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一个极重要手段,刚走向临床的护生常因经验少而常出现穿刺失败,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伤痛,僵化了护患关系,针对此现象,我们开展了经验交流,增强了护生的信心,明显提高了新护生的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股静脉穿刺在临床上常用于急救时。用于加压输液、输血或采集血液标本的一种技术操作。但穿刺方法的选择与穿刺成功率有密切关系。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斜刺比直刺好。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输液器已使用多年,但在临床操作时常见到穿刺针进入血管内不易见回血,特别是穿刺细小的血管或血容量不足的血管时,往往针头已进入血管内,却无法判断仍在盲目的穿刺或退出重新刺入,造成穿刺失败,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我们分析了静脉穿刺不易见回血的原因,主要在于输液  相似文献   

4.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临床危重病人抢救的一种手段 ,特别是对大面积烧伤病人需要快速输液输血时表现得更为突出 ,此技术安全可靠 ,快速有效 ,操作简便 ,且不损伤血管 ,并已逐步取代了静脉切开术  相似文献   

5.
在儿科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中 ,静脉输液是极其重要的治疗方法及给药途径 ,婴幼儿输液多数采用头皮静脉 由于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 ,且浅表易见 ,不易滑动 ,便于固定 ,又不影响儿童活动 ,便于保温 ,故临床上小儿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法 现就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 ,谈点作者的工作体会 :1 良好的心理状态操作要稳重 ,树立信心 ,克服紧张情绪 ,有健康的心理是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要做到无论血管穿刺是难是易都必须保持冷静 ,难者不惧 ,易者勿骄 ,力求稳、准、细 ,操作时精力集中 ,排除外界一切干扰 要有一针见血的信心 ,对患儿语言亲切 ,态度…  相似文献   

6.
护生护理操作技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围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去体会病人患病时的真实感受。从病人的生与死中,感受护士的责任和使命,也体现到一个护士的伟大。这样,就有苦练基本功的动力。有些操作须在模具人身上练习,但思想上要把假人当真人来护理。在假人真做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真人实做,从而提高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精湛的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7.
护生自身注射练习中职业伤害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护生在自身注射练习中职业伤害的情况,探讨防范措施。自设问卷,对06级进行过自身注射练习的617名护生进行了操作中存在哪些危险操作行为、伤害情况及基本防护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生在练习中,具有危险操作行为的达到1975人次,人均达到3.2次。造成锐器伤、针眼红肿、晕厥、注射侧肢体麻木等损伤人数达到140人(149人)次,发生率为22.65%。汇报的仅有17人,占11.41%。护生操作不熟练、不规范;缺乏职业安全教育,护生自我防护意识淡漠;护生心理不稳定,易紧张;实验室设施不够完备是造成护生在自身注射练习中损伤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此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是通过穿刺将药物直接输送进血管的一种侵入性操作“,笔者现就乡卫生院输液室不安全因素作系统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以利于其医疗水平的提高。1.门诊输液室不安全因素 1.1 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服务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部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在护理操作中,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如若操作不当,将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造成生命危险。那么,作为护理教育者,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呢?这是摆在每位护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故此,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和护理教学中,从静脉输液操作与注意事项;操作中的沟通技巧;手部静脉穿刺方法的改进;静脉输液后拔针按压法的改进和严格的配伍禁忌这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5+1+0.5"培养模式在3年制高职护生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级3年制高职护理专业6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n=175)和实验组(n=168),每组3个班,对照组采取"2+1"传统培养模式,实验组采取"1.5+1+0.5"培养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的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及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毕业前1个月,采用《临床思维能力考核评分表》评价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考查护生心肺复苏、无菌技术、静脉穿刺、中心吸氧、吸痰、导尿、暂空床等常用护理技术的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及临床思维能力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护生心肺复苏、无菌技术、静脉穿刺、中心吸氧、吸痰、导尿、暂空床的考核成绩显著上升(P<0.05)。结论 "1.5+1+0.5"培养模式有助于3年制高职护生掌握专业知识及常用护理技术,并提高其临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自主研发的高仿真全功能静脉输液手臂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教学效果及成本,将两种模型应用于护理专业专科学生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实验教学,以1次穿刺成功率及操作考核评分来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并记录每生使用模型的训练次数,以模型可穿刺数及售价为依据计算每生每次教学使用模型的成本,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及成本.结果表明,自主研发的模型在仿真度上有明显优势,且成本降低;自主研发的模型能够创设与临床静脉输液相一致的教学环境,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在神经外科,昏迷、四肢躁动的病人占很大比例。昏迷病人长期保留静脉通路;躁动病人易将针头刺出血管,造成反复静脉穿刺;颅压高患者需快速静脉输入脱水剂。为解决这些临床问题,我科自95年开始采用静脉留置针为这类病人进行静脉输液。经2年来临床实践,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 ,也是临床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静脉穿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重危病人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 ,同时也是对护士基本素质的衡量和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因此 ,熟练的护理技术可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安全感 ,由于个体静脉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临床差异较大 ,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各类血管的特点 ,灵活掌握穿刺的方法和技巧 ,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下面就对静脉穿刺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做简要探讨。1.扎止血带握拳法。当我们在治疗时 ,按医嘱为病人准备好液体 ,来到患者面前 ,排…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法是临床病人疾病治疗与抢救常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静脉输液可以纠正人体因疾病造成的水和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补充营养,供给热能,促进组织修复;通过静脉输入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作为护士应准确运用有关静脉输液知识,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操作技术特别是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密闭式输液法,以保证病人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同时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无菌和查对观念,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是外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治疗措施,而股静脉穿刺输液对外科抢救休克及危重病人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极为重要。我们采用此种方法,以头皮针为主要工具,从一九八五年至今抢救危重病人三十余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一、操作方法 穿刺部位,以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  相似文献   

16.
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静脉穿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重危病人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同时也是对护士基本素质的衡量和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因此,熟练的护理技术可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安全感,由于个体静脉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差异较大,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各类血管的特点,灵活掌握穿刺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下面就对静脉穿刺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做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是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并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置管方式,现将P ICC的具体应用方法叙述如下,意在使更多病人能实现真正的无痛输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生静脉采血遭拒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方法自制调查表对33名护生85例次遭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生静脉采血遭拒原因与护生自身素质有关的占66%,与患者有关的占34%。结论护生只有提高专业技能、完善职业素养、加强护患沟通才能避免实践操作遭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次性250ml无菌输液筒在年长儿鼻饲中的应用。方法:55例鼻饲患儿采用一次性250ml无菌输液筒接胃管滴注进行鼻饲。结果:一次性250ml无菌输液筒接胃管滴注鼻饲法操作省时省力、不会浪费及污染、较少发生并发症。结论:用一次性250ml无菌输液筒接胃管滴注进行鼻饲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制活血通络膏预防化疗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每例患者的双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第一个化疗周期,照常规静脉输液进行;观察组进行第二个化疗周期,在输入化疗药同时沿穿刺静脉走向外敷活血通络膏,每次化疗完毕将中药擦掉,观察两组输化疗药血管的变化,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化疗时中药外敷静脉的方法预防静脉炎较常规输液法效果显著,(P<0.001).结论:活血通络膏对化疗静脉有保护作用,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