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课程倡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的正确导向”,“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心理学研究也告诉我们:积极的情感能产生情感驱动力,鼓舞人们去行动。“情动于衷而成于言”,小学生作文是挖掘儿童潜在的主观语言的外在表现,离不开情感这一因素。情感也就成为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催化剂”,是作文教学的“情商”。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在革新教法、更新手段的同时,应当重视小学生作文情感品质培养策略的研究,以培养小学生爱作文的良好情感品质。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并不仅仅是写文章的活动,它是写作个体体验生活、参与实践、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而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主观情感的创造性表述过程,只不过是借助语言这个工具“物化”在载体上罢了。小学生作文有别于作家的文艺创作,也不同于科学工作者的学术著述。说明白些,小学生作文属于“习作”范畴,是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应该有人“扶”,有人“导”,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期望太高,只要小学生能用自己的笔描述见闻、倾吐情感、悟谈感受、展开想像,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就好。为此,我们在开展“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的实验过程中,逐步实…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个人认识的情感和基础,是创造性的劳动,因此,作文应该是快乐的工作,小学生学习作文也不应例外。但是,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在多数学校里,小学生最怕上作文课,一看到教师出的作文训练题就发愁,常常问“写什么”、“怎么写”。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作文最为重要的是情感。他们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情感,拿起笔来感到有话要说,并且达到非说不可的程度,这才有可能写好文章。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才有可能文从字顺,内容充实,生动逼真。古人说“为情造文”,是很有见地的。“为情造文”即属于激情性作文。激情性作文就小学生来说,可分为四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作文不仅仅是写文章的活动,而且是写作个体体验生活、参与实践、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从而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主观情感的创造性表述过程。小学生作文有别于作家的文艺创作,也不同于科学工作者的学术论著,小学生作文属于“习作”范畴,是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应该有人“扶”,有人“等”,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期望太高。只要小学生能用自己的笔描述见闻,倾吐情感,畅谈感悟,展开想象,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就可以。为此,我以培养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为课题,进行了一些研究与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作文中发现,大多数作文单调乏味.内容干瘪,框架模式化、语言成人化,几乎千篇一律,情感不亲切、不真实、矫揉造作,难以写出真情、绘出童心、显露童趣、叙述童乐,这已成为小学作文习作的一个“瓶颈”。打破这个“瓶颈”单靠教材中安排、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经过反复历练,形成良好的动笔习惯,其最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爱心”,正确引导小学生在作丈中袒露童心、回归童趣,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是小学作文教学中永恒的话题。丰富的感情是作文的基础,有“爱心”的学生更能激发出丰富的情感和写作的灵感,这样写出作文才饱含真情,感动读者;一个感情非常平淡,缺乏“爱心”的学生是很难写出好作文来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心”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教小学生怎样作文时应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能够有“感”而“发” ,不能忽略小学生的情感世界 ;同时 ,教师还应启发学生表达前人没有表达过的情绪和思想 ,不能设“禁区” ,束缚小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8.
当前,小学生作文现状并不乐观。“写作难,难写作”是小学作文教学所面临的真实处境。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小学生们都感觉无从下手,无话可说。那么,如何使小学生们的写作思绪飞扬起来,内心渴望表达的欲望调动起来呢?笔者认为,只有依靠情感。由于受年龄的制约,儿童的语言思维总是与他们的内心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感的抒发和表达不仅丰富了作文的内涵,而且也凝结着小作者对生活、对事物的独特体验,因此,情感被视为写作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教小学生怎样作文时应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有“感”而“发”,不能忽略小学生的情感世界;同时,教师还应启发学生表达前人没有表达过的情绪和思想,不能设“禁区”,束缚小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10.
“绿色”即没有“污染”,自然天成。“绿色”作文就是抒真情,写实感,还作文以本来面目。作文应该是作者所见、所闻、所感的真实记录,是生活的真实再现,情感的自然流露与灵动反映。可目前小学生作文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是:一是苦于作文,烦于作文,或闭门造车或言之无物。为了完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作文教学有别于中学作文教学和成人写作。其重点是“习”,而非“作”。“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学习;复习;练习。就小学生的“学习”与“练习”而言,是一个不断改进、补充、调整、深化和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作文情感,形成良好的习惯、态度,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其主要途径是在反复多次的批改中推进。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如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神圣”得再也找不回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些陈词滥调的背后,是小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消退,真情失落业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痼疾。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要努力让小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作文要从“真实”起步,但作文仅做到真实还不够,还要有情感。用自己的语言来充分表达自己感受的才是好作文。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然而在评改作文时,我们总觉得有的作文写得很真实,基本上没有什么语病,但似乎缺少一种味道,实际上这种味道就是“情感”。缺少了这种“情感”,就好像生命缺少了灵魂,如何让学生的习作既有生命又有灵魂呢?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生今天作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对知识、思想、语文等方面的积累。”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看,作文是他们思想认识和文学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学生生活实践、情感体验以及思维和语言的综合表达。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把教会学生积累放在首位,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作文根基,增强学生的作文能力。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积累。”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生活是小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是学生奠定作文根基的基础。小学生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只…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普遍反映“作文难”,化解小学生的“作文难”自然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帮助学生突破内容关、语言关,尽管被大多数语文教师认为是化解学生“作文难”的正确思路,但是在传统教学环境下收效甚微。把多媒体应用于作文教学,为贯彻这条思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一、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好的文章是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学生在写作之前缺乏情感体念,没有表达的愿望,才会感到紧“张,作文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疲于应付的苦差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光靠谈作文意义等抽象道理很难奏效,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  相似文献   

16.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作文起步正是如此。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在低年级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却经常为小学生作文思路闭塞而犯难。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笔者提出采取“引”、“读”、“仿”三步曲来实现有效拓展低年级小学生的作文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一、造成小学生畏惧习作的成因浅探当前的小学生习作能力差强人意,笔者参加过几次小学毕业生调研考试的作文阅卷工作,在阅卷中发现乡镇小学毕业生的作文水平普遍不高,甚至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在平时的作文批改中,我们也发现小学生习作中一是假大空话多,二是胡编乱造多,三是情感虚假多。  相似文献   

18.
目前小学生作文存在种种“失真”的现象,失真的原因在于:社会现实的影响、迎合考试的定位、贫乏的日常积累.“真作文”指的就是有真内容、真情感、真过程的作文.进行“真作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丰富的阅读积累为“真作文”夯实基础,有趣的实践活动为“真作文”搭建平台,重在求真的评价为“真作文”指引方向,优化的作文命题为“真作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陈怡 《辽宁教育》2013,(12):59-60
目前小学生作文存在种种“失真”的现象,失真的症结在于:社会现实的影响、迎合考试的定位、贫乏的日常积累。“真作文”指的就是有真内容、有真情感、有真过程的作文。要克服学生作文中的“失真”现象,进行“真作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丰富的阅读积累为“真作文”夯实基础,有趣的实践活动为“真作文”搭建平台,重在求真的评价为“真作文”指引方向,优化的作文命题为“真作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快快乐乐教作文,是所有语文教师的追求;快快乐乐学作文,是所有的孩子的心愿。如何在课程改革的作文教学中,加强作文教学训练,让全体学生能写会写,大面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激发学生的作文情感,培植作文自信心赞科夫说过:“只有学生在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理想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感情的词语。”情感是作文教学的发动机,作文者“情动而辞发”,如果学生对所写的事物无动于衷,就无法写出有真实情感的文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