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帝”在殷周为帝礼,又做稀,是殷人的一种祖先神崇拜。这种稀祭,实为“以柴祭天”,即燎祭,能够享受这种祭祀活动的人方可称为“帝”。司马迁作《五帝本纪》来记述传说中最早的五位帝王,并将其列为《史记》首篇。作为五帝之首的黄帝因其功绩,而受最崇高的稀祭,被整个中华民族尊奉为共同的始祖。  相似文献   

2.
【黄帝与皇帝】黄帝姓姬,为轩辕氏,相传他是4000多年以前,我国黄河流域一位有名的部落首领。其部落与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下来,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成份,黄帝后来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皇帝是指“三皇”与“五帝”的合称。秦朝赢政统一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过了三皇与五帝,便自称“始皇帝”;因而“皇帝”是指历代封建王朝的君主。【州与洲】“州”与“洲”都可以指一定的区域。但  相似文献   

3.
人们历来把传说或神话中炎帝、黄帝当作正统尊奉为祖先,而把全尤作为犯上作乱的叛逆加以贬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不应对炎、黄、全尤分褒贬《列子·黄帝篇》载:“黄帝与炎帝战于版泉之野。”《淮南子·兵略篇》云:“炎帝为火灾,故黄帝推擒之。”《史记·五帝本纪》曰:“量尤作乱一不用帝(黄帝)命。于是黄帝征师诸侯,与量尤战于琢鹿之野。”《孔子三朝记》云:“黄帝杀之(量尤)于中冀。量尤肢体身首异处,而血化为卤,则解之盐池也。因其尸解,故名其地为解。”北来沈括《梦溪笔谈》谓“解州盐泽,卤色正赤,俚俗谓之‘量尤…  相似文献   

4.
每当说到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人们总是念念不忘炎、黄二帝。因此,无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华人,还是侨居在异国他乡的华侨、华裔、都自称是“炎黄子孙”。其实,还有比炎、黄更早的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那就是被誉为“人文始祖”的伏羲。由于传说伏羲“蛇身”或“龙身”以龙为尊,因此所有的华人又都自诩为“龙的传人”。伏羲,原来是神话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创始人。对此,先秦文献就有记述。汉代一些史书把他纳入历史序列,举为“三皇”之首、“五帝”之先。唐代史字家司马贞为《史记》补写“三皇本纪”,确立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首席地位…  相似文献   

5.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涿鹿,就是位于桑干河流域的河北涿鹿,即“涿鹿之战”发生之地。根据徐旭生的考证,蚩尤“为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接界处的一个氏族”,结合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分析,认为包括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大司空村类型在内的仰韶文化,它们可能都是同一个氏族——炎帝神农氏的遗迹,而仰韶文化大司空村类型当为蚩尤遗迹。根据苏秉琦的认识,红山文化有可能是黄帝轩辕氏的遗迹。考古资料显示,桑干河流域的若干古文化遗址,存在有红山文化层叠压在仰韶文化层之上的现象。这表明了在桑干河流域一带,出现过红山文化取代仰韶文化的事实.推测即与黄帝战胜炎帝的传说历史相关。  相似文献   

6.
知识宫     
知识宫中国的金字塔你知道吗,在中国也有两座金字塔:一座位于山东曲阜城东4公里的少昊陵,另一座在吉林集安县城东7000米龙山山麓的将军坟。少昊是黄帝轩辕氏的儿子,即传说中三皇五帝的五帝之首,因以五行之首的“金”象征其功业,也称“金天氏”。陵始建年不详,...  相似文献   

7.
新龙县藏历“十三”年节在康巴藏区的节日习俗中是最具代表性的,关于“十三”年节的由来传说较多,笔者将这些传说进行整理,认为“十三”年节表现出了当地民众对于祖先的崇拜和祭祀。  相似文献   

8.
祖先的传说记中国神话大型木浮雕展览最近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展出了以“祖先的传说”为主题的中国神话大型木浮雕,浮雕的主创人王星泉先生是我国资深工艺美术专家,王先生历经数十年的采集、编选、整理,从民间选出286个神话故事。这次展出的是表现45个神话故事的9...  相似文献   

9.
论述明以前云南永昌地区的诸葛武侯遗迹和庙宇。从诸葛武侯南征史实、传说和遗迹的产生,永昌地区的遗迹、传说和武侯祠等方面进行讨论,认为明代永昌地区的武侯遗迹、传说和庙宇的出现,是明朝统一永昌地区后,当地民众与明朝统治者相互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史记·五帝本纪》以来,研究炎帝、黄帝的文章、著作层出不穷。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华人处处说炎黄,共尊炎黄为祖先。炎黄已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之象征。我国古代原始群的社会状况,十分渺茫和遥远。氏族社会中则有许多神话和传说人物,徐旭生先生称之为“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所谓的古代“五大民族”族团也形成于这个时期。文献记载的悠久、丰富、灿烂文化,也多产生于这个时期。因此,新石器时代是古史的内涵宏富时代,也是华夏及四周诸族民族凝聚力产生、形成的时代。旧石器时代末与新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记载了上古祖先在强大自然前的崇拜。这种自然崇拜反映了上古祖先心中对那种客观不存在的力量的幻想,这就是我们后代所谓的"神"。这些自然崇拜的过程也成为中国神话传说的源头。  相似文献   

12.
河洛地区生动的黄帝传说,密集的仰韶文化遗址和丰富的文化遗存,是该地区十分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使河洛地区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和文化旅游的圣地,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华文明起源问题和人民群众获得历史知识及增强爱国热情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3.
巴蜀古代神话传说,是巴蜀先民们最早的口头创作,显示了巴蜀人的文化特征。它们以文化积淀的方式一代一代传递下来,不仅给诗仙李白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且以它们朴实的道德观、价值观和独特的审美角度,唤起李白无限的暇思,构筑起李白瑰丽的浪漫诗境。  相似文献   

14.
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民间风俗。江西乐安流坑村是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族组织,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祠堂祭祀习俗和历史文化遗迹。流坑的祠堂祭祖分为季祭、节祭和生辰忌日祭等。这些祭祀活动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敬宗收族的宗法思想以及政权与族权相结合的宗法特征,对巩固家族组织和宗族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星堆金杖“鱼鸟图”——华夏古老神奇的“鲲鹏之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星堆出土的金杖上的“鱼变鸟”图,是氐羌先祖承继的昆仑神之一,它在三星堆中出现,证明三星堆人为氐羌后商之夏族团。  相似文献   

16.
濮人是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群体,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是古代濮人的重要聚居区,位于滇西澜沧江西岸的德斯里是云南濮人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濮人在此繁衍生息,我们除了通过当地的原始文化遗迹及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加以考证外,还可以进一步从当地的风物、传说等方面加以求证。  相似文献   

17.
上古先民初始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知识传播是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历史教育传统的萌芽和源.头。原始的历史教育以口述寓含先民原始历史观念的历史知识为手段,以反映远古祖先生产生活情形和体现与大自然或其他威胁作斗争的历史神话传说为主要内容,它具有传承历史知识、继承发扬祖先优良传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励先民精神意志的教育意义。这种原始的历史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文献记载与考古出土文物两方面显示,古蜀族与彝族有亲缘关系,三星堆文明是彝族祖先的一个支系创造的。  相似文献   

19.
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生活着多个不同的部族,也存在着无数传说中的始祖和部族英雄。夏商周三代的"天帝观"揭开了传说向历史转化的序幕,也为后代五帝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之际的五行文化与五方观念催生了以太暤、炎帝、黄帝、少暤和颛顼为核心的"人神合一"的五帝系统。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选择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作为五帝,明确其"血缘关系",将他们从传说时代的部族始祖和英雄完全转变成人间圣王,最终完成了五帝系统的定型。  相似文献   

20.
从西周到春秋,中国哲学思想中已经形成了十分明确而清晰的恒常性观念,这一观念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原则或法则,这些原则或法则是稳定甚至不变的,而为了证明这些原则与法则的稳定、不变性,当时的人们发现可以诉诸历史经验或诉诸历史典籍,由此遂形成了相应的经验意识和经典意识,久而久之,这些意识形成为一种强烈的传统,并由此催生了先王观念、始祖情愫、尚古意识以及远古传说。春秋时期各国君主动辄引经据典,以及孔子推崇周代,墨子崇尚夏代,而老子喜好远古时期的小国寡民等思想行为,均植根于当时已经形成的经典意识和尚古观念。这一文化传统对后来的中国哲学思想乃至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