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电视业是随着80年代初中国经济的复苏而发展、繁荣的,而社会的发展又带给电视越来越多的冲击。社会闲暇生活的日趋丰富和多样化,使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单纯地把空闲时间捆绑在电视机上;电视本身的竞争,也让观众有更多选择的空间;而国际互联网强大的冲击力,又提供了全新而迅捷的信息渠道。 十几年来,在每晚的同一时间,全国各地的电视台悉数转播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新闻联播”始终是中央台最受欢迎、收视率名列前茅的节目。但南方的收视率调查显示,联播在当地的收视状况相当一般。如今全国的电视台多达上千家,有线台、无线台,综合台、专业台,花样繁多,很多频道不再转播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而在那些继续转播“新闻联播”的地方,观众也可以通过收看其它频道的节目来作出自己的选择。因此,虽然“新闻联播”这一频道的相对收视率较高,但在其它频道的激烈竞争下,其绝对收视率也就相当有限了。  相似文献   

2.
一、讲求包装势在必行在高密度、广范围的电视节目覆盖中 ,地市、县级电视台自办的节目 ,观众数量日益锐减。那么 ,如何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抢占一份市场 ,拥有一批观众呢 ?改制改版后的湖北宜昌三峡电视台 ,在自办地方台新闻节目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1999年底 ,宜昌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对宜昌地区的千户观众进行了收视调查 ,结果表明 :在所列出的七个电视节目中 ,宜昌三峡电视台改版后的《宜昌新闻》节目收视率每天达到48 .2% ,仅次于中央一套 ,高于湖北卫视及其他电视传媒 ,对《宜昌新闻》栏目感兴趣的程度达97% ,居所有栏目…  相似文献   

3.
目前,许多电视台把节目收视率高低作为衡量自办节目优劣的标准,在电视工作41建立收视率评价体系。的确,收视率的提高往往意味着电视节目观众面的扩大和影响面的扩大,通常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但是,在当今众多电视台竞相以高收视率为目的制作电视节目的热闹声中,我们应当冷静地思考一下,高收视率是不是电视创作的最终原则?是不是评价一个电视台、一个频道、一个节目的唯一标准?经过对电视发展历程的认真思考,我们认为,从电视发展来看,突出频道特色是未来电视发展的主要方向,建设特色频道是我们电视工作者应…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地方电视市场上,专业频道节目的收视率、市场占有率呈上升趋势,代表了电视业发展的方向和体制创新的必然要求.县区级电视台如何在这种趋势下保持收视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美国中文电视」自今年的月31日增播WNYC31频道后,收视率不断上升。据美国权威的尼尔森电视收视率调查指数显示,在今年6月份已有7万个家庭在收看该台节目。  相似文献   

6.
江苏电视台卫视频道自春节前2月10日播出来自香港的40集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以来,黄金档电视剧收视率一改前期低迷状态,日趋提高。这种情况对于急欲提高收视率的电视台来说,有不少值得思考的地方。我们来看一组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7.
德国商业电视台的新闻广播已经向公共广播电视提出严峻的挑战。电视新闻节目一直是德国公共广播电视台的重头戏。然而,最近商业频道,特别是卢森堡广播电视台已经令人瞩目地进入这一领域。尽管同属公共广播的德国电视二台(ZDF)的《今日新闻》和商业频道卢森堡广播电视台的《最新消息》的收视率也经常跻身全德电视台新闻节目前十名之列,但是一般来说,收视率最高的黄金时段电视节目应属德国公共广播联盟(ARD)的晚8:00新闻报道《今日新闻》。1997年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卢森堡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的收视率紧随德国公…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的调查显示,在国内电视市场上,综合频道总体收视率呈下滑趋势,而定位准确、节目制作精良的专业频道收视率呈上升趋势。事实说明,频道专业化代表了电视业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电视在新世纪实现体制创新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调查显示,在国内电视市场上,综合频道总体收视率呈下滑趋势,而定位准确、节目制作精良的专业频道收视率呈上升趋势。事实说明,频道专业化代表了电视业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电视在新世纪实现体制创新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覃晓清 《现代传播》2003,(4):121-123
电视剧和新闻一直是观众收视的两大支柱节目类型 ,因此电视剧频道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第一轮专业化频道的头牌军 ,各电视台纷纷推出的电视剧专业频道 ,以其良好的收视成为电视市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电视频道的观众营销目标就是能获得最多的观众关注 ,并逐步构建观众认同和频道影响力。电视剧频道因为是以外购节目为主 ,对电视剧本身的依赖性很高 ,要有高的收视率相对容易 ,电视剧收视率在为频道累积的观众认同和频道影响力方面则难度较大。因此 ,电视剧频道观众营销的目标除了获取稳定的高收视率 ,更重要的是努力让频道的价值和影响力得到不…  相似文献   

11.
符莹兰 《新闻前哨》2012,(9):107-107
电视节目是频道自主经营的体现,电视台的各个频道都以自己频道利益为重,根据频道业务规则来安排节目。这容易出现内容雷同、口径不同的问题,导致电视台内耗的增加。因此,通过整合节目资源,加强频道管理,成为电视台管理的重要工作。同时,随着电视传媒竞争的加剧,要想保证、提高频道的收视率,就必须进行品牌建设和品牌培养,通过品牌来培养自己的收视受众,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2.
品牌化的自制电视栏目不仅是一个电视台的立台之本.也是频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更是电视台稳定受众群和收视率以及经济效益的保证。自制电视栏目角力已成为中国电视竞争的主战场,并决定了未来电视竞争的格局及走向。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后,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目质量高、传送成本低、频道容量大的数字电视,已成为必然选择,它既给城市电视台影视频道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客观上也成为城市电视台影视频道必须应对挑战的战略转折点。在浙江省城杭州,目前装载数字机顶盒的家庭,最多能够接收的频道数量达到100余套,受传者选择余地愈来愈大,传播市场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央视有电视剧频道、音乐电视频道、足球频道、休闲频道、卡通频道、财经频道、京剧频道、首映电影频道等付费频道供观众选择, 上海、湖南、广西、江苏、安徽等省级以上卫视节目也竞相争夺观众的眼球,客观上极大地冲击了城市电视台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特别是大量影视剧可以通过点播平台播出, 对城市电视台影视频道的生存空间带来了极大挑战。杭州电视台影视频道几年来曾在节目编排上作过一些原创性的探索,形成较强的专业特色,从2002年1月1日至2004年 12月上旬,根据AC尼尔森数据统计,影视频道晚间平均收视率一直列杭州地区主要频道前列。但2005年上半年,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湖南电视台频道制的成功运作和中央电视台的频道制改革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走上了频道制的道路。万变不离其宗,制度的改革给电视媒体带来了便利,但是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节目。优秀的节目可以吸引到更多的观众,提高电视台的收视率。除了引人入  相似文献   

15.
高唱奋进歌 开拓创未来──纪念三峡电视合创建10周年三峡电视台台长张石新迎着改革的滚滚春潮,乘着三峡的威威雄风,我们三峡电视台(前身为宜昌电视台)跨进了她充满活力的第10个春天。在这个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刻──1993年12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亲笔为...  相似文献   

16.
专业化频道的战略突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频道专业化是几年来电视理论界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理论上的关注既来源于人们对电视发展前瞻性的思考,也来源于实践层面所遭遇的重重困惑。国内目前的专业频道,多以当年有线台的各频道为基本构架,除新闻、影视、法制等频道因题材本身受到广泛关注之外,几乎所有的专业频道都面临收视率以及广告跟进不利的巨大压力,与当初利用专业化频道抢占市场的战略预期形成了较大反差,也使专业频道在生存层面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少年儿童日益增长的观看需要,以中央电视台为主及各省市电视台纷纷推出了面向儿童的少儿频道。从目前来看,少儿频道的发展势头良好,已经成为电视台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少儿频道的快速发展,收视率成为了衡量少儿频道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由此对少儿电视节目的编排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强并优化少儿电视节目编排使之成为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成为了少儿电视节目编导面临的新问题。有研究表明,节目质量和名牌节目固然对观众的收视选择有很大影响,但由于电视传播的线性规律,电视观众无法像报纸读者那样自由选择爱看的内容,因而电视节目的编排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收视率。因此,重视在不同时段怎样编排、编排什么内容的节目,是提高频道整体收视率的一个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18.
姚广宜 《今传媒》2010,(7):66-68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正在走向成熟。其收视率在全国或各地电视台(频道)均名列前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许多栏目作品有很  相似文献   

19.
秦瑞果 《新闻传播》2009,(10):42-42
1收视率的作用 如今各个电视台、栏目以及频道.都把收视率作为获得广告收入的一个主要的数据,收视率日益成为电视广告的基准,电视台已经把收视率作为评判节目好坏的一个标准。广告商也会根据收视率来决定广告的投放比例和投放量。我们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往往比其他节目高出许多.是什么因素决定收视率的高低呢?而电视收视率后面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一旦把这个原因找到的话,也就会知道调动哪些因素来改善收视率,使得提升收视率成为一个主动行为.而不是被动行为。  相似文献   

20.
浅谈收视率与建设频道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电视台把节目收视率高低作为衡量节目优劣的标准,在电视工作中建立收视率的评价体系。的确,收视率的提高往往意味着电视节目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但是,在当今众多电视台竞相追逐高收视率的热闹声中,我们应当冷静地思考一下,高收视率是不是能够作为一个电视台、一个频道、一档节目优劣的唯一标准呢?从电视发展的趋势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