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78):28-29
戴着镣铐跳舞是闻一多先生在谈新诗的格律化时提出来的,著名教育学家钱梦龙把它借用到语文教学中是再恰当不过的。所谓"跳舞",指的就是语文课堂教学,"戴着镣铐"就是指中学语文教学受到的来自中考乃至高考"指挥棒"的约束。文章分析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跳好这支"戴着镣铐""舞蹈"。  相似文献   

2.
<正>周末给女儿讲《白雪公主》,讲到最后的时候我说:"白雪公主的后妈戴着滚烫的镣铐跳舞,跳啊跳啊,火红的镣铐烧焦了她的皮肤,她疼得直打滚,到现在她还跳着呢!"女儿跳起来说:"妈妈,她为什么要一直戴着镣铐跳舞啊,知道难受还戴着,真傻。"由此,想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我们的老师有时不是也将可爱的学生戴着镣铐,让他们在不断的挣扎中跳着舞吗?  相似文献   

3.
<正>一节语文课下来,老师往往觉得很累,即使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且发言踊跃,老师也难免会有疲惫的感觉。因为教师要不断"抛砖引玉",即不断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老师不断问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老师总结点评,老师再问,学生再答,老师再总结点评,如此反复,老师难免口干舌燥,常常会不自觉地羡慕理科老师能边讲边练、干脆利落。造成语文课堂如此尴尬境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在语文课堂上摸索的实践告诉我:这是因为语文课堂上老师问的问题太琐碎、太细,没有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利交给学生,而是让他们戴着镣铐跳舞,而我们还要时刻戴着这镣铐,能不累吗?我认为语  相似文献   

4.
高考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是指它必须在符合题意、文体和有限字数的前提下,展现个性的思想和写作才能. 认真审题,符合题意,是高考作文的第一关,也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第一条."符合"的意思是适合、相合."符合题意",就是符合题目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阅读一直是高考的难点,它既不像语基题有固定的题型,也不像作文题有相当高的答题自由度。命题老师可以从众多角度对现代文阅读文本进行命题,而考生则要依据文本解题,答题是“戴着镣铐跳舞”,  相似文献   

6.
任何作文命题都有限制,区别只在于限制的多少。应试作文,就好比戴着镣铐跳舞,要想舞姿优美,首先要认识镣铐的束缚,然后顺应着镣铐的束缚舞出自己的节奏,这样才可能有赏心悦目的效果。摸清楚镣铐的束缚,即审题;使舞步与镣铐谐和,即扣题。优秀作文,既需要准确地审题,更需要严密地扣题。  相似文献   

7.
反观现实中的有些语文课,学生的阅读近乎"戴着镣铐跳舞",少有真正的心灵自由。很多时候,孩子们不是在阅读,而是在激情飞扬中追求一致的情感体验,让所有的领悟、感受、认识都统一在标准的答案之下。这样,我们也就很难见到根植于学生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导读] "未来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路的过程既改变着出路的人,也改变着目的地本身."身为一线教师,一旦具备了强烈的激情、愿望、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就能随时随地"向快乐出发",即使"戴着镣铐跳舞",也会风雨兼程.  相似文献   

9.
黄敦明 《快乐阅读》2011,(17):68-69
万事皆有法则,高考作文尤其如此。考场作文不仅限定时间,而且篇幅、内容都有着种种制约,可谓"戴着镣铐跳舞"。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既合乎命题要求,又能吸引读者眼球、适合阅卷老师胃口的佳作,就必须遵循以下法则,循序渐进,出奇制胜。  相似文献   

10.
曹津源 《初中生》2002,(27):18-20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给了考生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但这里的"开放"自由"都是相对的,绝不能理解成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中考作文试题中的"以××为话题"以××为写作范围"所写与××相关"等语句本身就隐含着"扣题"入围"有关"等要求,所以写作话题作文也正如有人说的是"戴着镣铐跳舞".如果一味地无视"要求"而"天马行空",就极有可能闯入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11.
多年前大学毕业留校,服从分配教写作,之后工作有调动,但重点仍在写作教学.退休后,又受聘于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讲授"学术写作".至今教学写作已历40年,诸多文体都教过.期间也不断通过各种途径接近中学老师,了解中学语文教学.中学教学是"戴着镣铐跳舞",有的制约是教师无法摆脱的.马克思说过,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也不能...  相似文献   

12.
微互动     
《今日教育》2015,(2):4
读有所思读《"二期课改":"五大统筹"推进综合育人》@孙功道(安徽省庐江县长岗中学):"二期课改"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它是"一期课改"的纵深推进。如果把"一期课改"比作"戴着镣铐跳舞",那么二期课改,就是要砸碎"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一镣铐,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了解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能干什么,将其适宜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就能进一步唤发孩子的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看来,林俊老师践行的“差异教学”主张,其实是一个“戴着镣铐跳舞”的命题。班级授课制是当下绝大多数学校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随机的组合方式,将不同个性特点、不同生活经验、不同学习基础的孩子放在了一个“班”里。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写作比成"戴着镣铐跳舞",那么写"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话题作文,就像"骏马奔驰在草原上"了。草原很宽广,但纵马驰骋应有明确的目标;同样,话题作文为我们提供了放飞思维的天地,就每一个话题而言,都有多种写作可能,但在广泛的写作可能中,总有一些内容或写法是相对更好的。所以,怎样把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高中的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他们既想有选择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也更渴望独立自主地学习,但应试教育的束缚,片面追求分数的影响,往往禁锢了他们个性的发展;语文的课堂教学大多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也习惯于戴着沉重的镣铐跳舞,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因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今高中语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将其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呢?  相似文献   

16.
陈亦冰 《上海教育》2014,(25):68-68
九月,又一个新学年拉开帷幕;起跑线上,又迎来一批天真活泼的孩子。孩子们应该是欢欣的,但凡儿童的天性是喜欢学习的,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知识满怀渴望。然而,现实是纠结的:父母开始担心孩子的学业,开始运筹孩子的课余安排与双休学艺;学校和老师也备受煎熬,在考试成绩与减轻负担之间戴着镣铐跳舞;而社会舆论则总在质疑“中国的教育究竟怎么了”!  相似文献   

17.
朱宏颢 《考试周刊》2010,(26):50-50
舞蹈是自由的,是身体的自由,更是心灵的自由。戴着镣铐跳舞,自由便被剥夺,更无赏心悦目的观感。语文教学如同舞蹈,而教材教参对于很多语文教师而言就是舞者的镣铐。教师要张扬教学个性,发挥语文教学的自由与教学之美,真正形成大语文的教学观,就要打破桎梏,放下教材与教参。  相似文献   

18.
这一代     
在我的人生里,当我有机会选择的时候,我选择了远离家乡,我选择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节目和自己的爱情。我以为这就是自由。可是,我从来没有感到过轻松,就像一个戴着镣铐跳舞的人,永远离不开方寸之地。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的形势下,教育领域形成了这样一个悖论:市场经济的发展既需要素质教育,又需要应试教育。广大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面临两难选择,无所适从,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教育是"戴着镣铐跳舞",因此,实现教育的理想不仅在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在于教育物质条件的现代化,还在于广大教师树立为"理想教育"而献身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纵观我们当下的习作教学,属于儿童的自由,实在微乎其微,看似在"教"儿童学习写作的习作教学,实质却是让儿童"戴着镣铐跳舞"。长此以往,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泯灭殆尽,怎能"分泌"出"伟大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