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祥林嫂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悲剧形象。我们探讨祥林嫂的悲剧价值,对于认识小说反映的社会、反映的主题、表现的审美价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祥林嫂的悲剧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一个悲剧典型旧中国的劳动妇女在社会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社会地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她们连姓名都没有。祥林嫂就是如此。旧中国劳动妇女的不幸往往是从婚姻开始,在婚姻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通过对《祝福》中祥林嫂变化的分析来表现社会的黑暗,探究出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及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原因。祥林嫂的悲剧是当时中国农村妇女对黑暗的封建制度、残酷的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她的悲剧更代表着封建宗法社会里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命运。祥林嫂代表了受剥削、愚昧、善良勤劳,虽对封建社会黑暗统治已有所挣扎,最终仍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再读祥林嫂的悲剧性□玉门石油管理局第一中学张保太“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是中国礼教对中国劳动妇女的摧残和封建思想对当时中国根深蒂固的统治”(《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106页)。这段文...  相似文献   

4.
在鲁迅反映妇女问题的小说中,主要塑造了单四嫂、祥林嫂、子君和爱姑等四个妇女典型。这几个形象既是独立的,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拟通过分析这四个妇女形象,揭示旧中国劳动妇女从麻木到觉醒到反抗的斗争历程,并从中了解鲁迅先生对旧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进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 2 0年代 ,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 ,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 ,就是中国两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要想对中国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进行深刻揭露 ,在文学作品中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妇女典型形象 ,是重要的手段之一。鲁迅先生用他那敏锐的眼光洞察到这一点 ,创作了小说《祝福》 ,可谓匠心独运。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先生创作了不少妇女形象 ,如祥林嫂、四婶、卫老婆子、祥林嫂的婆婆和柳妈。下面从中选取三位有代表性的妇…  相似文献   

6.
祥林嫂是旧社会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她悲惨的一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广大劳动妇女悲剧命运的缩影 ,在封建礼教的摧残下祥林嫂注定只有死路一条。而且 ,祥林嫂身上那真挚感人而伟大的母爱也一同被封建礼教扼杀了。可以说 ,祥林嫂被逼上死亡之路的悲剧是从痛失爱子、母爱不被人理解同情反而遭到肆意践踏开始的 ,特别是在套上“不节”的礼教绳索逼其精神完全崩溃、麻木以后 ,更加速了她的死亡。对母爱的扼杀 ,正是封建礼教的罪证之一。纵观祥林嫂一生 ,可把阿毛之死作为界限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祥林嫂的一生本来都是在悲惨中…  相似文献   

7.
柳妈是小说《祝福》中一个次要角色,也只是在祥林嫂二进鲁家时才出场。但是,小说通过这一形象的配置,丰富了作者艺术构思的寓意,增添了祥林嫂命运的悲剧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小说从单个人生悲剧向社会悲剧的转化,加深丁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教学时对其形象作适当的分析,可以加深对祥林嫂悲惨人生和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 一、增强祥林嫂命运的悲剧色彩。 祥林嫂是受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束缚的封建社会农村的劳动妇女,小说通过她的命运,展现了一出平凡而又悲惨的社会悲剧。从小说的具体描写来看,祥林嫂第二次来鲁家干活,手脚虽然不如先前灵活,但还是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的《祝福》,以饱含同情的笔墨,描写了主人公祥林嫂极其不幸的命运遭际,生动有力地控诉了社会制度的罪恶。为塑造好祥林嫂的形象,令人信服地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鲁迅先生着力描绘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环境,着力勾画了“我”、“鲁四老爷”、“四婶”、“卫老婆子”、“柳妈”等众多人物,这些人,或见证、或制造、或参与、或催生了祥林嫂的悲剧。在这些人中,卫老婆子是一个特别不可或缺的人物。  相似文献   

9.
祥林嫂是鲁迅小说中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对其悲剧形象的分析,以及对她的死因的探索早有"四权"说的定论,然而从现代婚姻爱情观、女性意识、性格命运的角度来解读,也会有新的发现。本文正是从这几个角度进行切入分析,以现代人的意识观念去解读祥林嫂,找出祥林嫂悲剧产生的另一因素,得出祥林嫂的悲剧产生的必然性,其目的是为了重新认识鲁迅在《祝福》中所塑造的悲剧性形象以及产生悲剧的思想意义,去体会祥林嫂这个人物的不朽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半个世纪前,鲁迅怀着对中国妇女命运的深深关注,以及子君就是她们中的典型代表。本文,笔者以这四个人物为例,的封建制度是她们痛苦的真正根源。塑造了一系列女性悲剧形象,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分析了造成她们各自悲惨命运的不同原因,揭示出腐朽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其中女性形象尤为突出,主要有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等。通过她们的悲剧命运,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也说明个人反抗的无力。表现出鲁迅先生对于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被压迫被损害的妇女的深切关心和同情。  相似文献   

12.
林香扬 《成才之路》2010,(16):74-75
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子君是鲁迅塑造的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女性,小说对女性形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揭示了造成妇女悲剧命运的封建社会制度的罪恶。鲁迅把“妇女解放”这个问题放在社会解放这个社会思想大课题来进行探索的,即社会解放了,妇女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13.
在鲁迅创作的祥林嫂人物形象的影响下,二十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中相继出现了一批与祥林嫂精神气质及命运相似的疯妇形象。在封建社会的"四权"压制下,她们或忍辱顺从,或竭力抗争,但最终都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呈现出疯癫状态,成为时代的牺牲品。该文着力探究这些乡村妇女走上疯癫道路的原因以及祥林嫂给乡土作家们创作疯妇形象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结构主义叙事学视野下的“冲突”理论为视角,可以解读众多课文。以《祝福》为例,祥林嫂的故事可以分成四个故事单元,在每一个单元中,祥林嫂的愿望都遇到了阻碍,同时也采取了相应行动,但是最终都只有失败的结局。因此,在“冲突”理论为视角下,祥林嫂的人生是一出不断失败的悲剧。在情节运行的过程中,分别作为阻碍存在的婆家、鲁镇人、四婶、“我”的形象也得到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15.
在鲁迅塑造的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中.祥林嫂是其中之一,祥林嫂是个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既是个人悲剧又是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16.
在鲁迅塑造的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中.祥林嫂是其中之一,祥林嫂是个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既是个人悲剧又是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17.
鲁迅在论创作时曾经说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祝福》中对祥林嫂的形象的描绘,就是画眼传神的突出一例。《祝福》中精心刻划了祥林嫂三个不同时期的肖象,准确地反映出祥林嫂在不同时期的精神状态。而这三幅肖象之所以写的出色动人,传神授意,关键又在于作者对祥林嫂的眼睛的匠心描绘。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爷家时,作者在写她的肖象中是这样写她的眼睛的:  相似文献   

18.
《祝福》是深刻揭示旧社会中国封建社会劳动妇女悲剧命运的小说。祥林嫂以其悲惨的遭遇、悲哀的命运和悲剧的形象震撼人心。其强大的艺术魅力,在于作品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思想的吃人本质。把浓烈的悲剧氛围和选材的典型性、艺术性相联袂,相互烘托,交相辉映,使主题得到深化,不仅值得师生鉴赏,更堪作我们写作的拓本。 一、小说要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作品尤注重后者。 小说的高潮部分,祥林嫂再到鲁镇,这时她已丧夫失子,被大伯收拾屋子驱赶出来,可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在封建礼教的桎梏束缚下,这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塑造了祥林嫂这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她的一生是惨遭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的一生。传统分析一直认为,祥林嫂死于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这固然不错,但笔者以为,如果要全面认识其悲剧的原因,仅此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20.
《祝福》是鲁迅小说中的名篇,每读此文,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就会引起我的同情、激愤,使我们对黑暗旧社会摧残妇女的封建礼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是一个悲剧,但作者为何要把祥林嫂的悲剧结局安排在“祝福”中呢?小说为何又要以“祝福”为题呢? 根据课文情节,我认为:“祝福”的含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统治阶级借以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