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一、拓宽训练时空,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基础 从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来看,教师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创新空间都很有限。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创造条件,拓宽训练时空,为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相似文献   

2.
一、拓宽训练时空,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基础 从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来看,教师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创新空间都很有限。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创造条件,拓宽训练时空,为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都要给学生的习作写评语。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是沟通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桥梁。可以说,作文评语在作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当前作文教学评语的现状如何呢?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去探寻小学作文评语的优化策略呢?  相似文献   

4.
一、拓宽训练时空,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从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来看,教师给学生的思维时间和创新空间都很有限,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创造条件,拓展训练的时空,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相似文献   

5.
正作文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作文的成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可是作文教学在不少学校得不到重视,教师对作文教学马马虎虎,充其量就是给个分数,写个评语;学生写作文是应付差事,算完成了任务。作文教学这样就行了吗?这样学生能写出好作文吗?根据近几年高考作文分数统计,作文平均分一般在及格左右,这说明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不小的问题。一、我校学生写作现状思考作文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难题。这是什么原因呢?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6.
冯尔娜 《甘肃教育》2008,(23):29-29
语文教师心里都明白,目前的作文教学中“两怕一怪”现象仍然相当普遍。“两怕”指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一怪”指对作文教学不重视,花费时间少。这一现象的存在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即紧扣命题、指导、作文、批改、讲评五个环节。这一过程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形中使学生的写作走进了一种误区。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探究对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属于一大重点,也是公认的难点。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成效是广大语文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其突破路径进行简要分析。一、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主要现状作文学习难,难于上青天。从小学到高中,许多学生都有着这样的感慨,不仅学生学得辛苦,而且教师也教得费力。究其原因主要与以下四个方面有关。一是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畏难情绪。一旦畏难情绪在作文学习中落地生根,对学生的影响就不是一时  相似文献   

8.
作文一直是令师生头疼的问题,似乎学生写教师改是天经地义的,学生改作文,一些教师认为写都不会呢,还会改?因此很不放心,久而久之,学生在作文批改中,一直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修改意见。然而初中作文教学中,批改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承接着教师作文教学的实际指导和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绝对不能忽视一个环节。但实际情况往往不尽人意。作文评改最令教师头痛,那么多作文,教师要一本一本的看完,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劳动量很大,学生接到作文,一看见老师大段的批语,还得改,更是从内心里抵触,根本不把教师的劳动放在心上,对完成教师留的修改作业,不得不支应差事,敷衍了事。如此,学生的积极性日渐低落,教师整天劳而无功,搞得双方都疲惫不堪。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教师转变思维,变痛苦的批改作文为快乐的批改作文,让学生在作文教学的批改环节真正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9.
赵红阳 《生活教育》2008,(10):49-50
修改学生习作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沿袭已久的修改模式是"学生写,教师改"。教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绞尽脑汁。而学生并不领情,常是一塞了之.正所谓"作文一笔糊涂账,改与不改都一样"。朱自清先生回忆自己在中学教语文的经历时也感慨地说:"批改学生作文是一件最徒劳无功的工作。"为改变作文修改中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耗时低效的现状,笔者尝试将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理念应用到作文修改中.洞开了学生习作修改的另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10.
一、中学作文评改的现状 作文的评改,传统的做法是教师评,教师改。教师费时费力地全批全改、精心评改,而学生拿到评改后的作文,却只是扫描一下作文的分数和评语,随即就把作文搁置在课桌里了,很少考虑教师在作文评改中为什么这样评改,等到下一次写作练习,摊开纸、笔,学生依然无从下手。如此循环,形成了目前众所周知的中学作文教学现状:教师的“高耗”与学生的“低能”。  相似文献   

11.
"学生怕写,老师怕教"是目前高中作文教学的基本现状,作文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项任务而已。因此,针对学生写作难的问题,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在素材积累和写作运用中起到引导和鼓励作用,坚持阅读感悟、积累联想、写作修改的渐进向上。  相似文献   

12.
一、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写作文时心生“厌烦”,搜肠刮肚、东拼西凑;教师教作文千篇一律,老生常谈是写作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初中作文教学难,学生作文水平长时间得不到提高的现状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功底都有关系。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习作教学一直困扰着语文学科的教师。"写作难,难写作"是当前农村孩子面前的一大难题。无论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改革,都很难改变这种现状。到底是学生难于写还是教师难于教呢?主要原因还在于教者,如果一位语文教师没有完整的作文知识系统、作文训练系统、作文实践系统,学生是很难爱上写作的。  相似文献   

14.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如何打破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现状给教师提供了较大的创新空间,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目的都应该是让学生喜欢作文。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织共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好的文章一般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出来的,小学生的习作也是如此,因而,上好作文讲评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作文讲评课,教师只是将学生作文的优点、缺点和盘托出,学生不动脑不动嘴。一节讲评课下来学生还是不知道自己的作文究竟错在什么地方,怎样修改,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这种现状急需改革.要以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把作文讲评课上成作文研讨课。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相似文献   

16.
于文利 《语文天地》2012,(12):59-60
许多语文老师非常重视对学生作文的指导,重视对学生作文的批改,甚至加班加点、一丝不苟地批改学生的作文。但是,这样做却并没有换来学生作文水平大幅度的提高,甚至也没有换来学生的感激,学生草草看看评语就放置一旁了。学生不上心,教师寒了心,双方的积极性都受挫伤。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是改变教师的作文评改意识,采用新型有创意的作文改评...  相似文献   

17.
提起作文,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感到非常头痛。每写一篇作文,学生是“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甘咬铅笔头”,两三天才能完成交上来,教师则是一篇一篇地再“啃”一个星期。那么,如何摆脱这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的现状呢?近两年来,笔者在作文的讲评和修改中作了一点探索和尝试。这里所谓的修改,是指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精批细改”。说实话,语文教师最辛苦的恐怕要算是修改学生的作文了。现在,一个班70多个学生是常有的事情,修改一次作文需耗费很多时间和气力。但就实际情况来看,真正能精…  相似文献   

18.
崔俊学 《中国教师》2010,(Z1):50-51
<正>一、写作教学现状(一)大学英语作文评阅现状分析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工作者通过对作文批改的大量研究中发现,学生写作文、交作文,教师改作文、写评语的过程研究表明,教师批改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常把教师准确、精炼、恰当的评语视为画龙点睛、指点迷津。教师的评语实际上只涉及表面的具体要求,对学生们作文中存在的写作困难重视不够,反映出效果似乎是随意的,因人而异的。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作文是师生共同的难点,学生总觉得找不到内容可写,老师一逼,学生就编,缺乏真情实感,而且语言不通,比较干瘪。段落颠三倒四,教师改起来厌烦,因此,教师干脆来个承包到户——每次作文都把开头、结尾、结构、中心等等都安排好。临近统考就叫学生背作文。这样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造成学生写作水平极端的低下。每次都离不开老师的辅导,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下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20.
张少华 《考试周刊》2014,(59):38-39
农村学生阅读量极少,写作兴趣不浓厚,作文课成了"一大麻烦"。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许多课文都贴近学生的生活,文章的选材、结构、表现手法都是学生写作的范例。教师应该更好地挖掘课文中的写作因素,充实作文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