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无论在哪一个历史时期,爱国主义都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基地,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大学义不容辞。该文首先分析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的意义,其次对当代大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情况进行了简单总结,最后提出了一些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是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改进方法,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方向,也指明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把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的精神纽带,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梦想的精神保障。本文试分析社会主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试探索社会主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细节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处处细节都在体现平凡的中国人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根据该电影题材,本文通过考察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动因,探讨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细节做起,以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5.
增强新时代高校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效能,是保障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和网络生态环境清朗的时代之需,是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和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必然要求,是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文章从分析新时代高校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结构演进入手,深刻剖析新时代高校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然困境,探讨通过加强有效供给,推进教育内容科学化;突出机制保障,构建教育管理体系化;夯实顶层设计,健全教育平台专业化;坚持守正创新,打造教育矩阵品牌化,提升新时代高校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明确主题、本质、任务,深刻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明晰背景、内容、对象,深刻研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将其作为实际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依据;明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三重价值意蕴,一是引导教育对象弘扬斗争精神,强化爱国之情;二是通过营造良好的爱国氛围,激励教育对象砥砺强国之志,切实实现从爱国情到强国志的转变;三是培养教育对象“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以实际行动躬身爱国实践,再次实现从强国志到报国行的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孙晓玲 《科教文汇》2008,(25):11-11
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学制,但是我国大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上,存在与基础教育没有明显分野的缺陷。本文认为,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结合全球化时代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情境,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理性爱国的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爱国主义教育如果依然沿用传统模式,将很难被新时代的中学生所接受。同时,中学生又属于青少年中思想、信念、价值观最容易被误导的群体,且他们在精神、物质都很丰富的生活环境中,养成了更加鲜明强烈的个性,不宜采取强制性的教育手段。文章以建构“系统化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为目标,探索“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爱国主义教育如果依然沿用传统模式,将很难被新时代的中学生所接受。同时,中学生又属于青少年中思想、信念、价值观最容易被误导的群体,且他们在精神、物质都很丰富的生活环境中,养成了更加鲜明强烈的个性,不宜采取强制性的教育手段。文章以建构“系统化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为目标,探索“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26)
对于大学思政课来说,爱国主义教育也是课程开展的永恒主题和重要内容,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大学思政课与爱国主义教育尚未实现有效融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仍然有待提升。本文探讨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政课融合创新的实践,为思政课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刘珂然 《科教文汇》2020,(5):30-32,35
本文在认识大数据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大数据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新教师、新学生、新环境三个维度解读大数据时代下爱国主义教育所处的新形势。从而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借助数字工具了解学生贴近学生、摒除大数据负面效应并创设纯洁的校园舆论环境等路径来支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优化。  相似文献   

12.
袁鑫 《科教文汇》2020,(11):25-26
实践育人是高校共青团发挥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聚焦主责主业的重要部分,在实践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共青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高校共青团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好实践主体的爱国主义素养提升、发挥实践载体的爱国主义涵育功能、创新实践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领青年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3.
昝金生 《科教文汇》2020,(13):24-26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孙子文化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加强新时代高校孙子文化建设的领导力度,推进新时代高校孙子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课堂,创新新时代高校国防孙子文化建设平台,不断拓宽高校孙子文化教育方式,探索新时代孙子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力量,高等院校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充分运用新媒体的力量为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该文在分析新媒体时代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的基础上,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交流平台和创新工作模式三个方面,对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改革提出了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5.
胡康兴 《科教文汇》2020,(13):36-37
学生公寓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也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对学生公寓的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公寓“第二课堂”作用,对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合格大学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劳动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劳动教育的不足之处逐渐显现。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预备劳动力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其劳动素养的高低对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高校劳动教育落实到位刻不容缓。该文从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和实践路径等角度展开研究,发现统一多方面积极因素的影响以发挥教育合力,能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红岩精神”形成于山城重庆,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蕴含的爱国、奉献、团结、奋斗的精神实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仍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重庆高校应充分挖掘“红岩精神”的实质内涵,将“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红岩精神”的实质和精髓教育、培养和塑造人才,这不仅是对“红岩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更是适应时代呼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满丰 《科教文汇》2013,(5):19-19,21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时代给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让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并赋予其时代内涵,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影响.提出了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