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在信息系统的期望确认模型基础上加入感知易用性及学习自我效能感两个变量,构建了SPOC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持续学习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满意度和学习自我效能感显著影响了持续学习意愿,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对持续学习意愿产生了显著影响;期望确认显著影响了满意度,感知有用性对于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学生的感知易用性和学习后的期望确认程度显著影响了其对于感知有用性的判知;感知易用性、期望确认和学习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两两相关。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从提升期望确认程度、学习自我效能感和感知易用性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学生持续学习意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数字教育资源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实际的应用效果上,用户持续高效地使用是其建设与共享的根本目的。该文基于扩展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构建了数字教育资源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概念模型,以中学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310份问卷进行分析,探索了影响数字教育资源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主要因素及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教育资源的系统质量、服务质量等外生变量对用户使用期望确认度有直接正向影响;期望确认度正向显著影响用户使用满意度;用户使用满意度和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用户对数字教育资源的持续使用意向;促成要素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是用户数字教育资源使用意向转化为持续使用行为的关键。该文继而提出促进数字教育资源用户持续使用的建议:从用户需求角度设计和开发数字教育资源,为用户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个性化推荐服务,创建良好的数字教育资源使用环境和氛围,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作为数字教育资源用户持续使用的有效促成要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各种学习型网络社区的兴起与普及,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们获取知识与高效学习方法的一种新兴且重要的渠道。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网络社区的特性,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假设,并建构了研究模型,主要讨论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计算机-自我效能、互联网-自我效能),结果期望(个人结果期望、社区-结果期望)及其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本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计算机-自我效能、互联网自我效能以及个人结果期望对其的知识共享具有正向的显著的影响作用。然而,社区-结果期望并不显著影响知识共享。最后,文章提出了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东明  冯锐 《教育技术导刊》2021,19(12):221-225
大学生使用MOOC平台开展在线学习,留存率与完成率低是当前在线教学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基于期望确认模型和沉浸理论构建在线学习平台学习者持续使用意向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和沉浸感对大学生持续使用在线学习平台意向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期望确认度和感知有用性可通过影响满意度间接影响大学生持续使用在线学习平台的意向。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2019,(1):107-113
基于学习者视角,文章首先提出了包含个体特征、学习环境、交互程度、学习成就、满意度等五个因素的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假设模型;随后在清华大学针对48门混合式课程(含本科生、研究生课程)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满意度假设模型进行了检验、修订,构建了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最后对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中各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交互程度、学习成就对满意度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个体特征、学习环境通过交互程度和学习成就的中介作用,对满意度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总影响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交互程度、个体特征、学习环境和学习成就。文章研究所得的实证结论,对于提升学习者满意度、提高混合式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多数高校都在鼓励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并投入了较多资金支持混合式教学需要的线上教学资源建设,进行了“智慧教室”的改造。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亟需深入了解混合式教学中教师的影响因素,以促进混合式教学改革。文章基于TTF和UTAUT模型,构建了教师混合式教学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检验模型,并使用路径分析法对结构模型、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任务技术适配、绩效期望、社会影响对教师持续应用混合式教学有显著影响;便利条件、持续使用意向、任务技术适配对教师的应用行为有显著影响;性别、教龄、混合式教学经验这三个调节变量中,只有教龄对“社会影响—持续使用意向”这一路径起调节作用。基于各影响因素的分析,作者提出了教师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建议,为高校提升混合式教学效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线学习支持服务是影响MOOC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结合ACSI模型和ECM模型,构建学习支持服务对MOOC课程持续学习意愿的影响模型,以273位MOOC课程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确定变量间结构与数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和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显著影响MOOC课程持续学习意愿;期望确认、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显著影响MOOC课程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并以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持续学习意愿;期望确认对感知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MOOC课程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为促进MOOC课程学习者持续学习意愿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专项计划生面临着严峻的学业挑战,高校有责任帮助他们实现从高中到大学教育的过渡,提供持续的学业支持。本研究以S校为例,调查了该校大学过渡和支持项目中的416名专项计划生,基于期望确认模型,结合课程乐趣、信任和推荐意愿三个变量,构建了学生的满意度和持续参与意愿理论模型。结果发现,期望确认度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信任和课程乐趣;感知有用性和信任在期望确认度和满意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感知有用性、信任正向影响满意度;课程乐趣、信任正向影响持续参与意愿;持续参与意愿正向影响推荐意愿。为此,对希望开展类似项目的高校,建议事先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学生的期望确认度;兼顾课程的有用性和乐趣;提高学生满意度,筑牢与学生的信任纽带。政府和高校应构建学生满意度的长效保障机制,积极开展学业弱势群体的补偿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线课程资源建设迅速,但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的满意度并不高,如何提高在线学习满意度成为关键问题。本文从在线课程质量的视角分析课程质量感知对大学生在线学习的价值实现及对满意度的影响,并基于期望确认理论构建研究模型,提出研究假设,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并利用SPSS和Smart PLS进行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线学习的期望确认会影响大学生对在线课程质量的感知,在线课程质量会显著影响大学生在线学习的价值和满意度,而感知价值直接会影响在线学习的满意度。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在线课程的质量,提升在线学习价值,增强大学生在线学习的满意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公众满意度理论为基础,依据城镇居民需求,构建以制度环境、智慧文化、公众期望、质量感知及公众满意度为潜在变量的城镇智慧化服务满意度测评概念模型,进而建立9个研究假设和19个观测指标。选取广东乐从镇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分析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制度环境、智慧文化、公众期望和质量感知都是影响公众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且每个潜在变量的影响强度和影响路径不同,进而提出了健全制度体系、营造文化氛围与提高公众期望值和质量感知效果等提升服务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混合式学习以其能够促进主动和深度学习的优势,在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把握学生学习投入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影响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习投入的内外部因素.研究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与系统分析,结果发现:混合式学习背景下,学生整体学习投入为中等偏上水平,相对而言,学生行为投入较高,情感投入表...  相似文献   

12.
成人院校学生的生源差异以及学习需求多样化,对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出挑战,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一个热点。文章以商务英语核心课程"外贸单证实务"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实证研究。在前端分析基础上,尝试结合微课的优势和混合学习倡导的理念,从微资源整合和混合学习设计入手,构建微课的应用模式,并借助雨课堂平台,将这一模式应用于课程教学中,探索该模式的有效性。实践表明,该模式在促进学生知识习得、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甘阳 《海外英语》2012,(14):83-85,91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的混合式学习方法正日益受国内外教育的关注,混合式学习方法(Blended Learning)结合了基于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和以教师为协助者的课堂教学的优势。该文通过教学实践来探究写作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此次研究通过测试收集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接受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生通过写作课堂教学后在认知学术语言水平(CALP)方面优于接受传统教学法的学生。笔者期望本研究能对教师在日常写作教学中设计和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之一,成绩作为其效果表现之一成为研究热点.该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文献进行筛选与分析,从总体效果、学科、学段、实验周期、知识类型几个方面对混合学习的影响效果情况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1)混合学习对学生学习成绩具有中等的积极影响.(2)混合学...  相似文献   

15.
元认知策略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关键,而网络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渠道。基于此,以职教新干线为平台,设计了一学期的教学实验,以期以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结果表明,在空间课程资源共享、师生群组交流互动、空间作业以及课程考试等多元化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元认知策略培训有助于高职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collective case study of three blended courses taught by different instructors in a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with the purpose of identifying the different types of blend and how the blend supports student learning. Based on the instructors’ and students’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analysis of course outlines, two major principles,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differentiating the design of the three courses, are identified. The consolidation principle emphasises designing different types of activities for students to think again, so that their knowledge can be consolidated. The extension principle emphasises the extension of the space of learning and catering the diverse needs of students. There are also design principles commonly found, with the emphases on student autonomy, interaction and feedback, and the awareness of student diversity. The findings contribute to the design of blended learning, especially on how the face-to-face and online components can be combined.  相似文献   

17.
加里森等人提出的探究社区理论(COI)对深度推进混合学习有良好的指导作用。鉴于此,研究团队以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的某高校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专业2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混合学习环境下实施基于COI框架的教学存在、社会存在和认知存在三要素设计的辅导课程为自变量,主要考查该混合学习课程对学生的C语言程序设计学习成绩是否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探究社区理论的混合式辅导学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显著效果,也促进了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自主学习越来越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一直以来自主性作为适应时代发展的一种生存方式和能力,也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文章在调研通化市中学生音乐自主性学习状况的基础上,力求贯彻实施《音乐新课程标准》,通过对通化市中学生音乐自主性学习的现状研究与分析,提出制定音乐自主性学习的相关策略,为促进中学生音乐自主性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前,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已成为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自主性移动学习,有利于满足他们随时随地的学习需要,有利于帮助他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可以预测,以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为载体的知识学习将成为未来知识学习的发展方向。因此,文章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分析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更好地提高高校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方向,它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全面促进人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知识经济社会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课堂教学实际当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搭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