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朗读是语文的灵魂”。(叶圣陶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传神,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对于体悟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培养学生的多元情趣和阅读、鉴赏、表达能力十分重要。鼓励、引导学生学会品读文章无疑是交给学生一副放大镜,以情感为径,感情作舟,引导学生在品读欣赏中感受声音美、色彩美,培养审美情趣;在品读欣赏中揣摩文章字里行间所蕴涵的人文美、内涵美,在语言和意蕴之间架设对话的通道。  相似文献   

2.
阅读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阵地,而品读是学生深入阅读的重要策略,对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有重要作用。教师如何紧扣阅读课堂,有效渗透品读方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呢?本文从整体品读,理解文本韵味;品读关键字句,体会文本情感;品读语言表达,提升习作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品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有效阅读方式,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得语言文字的熏陶,学习语言文字的赏鉴,提升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度。从品读的角度,引导学生感悟用心斟酌的字词句段进行反复咀嚼、品析、吟诵,品读出意境,品读出情味,品读风景之美,感知语言之美,赏析结构之美,赏析情感之美。  相似文献   

4.
品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得语言文字的熏陶,学习语言文字的赏鉴,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文章从品读的角度,指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品读路径,如品读风景之美,感知语言之美,赏析结构之美,探析情感之美。  相似文献   

5.
品读是一种细致的阅读方式,更是一种高效的阅读途径。品读,能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的语言特性和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本文的精彩处、厚重处和空白处进行体验、想象和补白,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品读能让学生将文本无声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感受到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抒情?一、品读关键词,体会情感收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堪称经典,不仅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颇具特色,而且蕴含着作者深深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文本  相似文献   

7.
顾香 《广西教育》2012,(13):28-2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语言积累,从而形成语感。品读是一种深入体会文本的阅读方式,通过品读,学生能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从而感受文本蕴含的语言、形象与情感。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极其深广的。本设计重视理解、把握、运用文本中蕴涵的情感,引导学生以读为本,解读词之义、品读文之美,让“读”“说”始终贯穿着整个过程。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引导学生读出情感,读出智慧、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9.
在品读、悟读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可以使其领悟文本语言的美感。教师可通过示范引领,在揣摩模仿中使学生觉悟文本语言的音律美;通过感知辨析,在深度思考中使学生领悟文本语言的意蕴美;通过形象再现,在肢体语言中使学生体悟文本语言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10.
说明文等实用类文本的教学,要抓住文本的语言,通过语言的品读来理解、体会写作的对象,进而把握作家的思想情感(虽然有些文本情感表达不是很明显);通过语言的品读来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说明文这种实用类文本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是它的语言,是它独特的言语方式,而不是其他的,这样才能让语文课有语文性,让语文课成之为语文课。  相似文献   

11.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事情多,时间跨度大,头绪纷繁,对人物感情的领悟、体会更是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在回顾自己的童年中渗透了怎样的感情?全文的基调是如何的?只有深入情境,品读细节,学生才能体会文中深沉、含蓄的情感,略带哀伤的基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一篇集故事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文章。本课设计是想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悟文本.体会情感。在学习中教师相机诱导,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获得知识,在品读感悟中情感得到升华,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诗歌之美无处不在,对于诗歌的品读可以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本文试以《商山早行》为例,从诗歌的形式,语言,意象意境,技巧,情感五个方面来品读,领略诗词中的大美。  相似文献   

14.
李萍 《辽宁教育》2010,(7):90-92
[设计意图] 教学时旨在摈弃繁琐的分析,重品读感悟、想象体验、美读积累。以文章开头那幅静谧灵异的画面切入教学,在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想象猜测中初识“闰土”;而后让学生初读全文,感受文章“白话文”初期的语言特点,理清文章脉络;其次是重点品读“看瓜刺猹”对话部分,在读书批注、品味语言、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科的独特任务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语言基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除了要教会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本文从创造美、感悟美、体会美三个方面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语文课就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文中精彩之处、语言经典之处去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能从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受到语言的熏陶。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上就应让学生细细品读文中那该有的韵味,将文中韵味融入课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宁,去享受语言的魅力。一、在情感激发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特别强调品读。在品读的过程中学生才能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才能把文本读得有深度,才能快乐地享受文本之美。咬文嚼字——感知语言美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很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特别是古诗,虽然短小精悍却语言凝炼、韵律优美、意境深远。这些作品是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能力、陶冶情感、提高鉴赏能力的好素材。我们要善于在阅读课引  相似文献   

18.
李媛 《教师》2010,(10):78-79
中国是诗的国度,天地精华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每一首古诗词都蕴涵着诗人们对家乡、对友情、对山水、对生活的深厚情感。而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就是在引领学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古诗词的意义。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引导他们从朗读开始,体会诗词的韵律美,品读鉴赏,领悟诗作的艺术风格.品读意象,感悟诗词的意象美、意境美。  相似文献   

19.
邝明 《生活教育》2014,(7):72-74
老师必须在课堂上注重文本的品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巧妙,启发学生于文本的思考,心灵与文本对话。如何做到品读?品语言,抓住关键词,进行比较阅读,老师还要逐层引导,或联系语境,或结合作者情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体悟词语丰远之处,体会其灵动之处。启发学生对文本的思考,要培养学生质疑的态度,从理解词句到深入理解文本,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增长文化见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诗的国度,天地精华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每一首古诗词都蕴涵着诗人们对家乡、对友情、对山水、对生活的深厚情感.而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就是在引领学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古诗词的意义.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引导他们从朗读开始,体会诗词的韵律美,品读鉴赏,领悟诗作的艺术风格,品读意象,感悟诗词的意象美、意境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