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视觉文化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代的文化逐渐从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文化,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化。针对教育的特点,探讨并分析了视觉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及影响。视觉文化和教育的融合,必然会提高教育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视觉思维,从而能更好地改变教育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
视觉文化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代的文化逐渐从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文化,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化。针对教育的特点,探讨并分析了视觉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及影响。视觉文化和教育的融合,必然会提高教育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视觉思维,从而能更好地改变教育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读图时代的发展使得视觉文化成为人类社会一个主流的思考命题。视觉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界定,其范畴是指以视觉图像为中心,以语言文字为辅助的现代文化。它脱离了以语言文字为中心、注重逻辑的理性主义,是一种倾向于感性主义的现代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4.
在视觉文化勃兴的整体氛围中,视觉文化传播所依赖的主要媒介——视觉媒介表现出了鲜明的、以感性主义为中心的视觉消费特性。具体到电视、电影、网络、广告等视觉媒介中则又分别表现为娱乐至上、制造视觉奇观、视觉快感与精神虚无及意义的碎片等不同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文化的现代性转型,视觉文化开始走进大众生活的中心,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视觉文化一方面为大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另一方面也在与传统语言文化的交融中发生了断裂,如何有机结合两者将文化发展推向新的高潮是当下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以武侠影片为例从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的贯通、图像背后的能指与所指两方面来试图寻找视觉文化语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图像时代的来临使得文学就此退出以往的中心位置而趋于边缘化的状态,文学急需调整自己以达成自救。而视觉文化研究的兴起使文学理论与视觉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文学理论对视觉文化研究在理论上起到指导的作用,这就为文学系开设视觉文化研究这门课程找到了最充分的理由。  相似文献   

7.
视觉文化时代,文化传播由以文字符号为中心转向了以声像为中心,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阅读者被视像观看者所取代。读者在思维方式、审美趣味、主体地位等方面进行了转变与重构。  相似文献   

8.
视觉文化的研究始于绘画艺术,后来随着现代科技和传媒的发展,其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中,结构主义符号学和批判理论的影响力最大。虽然视觉文化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必须以视觉性为唯一通道口,以视觉性为中心才能综合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所谓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的文化现象。服装作为电影语言一部分,同样承载着烘托场景气氛、表达电影主旨的任务。服装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一部电影内涵视觉文化是否能有效传达。  相似文献   

10.
早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就断言:"我们正在退出视觉的时代,进入听觉和触觉的时代。""!按照他以传媒为标准对世界文化及文明的划分,所谓"退出视觉的时代,进入听觉和触觉的时代"是指以文字为中心的书面文化逐渐被以电子、网络、媒体为中心的媒体文化所取代。的确,媒体文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文化形象内涵与外延的分析,揭示了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特性:开放性与创新性。指出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创造开放、自由、多元的阅读氛围来树立图书馆的文化形象。同时,在服务中要体现人文式关怀,最终达到树立并强化图书馆文化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论当代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文化建设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信息文化.图书馆物质文化的重心是物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动态平衡.图书馆制度建设是图书馆文化建设走向理性的标志.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分为形象、道德、职业精神、职业使命、价值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荆州古城城市形象定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城市形象定位对于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在城市形象定位时,单纯的"历史文化名城"、"三国之乡"既存在片面性,又没有很好地突出荆州古城的特色。荆州古城城市形象定位应当以"楚文化、三国文化"为主体,突出特色、浓缩精华,全力打造"荆楚荟萃、三国之乡"。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由表及里呈现出高校形象、高校校风、师生素质、价值观念等四个丰富的层次。文化建设的功能充分体现为培育塑造、激浊扬清、凝聚人心、调适身心等四个方面。高职院校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轨迹,形成了高职教育特有的文化形象。但是,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急需通过抓领导示范、设施平台、管理成效等路径来改造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文化的表现,良好的城市形象建立在对城市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是城市发展的无形资产。城市形象的塑造过程是城市内涵全面提升的过程,它体现在城市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需要全民参与和互动。  相似文献   

16.
闽南民间故事是闽南民间历史文化的宝库,是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塑造了许多孝文化的形象,这些形象具体表现为父子关系中的孝子形象,友邻关系中的孝礼形象,师生关系中的孝义形象以及官民关系中的孝忠形象等。这些形象受到闽南文化的影响,在构建闽南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虽然通过闽南民间故事所传达出来的这种孝文化具有等级性和保守性等负面影响,但在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建回南和谐社会方面仍具有积极的价值和独特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木棉因其独特的形态以及强烈的地域性,成为了岭南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意象,相关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和数量繁多。在众多的岭南文学作品中,木棉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主要为革命精神的符号、独立坚韧的象征、独特的地域标识,这使得木棉意象在岭南文化建构、城市形象塑造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深入研究、打造木棉意象,有利于避免城市形象趋同、文化内涵匮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企业环境形象是指企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它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教育环境,人文环境和企业外貌。企业环境形象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与组织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企业环境形象能够左右企业职工的精神状态,指导他们的生产经营行为,激励职工开拓创新,勇攀高峰。同时,独特而优美的环境形象,能够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给公众以信任感,从而提升企业在公众中的地位。因此,塑造良好的环境形象是企业形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作为英国文学史上文字记载的最早、最重要的史诗,《贝奥武夫》充满了各种隐喻意象。在这些意象中,主要涉及如主人公贝奥武夫一般的英雄人物形象和格兰戴母子、喷火巨龙一般的妖怪形象。细细研究这些意象及其隐喻意义,能够明显体会到中英文化的差异。在《贝奥武夫》的隐喻意象中,中西文化的差异就被明显地体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在评价河北省文化旅游形象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指数比定位本省的旅游理念形象,并从国际、国内和区内三方面确定本省的旅游地营销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