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政新闻是主流媒体的重要特色和核心内容,是主流媒体最有高端话语权、最能影响主流舆论的阵地。办好时政新闻,不断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就占领了社会舆论的制高点,对形成主流舆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的创新 时政新闻的创新要着眼于主流。时政新闻具有题材重大、参与层次高、新闻性和权威性显著的特点。能较好地满足受众“大事的知情者”的心理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决策。时政新闻又是主流媒体舆论宣传的主阵地.理当报道主流信息,拥有主流受众,占据主流市场。形成主流品牌。其中报道主流信息是其他要素形成的前提。在这方面.我们要注意体现主流视角、民生情怀、时代印记和开放心态。  相似文献   

3.
时政新闻的创新时政新闻的创新要着眼于主流。时政新闻具有题材重大、参与层次高、新闻性和权威性显著的特点,能较好地满足受众"大事的知情者"的心理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决策。时政新闻又是主流媒体舆论宣传的主阵地,理当报道主流信息,拥有主流受众,占据主流市场,形成主流品牌。其中报道主流信息是其他要素形成的前提,在这方面,我们要注意体现主流视角、民生情怀、时代印记和开放心态。要坚定不移、大张旗鼓地积极宣传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活动、重大成就、重大主题、重大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由于在题材、内容和形态等方面与时政新闻有着差异,并且报道视角也不同于时政新闻,因此,与受众的贴近性更强.融媒体语境下,地方主流媒体的电视民生新闻也要创新求变,以适应融合传播的需要.本文认为,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升级应注重三个向度,即题材的广度、报道的深度和传播的力度,以此来确保其持续生命力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时政新闻是主流媒体最重要的报道部分,也是主流媒体最有高端话语权、最有影响力的阵地。但对地方电视台来说,时政新闻节目实难担当重任。但一方面,传播时政新闻是电视台主流频道的职责所在,同时时政新闻拥有相对固定的收视群体,在机关干部和其他关心时事政治的人群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然而很多地方电视台的  相似文献   

6.
时政新闻是党与政府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是电视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的喉舌,对于服务政务、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有着唯一性作用。随着新闻业务受众中心论这一观念的确立,电视媒体开始将时政新闻的落脚点从宣传向受众需求转变,不少媒体尝试从经济视角进行时政新闻的挖掘与报道。本文将对时政新闻经济视角的定义进行概述,并总结客观事实,阐明进行电视时政新闻经济视角报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不断加强和改进重大时政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坚守舆论阵地、提升传播力的现实需求。本文试图结合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在重大时政主题报道方面的探索,研究探讨互联网语境下重大时政主题报道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不缺信息缺观点,不缺新闻缺时评”,成了我国众多主流媒体面临的尴尬现状。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媒体竞争中,不仅是新闻题材的竞争,更是新闻解读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无论媒体格局、传播方式、舆论生态如何变化,把优质内容更好地传播出去始终是媒体人的职责和使命。作为主流媒体的地方党报,必须顺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趋势,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地方时政新闻报道从内容选题、报道形式到传播渠道的全方位融合创新,才能更好彰显时政新闻的作用和价值,提升地方党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目前媒体多样化、信息传递多渠道的形势下,传统时政新闻因其存在节目内容、表现手法单一等问题,致使观众大量流失。因此时政新闻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工作实际,以《驻马店新闻联播》为例,从深入挖掘题材、做出新闻深度、保证传统优势以及节目形式的创新等多个方面浅谈地方电视台如何把时政新闻节目做出彩,从而吸引受众。  相似文献   

11.
时政深度报道是对时政新闻的深度分析与解说,追求的是系统而深入地分析新闻事件,揭示新闻本质,探索事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有效地引导舆论,提高正面报道的影响力。时政深度报道可以把读者想知欲知的信息通过新闻解读的方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分为多种类型,时政新闻是最重要的一类,对社会受众容易起到明显的舆论引导作用,媒体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只有以不同的角度深入挖掘分析新闻线索,才能增加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信息量,让受众更容易理解新闻报道的内容,充分发挥时政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本文就此提出几点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移动互联兴起的传播环境下,主流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打通两个舆论场、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如何让时政新闻报道从模式化的宣传通稿中转变,实现新闻的"价值回归"?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官方微信订阅号"福建新闻联播"的探索为例,探讨如何借助新媒体的传播规律,让时政新闻回归"新闻"、把领导回归成"人"、把新闻回归为"新"闻、让主流媒体回归为"媒体"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14.
重大时政报道是一块试金石,也是一块磨刀石.而每年的全国两会会场是一年中重大时政新闻的最大集散地,是众多媒体拼抢主流新闻的主战场,是媒体影响力提升的大平台,因此也是兵家必争之地.齐鲁晚报高度重视全国两会报道,不仅仅在于锻炼队伍,展示自我,更重要的是在报道中提升报纸对主流价值的萃取能力、表达能力,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进而提升对主流人群的影响能力,增强对主流舆论的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新兴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深度融合是方向,党媒时政报道如何守正创新,成为党报转型顺势而为的重要引擎。多年新闻实践表明,党报要有"大时政"视野,以思想高度为根本,深耕内容是王道,保持强大政治定力,充分挖掘隐性新闻,扛起党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1]的使命和责任,让党报发出更加铿锵有力的"主流声音",让时政报道更具影响力、传播力,更"吸粉"。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根据电视主频道的定位,亮出了“主流媒体,权威舆论”的理念,喊出了以做透时政新闻,做大新闻影响力,再塑杭州电视媒体第一权威的口号。随之,《杭州新闻联播》、《直拨12345》、《十分关注- 2007质量报止》等一批具有鲜明主流新闻色彩的栏目全新亮相。综合频道时政改版的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他们的探索引起了业界、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赵建科  左燕妮 《新闻窗》2008,(3):117-118
做好时事政治的报道是主流媒体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也是主流媒体的安身立命之本,这是由时政新闻在各类新闻中所处的地位及社会影响力所决定的。因此,时政记者在主流媒体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他们所具有的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所在媒体时政新闻的水平,关系到媒体报道的时政新闻是否对社会有利,还会影响到媒体自身的安危,也决定了他们能否成为优秀记者。  相似文献   

18.
林清容 《新闻前哨》2009,(12):37-38
时政新闻是我国传统主流媒体机关报的优势,《楚天都市报》在“主流化转型”的过程中把时政新闻作为重要的力点.向传媒主流话语领域延伸。近两年来该报时政新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在于“三亲”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是传统主流媒体的主阵地,在传统主流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时政新闻短视频的出现可以作为转型突破口,但其制作、传播面临诸多困境。本文以央视《主播说联播》栏目为例对这些困境进行探讨,为主流媒体在时政新闻发布中如何制作好、使用好短视频提出对策建议。守正创新是主流媒体的共同使命,未来的新型主流媒体,应在媒介融合的大潮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不固步自封,不一味讨好,以开放的姿态和过硬的本领传递主流声音,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时政类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体现一个媒体公信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周报是新闻媒介的一种主要形式,但是周报在参与时政类新闻报道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局限和时政类新闻的时效性产生了较大的冲突,导致了周报在进行时政类新闻报道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吸引受众群体,在周报销量下降的同时,也会为周报在一个地区的公信力和传播价值产生深远影响。在全新的传播环境下,周报要深刻挖掘自身存在的优势,从时政类新闻纵深角度出发,对时政类新闻进行深度挖掘,强化对本地读者的服务和信息报道,加强周报和新媒体的融合,从而不断提升周报的新闻报道深度,更好地吸引读者群体。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周报如何做好时政类新闻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