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了改善新升本高校体育课开展现状.方法 采用了走访、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选项动机、考核办法、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调查.结果 多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喜爱的体育项目男生主要集中在运动剧烈、对抗性强的项目上:女生主要集中在运动量可大可小,没有直接身体对抗的项目上;体育的课考核不同选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场地器材质量是影响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结论 对学生加强引导,完善体育课考试办法,加强师资力量,提高场地设施条件是改善新升本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四川省15市的大、中、小学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课外体育可以让大多数的学生能不同程度的参与进来,但课外活动的强度和次数明显不足;大、中小学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所选择的项目存在差异;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动机是正确的,但也有部分学生为应付考试而进行运动,锻炼效果不佳;随着学段的升高,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兴趣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中小学学生在校期间发生损害事故引起的纠纷日益频繁,诉讼至法院也时有发生,其中由于体育活动所引起的损害占了较大比率。由于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在体育课中、课余活动中、课外体育活动中以及各类比赛和训练中都有发生损害事故的可能性。一旦发生,学校和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往往处于不利地位。有些学校为了安全考虑,限制一些运动项目的开展,甚至连大纲规定的必修内容也要停止,如越野跑、投掷项目等。学校和教师处于巨大压力中,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组织大型体育活动更是如临大敌。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法、调查法、比较法、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滁州学院06级大学生研究对象,探讨隔网对抗类项目、同场对抗类项目对大学生视力的影响,对影响视力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通过对体育系学生视力变化进行调查表明隔网对抗类项目、同场对抗类项目对大学生的视力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六安市居民的休闲体育活动的态度、目的、运动项目、锻炼频率、时间段、持续时间、地点及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研究得出:参加休闲体育活动多是44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的目的多是为了身心健康,跑步和各种球类运动是六安市居民参与的主要的休闲体育项目;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大多集中在下午和晚上;大多数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是在0.5-2小时之间;休闲体育活动的地点主要是大学(操场以及室内开放运动场馆)、公园、健身房;"场地设施不足"是影响居民开展休闲体育活动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市12所高校800名在职教师体育行为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武汉市高校教师中体育人口占12.8%;运动项目基本上是以强度低、投入少、场地器材简单的为主;体育活动内容呈多样化;突出爱好兼顾社交的体育活动形式,体育消费意识相对淡薄.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红河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课外运动参与状况进行调查,发现红河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课外体育运动参与不积极,甚至有抵触现象.另外,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少、频率低,多以室内运动和隔网对抗运动项目为主.而且,女大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学业负担,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力度不足、覆盖面小等因素是影响她们参与课外运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武术运动是一项反应机智、动作快速灵活的运动项目,又是一项攻防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在一般的技击对抗中,只有"快"才能"得机得势",有效利用对方的破绽,抓住机会攻击对方,或有效避开和化解对手的攻击.在体育理论中将速度分为三种形式:反应速度、运动速度和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运动速度是指完成单个运动速度的时间长短.位移速度是指在周期运动中,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距离.这三种速度不仅在形式上不同,而且各自的生理变化及有关的自然科学基础也不尽相同.在武术套路中,速度主要表现为运动速度,而在技击对抗中,速度则主要表现为反应速度和运动速度.本文就从武术套路和实战技击对抗这两个方面来谈谈影响武术运动员快速运动能力的-些因素.  相似文献   

9.
高晖  吴宏江 《时代教育》2014,(11):67-6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18所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西安市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管理松散、落实不到位现象;大部分学校取消了早操和课间操或者是开展情况较差;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认识不足,积极性不够,导致缺乏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参与频率低下;虽然部分学校开展有课余运动训练,但训练频度和强度次数明显不够。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西安市普通高校课余体育活动的监管,建立督促机制,以改善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活动现状,同时普通高校应延伸体育课堂,增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和改善体育设施,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0.
陆凯 《华章》2012,(13)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市高校女生体育活动的现状(包括: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动机;体育活动的项目、时间、频率、强度、组织形式以及影响高校女生参加体育活动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1前言随着竞技体育的高速发展,各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也越来越高。拳击运动是一项以身体对抗为目的的运动项目,它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很高的竞技运动项目,要想达到高水平,适应对抗强度日益激烈的比赛,运动员就必须投入超强度大负荷的训练,如此一来运动损伤发生率也会日趋增加,防范运动损伤的难度就会增大,这对提高训练质量和比赛成绩乃至日常生活都起  相似文献   

12.
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与幼儿身体素质相关显著,幼儿园应保障幼儿每天有足够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本研究运用幼儿身体活动观察记录系统,在广东省54所幼儿园开展幼儿体力活动水平调查。结果发现,幼儿的体力活动水平整体较低,久坐行为频率高,中高强度活动频率低。不同活动类型和不同等级幼儿园在体力活动水平上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在平均体力活动水平方面,自由游戏与早操显著高于体育游戏,省一级、办园级显著高于市一级;在久坐行为频率方面,自由游戏显著低于早操和体育游戏,省一级显著低于市一级;在中高强度活动频率上,自由游戏显著高于体育游戏和早操,省一级显著高于市一级。幼师比偏高,生均活动面积和生均器材数量偏少,教师对户外活动中的运动安全和常规格外关注,专注于游戏情境创设,对运动量和强度关注太少,编制的早操活动结构不合理、基本体操不科学,是幼儿体力活动水平整体不高、幼儿在教师组织实施的体育游戏与早操中的体力活动水平反不如户外自由游戏的重要原因。为提高幼儿在园体力活动水平,幼儿园应合理分配户外活动类型比例,增加户外自由游戏时间;相关部门应提升教师体育素养,加强对幼儿园户外活动的专业评价与监督。  相似文献   

13.
梅州地区中小学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芬 《嘉应学院学报》2010,28(2):95-100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梅州地区六县一区一市的800名中小学教师的体育参与方式、体育活动动机、体育活动项目、体育活动时间、体育时间段、体育活动空间、体育活动频率等与体育生活方式相关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梅州地区中、小学教师在体育活动内容上呈多样性,男女在参与方式上有差别,多数教师体育活动频率低、体育活动强度小。体育锻炼的目的明确,男女在体育动机上差别不大,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多以投入较少、场地器材简单的基础项目为主。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了解到,被调查的北京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中没有开设康复保健类课程,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动机消极,每周参加体育活动频率少,时间短;锻炼项目以运动量小的有氧运动为主。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差对其参加体育活动影响较大。建议学校领导重视体育弱势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改革学校体育课程;对不适宜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开设康复保健课;营造良好体育氛围,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5.
所谓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基本动作、运动能力发展特点,在班级体育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多个活动区域环境,每个区域中投放不同的运动器具,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区域,自由结伴、自由活动,在幼儿活动的同时教师进行适当指导的一种班级体育活动形式。 在班级体育活动中运用区域活动形式的主要作用在于,让每个幼儿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中能充分地自由活动,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在独立或合作运动中提高自主运动能力,使每个幼儿的基本动作、运动能力、个性等在不同水平上均得到发展。 为了使区域活动形式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在市区三所幼儿园进行了近两年的实验研究,研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教学比赛中经常出现的运动攻击性行为,主要受学生心理因素及比赛情境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强化组织管理,以减少和避免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体育潜能的定义和特点入手,概述自我感觉法、观察法和脉搏测定法等测定运动量的方法,提出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活动的运动强度、练习的数量和质量、活动的时间以及运动项目的特点等,合理调节运动量,充分挖掘大学生体育潜能.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专业的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搏击类(摔跤)、隔网类(网球)、个人表演类(艺术体操)三类运动项目、不同性别学生的攻击性差异。结果发现:1.搏击类专业学生比隔网类和个人表演类专业学生具有更强的攻击性,且在人身攻击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2.男生攻击性显著高于女生,且在人身攻击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分析了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豫北地区中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体育参与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豫北地区中学生体育活动的频率呈两级分化状态,超过36%的学生每周锻炼在3次以下;95%以上的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到1h;体育项目的选择仍是以传统竞技类项目为主,新兴运动项目和传统民间体育活动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开展,体育活动场所缺乏,锻炼项目少,缺乏指导和组织以及学习任务重是制约中学有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20.
依据项群训练理论,足球、篮球、手球、曲棍球、水球、冰球、橄榄球7个体育运动项目归类为"多人同场对抗集体球类项群".通过研究该项群宏观运动结构、构成特点及该项群的内在本质特点,试图借鉴和移植同群项目的训练理论、训练方法、训练经验等,使得同项群中暂时水平不高的项目具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