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430062)  相似文献   

2.
“主体型学校管理”是以校长为首的全体师生为主体 ,实施主体性教育为目标的学校管理模式。“主体型学校管理”是相对于“依附型学校管理”而言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学校管理依附于上级教育行政机关 ,是一种被动的从属关系 ,上面安排什么 ,下面做什么。校长可以不必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考虑 ,只要守好摊子 ,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对上级负责就可以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主体型学校管理”应运而生。学校管理者除了需要从观念和行动上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之外 ,还需要完成由“依附型学校管…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学校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几年来,我校按照这一要求不断健全和完善学校民主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了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提高认识、领导重视是搞好民主管理工作的前提   邓小平同志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理论和关于建立职工代表大会的思想是我们教育系统坚定不移地推进民主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依据。搞好民主管理,推进学校民主建设,首先就要把领导班子的思想统一到邓小平理论上来。为此,校…  相似文献   

4.
关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政府包揽教育的办学体制下 ,国家既是学校的举办者 ,同时又是学校的管理者 ,这既不利于调动政府以外的办学主体的积极性 ,又束缚了学校的自主管理 ,导致学校缺乏活力与生机。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经济主体和利益趋于多元化 ,统包、统管、“大锅饭”和职权责不对等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现代化最大的阻滞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好“学校由谁举办和由谁经营”的问题。我们认为 ,通过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建立起开放的、兼容的、民主的、能协调各种复杂关系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 是每一个学校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新问题。学校要有先进的教 育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科学的管理方法及和谐的教育环境, 才能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6.
在优质学校建设的各种影响因素中,学校文化管理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以D中学的个案研究为基础,提出优质学校建设应以尊重人性为前提,以构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实施"刚柔并济,以柔为主"的优质学校文化管理,践行"以人为本"及"构建"和谐组织"的文化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7.
厚则得众     
近日,有幸出席了一次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会上,不少新颖独到的经验介绍固然令人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而某些看似平淡、朴实无华的心得体会则更是颇耐咀嚼,令人回味无穷。其中,一位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学负责同志的经验介绍,吸引了大多数的与会者。这位治校有方、成绩斐然的校领导将他的治校经简单概括为四个字:厚能得众。而就在这平平淡淡的四个字中却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包含着极为深刻的哲理。想搞好一所学校的工作,说到底,便是要处理好用人与育人这两方面的关系。而用好人则又是育好人的前提。因为学校各项工作主要…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凸显伦理精神和道德价值日益成为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有关学校管理伦理的研究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从学校文化的视角引申出学校管理伦理的追求;从校长个体的道德人格延伸到校长伦理角色的呼唤;从科学化的学校管理提升为学校管理精神价值的弘扬;从教育管理伦理理论的倡导转化为学校管理实践道德的渗透。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学、社会学意义上,所谓学校精神,就是指一所学校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办学宗旨、办学成就、校园面貌、师生群体诸因素体现出来的一种学校理念。它活跃于校园内部并归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赋予学校以生命活力,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凸显伦理精神和道德价值曰益成为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有关学校管理伦理的研究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从学校文化的视角引申出学校管理伦理的追求;从校长个体的道德人格延伸到校长伦理角色的呼唤;从科学化的学校管理提升为学校管理精神价值的弘扬;从教育管理伦理理论的倡导转化为学校管理实践道德的渗透.  相似文献   

12.
13.
宋懿琛 《河北教育》2003,(10):11-13
校本管理是西方国家上个世纪80年代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模式之一,现今仍是各国教育探索的热点司题。校本管理就是以学校为本或以学校为中心,将管理权力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放到学校,发挥学校主体作用的管理模式,其核心就是强调教育管理权的重心下移,包括财政、人事管理、课程设置等,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让各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要求和资源条件进行自我设计,  相似文献   

14.
细节影响成功 据报载,日本某个专门生产体育器材的小公司,想与一家有相当规模的贸易公司合作,老板田中多次前往游说均未能如愿.有一天,当田中又去游说被赶出来后,伤心的滋味难以言表.当他走到该公司的一楼大厅时,见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风从没有门的入口处直往大厅吹,把放在前台桌面上的一份报纸刮到地上.  相似文献   

15.
应良帆 《广东教育》2003,(11):66-66
“学校工作依靠教师,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在人性化管理思想深入人心的今天,这成了学校领导的口头禅。但另一方面,广大教师却并没有真正感受到自己成了学校的主人翁,有的甚至还感到非常压抑。坐班制就是令教师反感的一种管理制度。尽管各校坐班的要求不尽相同,但都要求教师在上班期间必须自始至终坐在集体的大办公室里,学校定时或不定时地进行点名,缺席者轻则批评,重则扣款处分。乍看上去,坐班制奖勤罚懒,制度严密,可操作性也很强,似乎是得力措施。领导来检查,办公室里教师各就各位,看上去十分“紧气”,肯定会赞不绝口。也许正因此,坐班制得…  相似文献   

16.
学校管理改革的最敏感处就是进行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因此,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做好“人”的工作,但是由于不少学校领导阶层仍然沿用固有的过分依赖刚性管理制度的观念和管理方式来管理学校,这已成为中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绊脚石。因此,学校管理施行人本管理已经迫在眉睫,应关注师生自尊,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构建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制定完善的竞争机制,突出管理的民主性。  相似文献   

17.
18.
几年来 ,我们坚持进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了“民主依法、管理注情、凝聚师心”工作机制 ,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 ,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一、依法优化民主管理 ,用机制保障教职工民主管理权的落实我们以为 ,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并不是校长民主意识增强到位的“恩赐” ,而是宪法和教育法规所赋予教职工的神圣权利 ,因此 ,依法建立科学、健康、有序的民主管理机制 ,规范教育行为 ,保障教职工管理学校权利的落实 ,是我们加速学校民主建设法制化进程的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用有效机制来保障。这种机制就是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9.
20.
祁团 《吉林教育》2005,(9):45-46
在学校领导管理工作的实际中,校长与其他领导管理成员之间、领导管理者与教职员工之间往往都会产生一些冲突,有时候还会形成较为尖锐的矛盾,在一些学校还因此而困顿其中,影响到大家的思想情绪、影响到工作之中,于人于事危害不浅。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些矛盾呢?领导之要在于尊重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