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雨中的猫》是海明威作品中一篇充满女性意识和象征手法的佳作。笔者首先分析了《雨中的猫》中的三个重要角色—女人、猫和雨所代表的深层涵义及相互关系,其次,通过对小说中三个主要场景—寻猫、诉猫、送猫的分析来解读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附属地位。同时,还指出了传统社会性别角色对女性的束缚以及对女性命名权的忽视。  相似文献   

2.
《雨中的猫》是海明威1924年在巴黎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其中的一篇。这篇小说的场景发生在意大利,塑造了一个受到丈夫冷落,感情受挫的美国妻子的形象,因而人们的眼光大多聚焦于从中探讨海明威对妇女的看法和对婚姻的观点上。其实,正如海明威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社会和人心带来摧残的其他小说一样,读者们也能从《雨中的猫》这篇小说含蓄的手法中透视到在一战后的美国社会里,年轻的一代失去精神乐园后无处栖身的困惑尴尬和对生存意义的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雨中的猫》是海明威1924年在巴黎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其中的一篇。这篇小说的场景发生在意大利,塑造了一个受到丈夫冷落,感情受挫的美国妻子的形象,因而人们的眼光大多聚焦于从中探讨海明威对妇女的看法和对婚姻的观点上。其实,正如海明威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社会和人心带来摧残的其他小说一样,读者们也能从《雨中的猫》这篇小说含蓄的手法中透视到在一战后的美国社会里,年轻的一代失去精神乐园后无处栖身的困惑尴尬和对生存意义的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胡静芳 《文教资料》2010,(30):11-13
小说《雨中的猫》是海明威充满女性意识的佳作。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猫”的意义,结合围绕“猫”展开的三个场景.从女权主义批评的角度来透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状态——孤苦无依,漂泊不定。女性既是孤独的漂泊者.又是被忽略的附属品和被动的接受者,始终被男性所支配。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寻苏童的长篇小说《米》中的女性形象,首先是从女性身份的层面来审视《米》中的女性形象,小说中女性所承担的女儿、母亲和妻子的身份都出现迷失、分裂,在一定程度上,女性特质出现异化;其次是从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抗方式来探究《米》中女性形象的独特之处,在《米》这部小说中,女性的反抗性和自身对男性的依附性也矛盾交织于一体,使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了更加复杂深沉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寻苏童的长篇小说《米》中的女性形象,首先是从女性身份的层面来审视《米》中的女性形象,小说中女性所承担的女儿、母亲和妻子的身份都出现迷失、分裂,在一定程度上,女性特质出现异化;其次是从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抗方式来探究《米》中女性形象的独特之处,在《米》这部小说中,女性的反抗性和自身对男性的依附性也矛盾交织于一体,使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了更加复杂深沉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并于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特别的猫》英文版出版于2002年,它由"特别的猫","幸存者鲁夫斯"和"大帅猫的晚年"三部非虚幻小故事构成,作者通过对猫的栩栩如生的描写,揭示了猫与人,人与人的相互依靠的关系。本文试从陌生化的角度出发,挖掘小说的写作技巧,探索小说成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孙頔 《文教资料》2013,(27):15-16
海明威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大师,国内外有许多关于他的作品介绍和研究.《雨中的猫》是他的一篇短篇小说,作者阅读了有关海明威研究论文和话语篇章分析的批评性文献后,从话语分析的角度,运用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分析了文章中美国夫妇对话的深层含义.发现在婚姻生活中,男性占据着统治地位,妻子缺少关心和爱,十分希望能够改变这个状况.  相似文献   

9.
《猫》的文体应归于散文还是小说一直存在分歧。分歧源自散文与小说界限不明晰、作者自述存在一定的内在矛盾,以及《猫》的语篇本身兼有小说和散文的一些特征。教师可将“《猫》是散文还是小说”作为核心问题组织探究性学习,通过分解核心问题生成探究任务、获取信息、交流探讨、归纳总结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分别从散文和小说两条路径对《猫》进行深入研读。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的短篇小说《猫》和沈从文的短篇小说《八骏图》是两篇针砭知识分子的讽刺小说,虽然都以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两人却显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试从创作旨趣、明喻与隐喻的写作手法,女性知识分子等几方面对比分析两部作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图形背景理论,对小说《雨中的猫》标题中的两个线索“猫”和“雨”进行研究。对应于小说情节中“猫的出现”“猫的消失”和“猫的得到”,小说的解读经历了图形背景、图形背景逆反和新图形背景三个阶段。图形背景的变换导致“猫”和“雨”这两个概念隐喻含义的突显也发生了改变。作者留下了两种关于“猫”的解读方式供读者选择:妻子可能会妥协于命运,接受现状;妻子坚决不放弃,继续与丈夫争夺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月亮和六便士》是非常著名的一部小说,由欧洲著名的作家毛姆所创作,文中主要是讲述了主人公与三个不同女性形象的故事,一个是主人公的妻子阿美,一个是主人公的情人勃朗什,一个是主人公在一个岛上认识的爱塔。同时这三个女性形象也是作者迎合当时社会塑造出来的女性角色,也代表了作者乃至当时男性社会对女性的看法。为了能够使读者能够深入解读小说,打破固定男性视角的局限,了解作者的女性观,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小说中描述的三个不同女性形象,以便为读者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猫》是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一篇小说,在《猫》中,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猫与鸟、猫与人、人与人的对比以及人的思想、情感前后变化的对比。以“对比”为支点,可以撬动《猫》的教学,以此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对比手法在《猫》这篇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月亮和六便士》是非常著名的一部小说,由欧洲著名的作家毛姆所创作,文中主要是讲述了主人公与三个不同女性形象的故事,一个是主人公的妻子阿美,一个是主人公的情人勃朗什,一个是主人公在一个岛上认识的爱塔。同时这三个女性形象也是作者迎合当时社会塑造出来的女性角色,也代表了作者乃至当时男性社会对女性的看法。为了能够使读者能够深入解读小说,打破固定男性视角的局限,了解作者的女性观,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小说中描述的三个不同女性形象,以便为读者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5.
蔺晓梅 《家教世界》2013,(8):266-267
系统功能语法框架下的人际功能的主要特点是描写人际关系。它的实现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语气、情态,也包括会话分析。会话分析不仅可以揭示小说中参与者之间的人际关系,而且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小说的主题意义。这篇文章主要从人际功能的角度对小说《雨中的猫》的会话(主要是妻子和丈夫的对话)进行分析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女主人公和她丈夫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伊芙琳》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著名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四篇,成功塑造了一个男权社会中的弱势女性伊芙琳的形象。本文从经济不独立、性格软弱和选择妥协三个方面分析了伊芙琳作为弱势女性的形象特征,并指出小说中描写的伊芙琳短暂的女性意识觉醒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雨中猫》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短篇小说,讲述的是对美国夫妇到意大利一家旅馆留宿的事情,故事因猫而起,美国人妻子雨中寻猫,到旅馆老板送猫结束。全文好像没有什么情节,却字字诉说二人情意不合,有着明显的话外音。本文试从故事隐含的主题思想,即女主人的女性意识逐渐觉醒,到后来热情被丈夫无情地浇灭,来详细对比一下两篇译文是如何体现原文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的。  相似文献   

18.
《猫》,作者当初是把它当作小说或小故事来写的,而并非一篇“纪实”的记叙文。但由于它短小精悍,对猫的观察与描述又十分精细。我们也不妨把它当作一篇记物的  相似文献   

19.
短篇小说《雨中的猫》是著名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所创作的小说集《我们的时代》中的一篇。通过对《雨中的猫》的文本分析,指出小说中聚焦的转变、空间的变更以及空间视觉意象的重复,旨在揭示小说故事中人物情感上的隔阂以及由此产生的距离感。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关注了女性生存状态。海明威赋予猫这一符号一定的象征意义,通过剖析小说女主人公生存选择的动因,记录她为寻猫出走又返家的过程,展示了她内心经历了从拯救猫到渴望拥有猫的变化,完成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对自身角色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