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设计了实验装置,基于文丘里管差压信号计算了气相压降倍率,分析了弗劳德数、Lockhart-Martinelli参数、流型对气相压降倍率的实验影响。利用流型和弗劳德数修正了Murdock模型,并与分相模型、均相模型、Murdock模型、James模型等进行了实验对比。由于考虑了流型对气相压降倍率的影响,建立的实验相关式精度较高,参数估计结果较好。实验研究表明,模型中斜率的修正系数随含气率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截距修正系数随含气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环状流型下,气相压降倍率的实验估计误差最小;在泡状流实验工况下,估计误差较小;在塞状流实验工况下,气相压降倍率的估计误差较大。建立的压降关系式可用于气液两相测试分析的实验教学和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2.
气液混合器是保障室内用空气、水成功模拟气、油生产过程中流型的关键设备。本文理论分析了空气与水的混合,对比研究了常用的三类混合器的结构和混合方式,基于井筒油气两相流实验教学装置的特点,运用三维绘图软件UG NX,设计了一种多孔喷管和四通在同一中轴线的同心管侧向对流式混合器,利用求取气泡最大比表面积的方法,获得最优的结构参数,利用高速摄像机开展流型测试。结果表明:该混合器结构简单、混合面积达6 152 mm~2,气泡最大比表面达0.94 mm~2/mm~3,在0~250 L/h气体流量范围内可获得稳定的泡流,在300~800 L/h气体流量范围内可获得稳定的段塞流,方便学生操作和进行流型学习;利用气泡最大比表面积法优化气液混合器结构是可行和可靠的,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气液两相流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进原有气液两相流实验装置,研制了一套基于PC机的,由于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A/D转换板,计算机组成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并编制了气液两相流数据采集处理软件,从而充实了实验内容,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油气管道内的复杂气液两相流动和管道泄漏预测控制是油气储运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为加深学生对专业流体力学和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在气液两相流实验环道基础上,设计了包括大起伏管段、地下以及水下等多场景的油气管道泄漏实验装置,并介绍了各功能模块的工艺流程、设备和特点。通过装置性能和实验分析,该实验装置具有非常好的实验教学预期效果。结合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设计了多个实验教学项目。该综合实验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展学生在油气两相输送、管道泄漏过程与影响方面的知识储备,培养油气管道安全运行及泄漏检测技术方面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气液两相流型迁移特性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所做的工作是建立一个适用于研究垂直上升流道内两相流相分布特性的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为流型研究作准备,该系统可以采集处理压差信号,并进行频分析,采用BASIC,FORTRAN,EXCEL多种语言工具编程,地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工况信号的功率谱图形,找出其规律,得出典型流型的判别方法以及对流型对迁移边界的确定性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气液两相流研究中,相分布、相速度等流场特征信息对深入了解流动机理、提高模型计算精度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气液流动的复杂性与随机性,使得它们的准确测量较为困难。该研究基于快速电阻层析成像技术,首先对垂直向上气液管流中弹状流流型下多种工况的流动结构进行图像数据采集与重建;然后通过互相关算法得到轴向速度场分布,并与漂移流模型进行对比;再对按时序排列的横截面图像序列进行调整得到正确比例的空间三维图像;最后获得段塞长度、频率等特征信息。结果表明,快速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可以测得速度场分布、段塞长度、频率等特征信息,可用于优化与这些参数相关的理论模型和经验关系式,有助于提高气液两相流的模型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声发射非侵入式检测方法,在水平管油气两相流实验系统中进行了段塞流流型区声发射信号的检测,并配合高速摄像技术同步测量,分析了液塞头、液塞体以及液膜区声信号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段塞流动特征与测得的声发射信号波形具有较好的关联性。同时利用连续型声信号采集处理软件进行声发射参数的实时采集、计算与提取,定量分析了4种声发射参数随不同气液相表观流速的变化情况。实验证明,声发射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实时性好等优点,可用于段塞流型的识别和参数提取,为实际应用于海洋油气工业两相段塞流的现场检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套竖直管内气液两相流流量的测量教学实验系统。该系统采用双参数测量法,即测量竖直管上方孔板流量计压差和测压管压差,将气液两相流视为物理性质均匀的单相混合物,则可推算出气液两相流总体积流量Q_M和空泡率α_A,并最终获得液相体积流量Q_L和气相体积流量Q_G。实验原理和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竖直管内泡状流的流量测量,低液体流速时,获得的气体体积流量精度高;高液体流速时,获得的液体体积流量精度高。  相似文献   

9.
在气液两相流实验中,流型、液塞速度是很重要的参数,需要进行检测.根据红外线可以穿透透明介质,且服从衰减定律的原理,使用红外对管以及检测电路制作了检测装置.在透明实验管路外部安装了3套检测装置,并以空气、水为介质进行实验,检测了不同流动情况下的感应电压,分析了不同流型下感应电压的特点,提出了根据感应电压特性判别流型的方法.根据液塞经过红外对管时检测电压的波动特点,检测了液塞速度,并与文献中的理论公式计算结果相对比,数据吻合较好.实验结果表明,红外对管可以用于气液流型判别与液塞检测.  相似文献   

10.
测量气液两相流量需要实时获取大量的数据和快速求解复杂的计算模型,单独采用LabVIEW或者MATLAB对其测量软件进行开发效率较低。为了高效地开发功能强大的虚拟仪器软件,应用动态链接库技术实现了LabVIEW与MATLAB的混合编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用于气液两相流组合测量装置的软件,解决了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系统需要进行大量数据实时采集、处理、显示、保存以及复杂多相流模型求解等问题。该软件开发方法适用于对人机交互界面、数据采集、仪器控制和数值计算同时具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实际生产系统。  相似文献   

11.
针对科氏质量流量计的特点,设计了一套气液两相流实验装置,着重介绍了该实验装置的系统组成、主要功能和指标,以及重要部件的选型。实践表明,该实验装置设计合理、功能完善、测试准确可靠,可以用来模拟气液两相流。  相似文献   

12.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及DSP技术教学中的困难,设计1个FIR数字滤波的综合实验.采用窗函数法,借助Matlab程序设计语言,设计FIR数字滤波器,应用DSP汇编语言编程实现该滤波器.实践表明,该实验设计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并能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提高本课程的授课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更加适应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采用调查访谈、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散打选项课进行了分层教学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分层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在教学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将教学水平提高到新的阶段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an be encountered in numerous fields, such as chemical engineering, refrigeration, nuclear power reactor, metallurgical industry, spaceflight. Its critical heat flux (CHF)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system security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Since annular flow is the most common flow pattern in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predicting CHF of annular two-phase flow is more significant.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liquid film dryout model is successful for that prediction, and determining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will exert predominant effects on the accuracy of this model: onset of annular flow, inception criterion for droplets entrainment, entrainment fraction, droplets deposi-tion and entrainment rates. The main theoretical results achieved on the above five parameters are reviewed; also, limitations in the existing studies and problem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现行的现代制造系统实验课评分体系比较封闭和僵化,开放性、创新性、差异性及时间性较差,不能适应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开展.作者综合考虑实验课与相关理论课程的影响,鼓励实验创新,引入实验完成时间指标,改变成绩评判主观定性的弊病,提出了一种将贡献值反映到幂次上的实验课科研创新激励平台开放式评分方案.结合升级模式,对其进行自动实现,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进行展示,活跃了教学气氛,也鼓励创新,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后进行研究探索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模块教学的形成和发展,在教材、教法、组织形式等方面,将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在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等的培养;有利推动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对DSP实践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出发,采用双语教学、优化实验内容、自制仪器设备、多种媒体教学结合、开放实验室及开展科技活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措施,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文献含油制冷剂R600a两相流动摩擦压降实验数据,采用文献中6种关联式模型对含油制冷剂R600a两相摩擦压降的实验数据进行预测判断。结果表明:油影响因子模型Schlager关联式和Eckel关联式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27.3%和24.4%;混合物性的两相增强因子模型Zurcher关联式和Hu关联式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33.8%和34.0%,上述关联式预测值普遍低于实验值。  相似文献   

19.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计划的调整改革,选择合适的教材,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强化实验课,以科研促进教学,改革考试方法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改革和探索,提高"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an be encountered in numerous fields, such as chemical engineering, refrigeration, nuclear power reactor, metallurgical industry, spaceflight. Its critical heat flux (CHF)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system security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Since annular flow is the most common flow pattern in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predicting CHF of annular two-phase flow is more significant.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liquid film dryout model is successful for that prediction, and determining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will exert predominant effects on the accuracy of this model: onset of annular flow, inception criterion for droplets entrainment, entrainment fraction, droplets deposition and entrainment rates. The main theoretical results achieved on the above five parameters are reviewed; also, limitations in the existing studies and problem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