到教室内有小鸭的叫声。当时这位教师没有生气,也没有命令学生把小鸭交出来。她用亲切的口吻说:“我好像听见有只小鸭在叫,这小鸭在哪位同学那里?能告诉我吗?”结果一个女孩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老师,小鸭在我这……”老师说:“你把小鸭拿上来给同学们看看好吗?”女孩看了看老师,然后把小鸭放在讲台上。老师微笑着问全班同学:“同学们喜欢这只小鸭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好,我们这节作文课就写这只小鸭。”就这样一节即兴作文课就开始了。事后,这位…  相似文献   

7.
戴燕 《天津教育》2005,(12):21-21
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做贺卡并写上诚挚的祝愿,送给自己最敬爱的人。一个学生把自己精心制作的贺卡送给教师,教师满脸笑容地说:“你的贺卡做得太好了!我一定珍藏着这份礼物。”可是几天以后,这个学生在垃圾堆里发现了自己送给教师的贺卡。他气愤地对家长说:“我再也不相信这个老师了!”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笔者有幸到一所小学听了一节语文公开课,其中的一个环节给我印象尤深:教师检查学生朗读课文时,指名学生分段朗读,个个读得准确、流利、有滋有味,无不令听课老师赞叹。然而,当读完课文最后一段时,一女生举手并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想读第三段。”真是一语惊四座!其他学生露出惊讶的表情,教师的脸上泛起了红晕,听课教师小声议论起来。但那位教师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并微笑着对那位同学说:“你想读,那就读吧!”女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紧张,嗓音变得有些低沉,疙疙瘩瘩地读完了第三段。我原以为这位教师就这样收场,继…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现在的老师也太难当了!”“社会给我们压力,学校给我们压力,家长也给我们压力,而最头痛的是学生又不听我们的,当教师可真累呀!”生活中经常可听到教师这样抱怨。自诩学了不少理论知识的教师,发现自己学的那些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是那么地苍白无力。许多教师似乎已经厌倦了自己的教学生活,初为人师的那种兴奋、那种想要成为“全国特级教师”的豪情壮志在经历了几年的实际教学生涯之后已经烟消云散了。  相似文献   

10.
胡明 《宁夏教育》2005,(7):103-104
情境描述课堂上,某教师提问,一个学生回答错了,某教师说:“你错了!”紧接着又去喊另外的学生,其中有一位学生回答对了,某教师说:“你真聪明!大家一起表扬他!”然后就“鼓动”全班学生(包括刚刚回答错了的几位学生)对着那位回答对了的学生,边拍掌边竖起大拇指喊:“棒、棒、你真捧……”这样的表扬一节课出现了十几次。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一节教学生写数字的课上,当教师写完“5”这个数字让学生评价时,学生大声地说:“不好!”教师没有表现出丝毫不快,随即请学生指出哪里不好。学生天真而又直率地提出了各种意见。有的说:“老师将横笔写长了。”有的说:“老师写下面的竖弯时,转弯的地方不圆。”任课老师虚心地接受了学生的意见认真重写了一次。  相似文献   

12.
一、导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爱学乐学,才能促使学生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所以,在教学过程巾,教帅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把某些教学片段适当地改成课堂剧,让学生“唱一唱”、“演一演”,可以增加教材的活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不能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健 《河南教育》2004,(11):11-11
近年来,在纠正“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后,基础教育领域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性,教师成了学生的“尾巴”,致使某些地方教学质量滑坡。最近以来,在各种各样有关教育问题的研讨活动中,可以明显感到这一问题已引起大家的重视。不少同行指出:学生主体地位能否高质量地体现,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能否高水平地发挥。“主导”得好,“主体”的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才能避免盲目和低效。  相似文献   

14.
一、导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爱学乐学,才能促使学生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把某些教学片段适当地改成课堂剧,让学生“唱一唱”、“演一演”,可以增加教材的活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导读阅读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例如:一篇课文、一段资料,有的学生读不进去,有的学生读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知道文中“说”了点什么。这样的学生最缺…  相似文献   

15.
对于班主任的着装,我想有两点要求即可:第一,整洁;第二,大致符合当时当地的大众服装习惯。见到有的青年教师穿不整洁的衣服,我总要建议他去洗、去换,道理很简单:我们要求学生做到衣着整洁。有的举出藤野先生的例子,说:“他的衣着那么脏,不照旧受到鲁迅的尊敬吗?”我说:“此一时,彼一时也。也许那时日本教师生活困难,不讲卫生的人多,学生见怪不怪。若此时在日本再出现一个穿脏衣服的教师,恐怕学生也会为此而感到羞耻吧!”第二条要求便不好把握。原来我提出教师服装应俭朴。我的一件蓝布上衣,样式是中山装,洗了一水又一水…  相似文献   

16.
心理问题就如同“感冒”一样,几乎人人都会遇到。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率在20%左右。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前不久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所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一时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教师心理健康: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近年来,在圣洁的校园里,发生了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许多孩子仅仅因为一点点轻微的过失,就遭受到来自教师的恶劣的惩罚:罚“吃苍蝇”者有之,强迫学生互打耳光者有之,往学生脸上…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善待学生家长银川市唐徕回民小学马英玲时下,在一些后进学生家长中流传着这样的话:“天不怕,地不伯,就怕老师来传话。”个别教师不管大事小事,动辄带话给家长,要求来校面谈。老师一声“请”,家长岂敢不从!于是.家长惴惴不安,诚惶诚恐,不论多忙,也得准时...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有“道”,才能传“道”,因此当代教师尤其要注意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与塑造。  相似文献   

19.
“异想天开”这个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形容想法非常奇怪”。长时间以来,它在人们头脑中是“幻想”和“脱离实际”的代名词。但听了下面这个小故事,我们又该作何感想呢?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讲解着有关蔷薇的知识,之后教师问学生们:“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是可怕的刺!”另一个学生回答:“是美丽的花!”第三个学生答非所问:“我想,我们应该想办法培育出一种不带刺的蔷薇。”这则故事中的第三个学生想必每个教育者都遇到过,但我们往往视他们的想法为“异想天开”而轻易地加以否定或干脆置之不理。事实…  相似文献   

20.
常听别人说:“当教师好,当教师稳!”“教师的工资有保障!”的确,当教师有当教师的好处,教书有教书的优点。但在外人看来“稳”的教师工作,我却深深感到一种危机。其实,教师也不稳!在全国上下都实行“机构改革”、“优化组合”、“竞争上岗”的形势下,教师行业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