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罗布麻叶挥发油的提取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同时蒸馏装置萃取了罗布麻叶中挥发油,测得提取率为1.51%.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罗布麻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出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7.83%.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双烯桉叶(17.10%),薄荷醇(7.03%),5,6,7,7a-四氢化4,4,7a-三甲基-2(4H)苯并呋喃(6.64%),三甲基-8-亚甲基-十氢化4-亚甲基萘醇(5.25%),氧化石竹烯(3.94%).  相似文献   

2.
阴香叶挥发性物质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吸附采集阴香叶的挥发性物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阴香叶中鉴定出39种化学物质,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98.48%,其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龙脑(19.68%)、桉树脑(10.49%)、乙酸双环【2.2.1】庚-2-基酯(9.65%)、α-蒎烯(7.36%)、D-柠檬烯(6.45%)、石竹烯(5.80%)等,这些物质的共同作用形成了阴香叶特殊的香味.  相似文献   

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海枫藤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鉴定出46个成分,以归一化法测定了各个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中超过8%的有4种:亚油酸(8.26%),(Z,Z,Z)-9,12,15-十八碳三烯-1-醇(9.63%),N-苯基苯胺(12.00%),棕榈酸(29.49%).  相似文献   

4.
从细基江篱繁枝变形种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r.中分离、鉴定出8种甾醇:胆甾一5,22E-二烯-3β-醇,24-甲基-胆甾-5,22E-二烯-3β-醇,24,26-二甲基-胆甾-5,22E-二烯-3β-醇,24-亚甲基胆甾醇,26-甲基-24-亚甲基-胆甾醇,胆甾醇,24-甲基-胆甾醇及24、26-二甲基胆甾醇。  相似文献   

5.
SPME/GC—MS法分析柠檬草挥发气体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GC—MS技术分析了柠檬草的挥发气体成分。结果表明:柠檬草中共鉴定出25种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以碳氢化合物和醛类物为主,包括β-月桂稀(34.34%)、石竹烯(0.493%)、莰烯(0.646%)、D-柠檬烯(0.126%)、1R-α-蒎烯(0.73%)、柠檬醛(26.5%)、3,7二甲基-2,6-辛二稀醛(26.63%)等。经过精制的柠檬草精油含有酮和烃类化合物,主要有:2-十一酮(0.606%)、2-甲基-5-(1-甲基乙基)环己酮(1.83%)、(1S)-6,6-二甲基-二乙基二环-[3,1,1]-庚烷,(0.34%)、1,4-双亚甲基-环已烷,(0.176%),3-丙基-环已基(0.1667%)。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三羰基(五甲二硅基)环戊二烯基羰基卤-钼[(η5-C5H4SiMe2SiMe5)(CO)3Mo-XX=Cl、Br、I]和(五甲二硅基)环戌二烯基双三苯基膦羰基溴钼[(η5-C5H4SiMe2SiMe5)(PPh3)2(CO)Mo—Br]以及二羰基(五甲二硅基)环成二烯基环氧亚成基卤钼{η5-C5SH4SiMe2SiMe5)(CO)2[CO(CH2)3]Mo-XX=Br、I}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硅与茂环发生电子反馈作用表现在红外光谱振动吸收发生位移,从而讨论硅甲基取代环成二烯后对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的影响。并对标题化合物的主要红外吸收带进行归属。  相似文献   

7.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对松乳菇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从同时蒸馏萃取提取物中鉴定出了67个成分,并以归一化法测定了各个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中超过2%的有9种:1-辛烯-3-醇(2.27%),丁酸丁酯(13.52%),(E)-2-辛烯醛(2.88%),n-癸酸(4.99%),[1 aR-(1 a..α,4..β,4 a..β,7..β,7 a..β,7b..α)]-十氢-1,1,4,7-四甲基-1H-环丙烯并[e]薁(4.16%),n-十六烷酸(4.75%),(Z)-9,17-十八碳二烯醛(5.19%),(E)-9-十八碳烯酸(3.33%),十八烷酸(2.13%).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显色剂1-(4-硝基苯基)-3-(甲基苯)-三氮烯化合物(NPMT)的合成及其与镉(Ⅱ)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pH 11.0的Na2B4O7-NaOH的缓冲介质中,该试剂能与镉(Ⅱ)与发生显色反应,形成摩尔比为4∶1的橙黄色配合物,配合物在波长465 nm处有最大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2.13×106 L·mol-1·cm-1,镉(Ⅱ)浓度在0.08-0.48μ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可有效测出不同废水中的镉(Ⅱ).  相似文献   

9.
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北五味子叶挥发油,其提取率为5.05%,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北五味子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从分离到的132个成分中,鉴定出6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53.84%,其中主要成分为1-乙烯基-1-甲基-2,4-二(丙-1-烯-2-基)环己烷(6.33%),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3.1.1]庚-2-烯(4.40%)和1-甲基-5-亚甲基-8-(1-甲乙基)-1,6-环癸二烯(3.98%).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GC—MS方法分析油松松针中挥发油成分.方法:以水蒸汽蒸馏方法提取油松松针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利用谱图检索油松松针中挥发油的主要有12种主要成分,分别为龙脑(45.133%)、醋酸冰片酯(11.212%)、1R-α-蒎烯(11.173%)、β-石竹烯(10.291%)、杜松烯(7.083%)、松油烯-4-醇(4.226%)、古巴烯(3.368%)、1,7-辛二烯、3-亚甲基(1.985%)、β-蒎烯(1.932%)、8-亚甲基-(1α,2α4α,5α)三环[3,2,1.02,8]辛烷(1.785%)、莰烯(1.328%)、反-松香芹醇(0.480%).结论:油松松针中挥发油是一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天然药用资源.  相似文献   

11.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吸附采集白兰叶的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分析.测定出白兰叶在一年内不同生长阶段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其中主要包括醇类、萜类、酯类和烷烃四大类化合物,以醇类和萜类为主.在不同生长阶段,挥发性物质的释放量不同,以8月份最大.  相似文献   

12.
GC/MS法分析百合花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SDE)提取百合花的挥发性物质,测得百合花挥发油含量为5.43%,用GC/MS法从百合花的挥发油中分离确认出19种化学成分,占提取出的百合花挥发油总含量的99.56%.其主要成分在挥发油中的含量为:酸类化合物(2个)占18.44%,醇奥化合物(4个)占7.64%,酸类化合物(3个)占63.04%,醛类化合物(3个)占2.72%,烯烃类化合物(2个)占1.68%,萜类氧化物(3个)占2.45%,苯的衍生物(1个)占2.74%,酮类化合物(1个)占0.85%.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3.
白茶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白茶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从白茶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36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苯甲醛(5.91%)、苯乙醇(5.46%)、芳樟醇(9.02%).  相似文献   

14.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紫藤荚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紫藤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紫藤荚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进行成分分析,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4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7.49%,其主要成分为2,3-环氧基-1-丁醇,其它依次是乙酸乙酯、乙酸、苯甲醛等,与文献报道紫藤花挥发油成分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橙皮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挥发油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橙皮中挥发油橙香味浓郁,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气相色谱中的保留时间为6.72 min ,含量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烟草中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别确认其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尼古丁.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尼古丁的含量.尼古丁含量在0.446 4~0.892 8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61 670 M-2 894.8,相关系数为0.998 6,回收率为99.83%.  相似文献   

17.
用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从新鲜肾茶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出82个峰,鉴定出82个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柏木醇(53.64%)、斯巴醇(4.13%)、1-辛烯-3-醇(3.92%)、α-柏木烯(3.47%)、蓝桉醇(3.24%)和β-柏木烯(2.51%).  相似文献   

18.
应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美花红千层叶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鉴定芳香成分,采用GC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其相对含量,鉴定了其中的21种化合物,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4.77%,其主要成分是1,8-桉叶素(43.36%)、α-蒎烯(33.18%)、α-松油醇(7.37%)、柠檬烯(3.57%)。  相似文献   

19.
花椒挥发油与其主要成分经皮促透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比较花椒挥发油与其主要成分作为经皮促透剂的皮肤细胞毒性,对系列不同油水分配系数药物促透作用特征及其作用机制。 创新要点:选择系列不同油水分配系数中药活性成分简化并表征中药制剂中复杂有效成分,对比研究花椒挥发油与其主要成分的经皮促透作用特征差异。 研究方法:利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和真皮成纤维细胞(CCC-.ESF-1)测定其皮肤细胞毒性,选择系列不同油水分配系数中药活性成分作为模型药物测定花椒挥发油与其主要成分的经皮促透作用特征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研究其促透作用机制。 重要结论:花椒挥发油相对于其单一组成成分具有更好的经皮促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