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昆明市服务外包产业前景看好,虽有挑战,但优势也很明显;应当抓住时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多轮驱动等原则,做好昆明外包的产业定位与选择。此外,还需要在多方面努力,如:设立昆明市服务外包协调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设立服务外包发展专项资金;完善服务外包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建设服务外包示范企业和园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完善人才保障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等。  相似文献   

2.
宁波市服务外包从2008年开始起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植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宁波服务外包产业的后发崛起。宁波在服务外包业务量、认证企业数量、人力资本成本和供给等方面相比杭州、苏州等示范城市尚存在一定差距。应继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实施大中小企业并重发展、建立多元立体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体系等提升宁波服务外包的承接能力。  相似文献   

3.
宁波市服务外包从2008年开始起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植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宁波服务外包产业的后发崛起。宁波在服务外包业务量、认证企业数量、人力资本成本和供给等方面相比杭州、苏州等示范城市尚存在一定差距。应继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实施大中小企业并重发展、建立多元立体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体系等提升宁波服务外包的承接能力。  相似文献   

4.
发展服务外包不仅可以促进海南省服务业本身优化和升级,而且对海南省整体经济发展也非常重要,但海南省服务外包产业起步晚、企业数量少、业务规模小等问题突出。对海南服务外包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认为应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支持与引导,强化产业园区建设与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服务外包产业近两年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在产业发展规模、园区建设、业务类型及中高端人才培养和储备等方面都与先进省市差距较大。人才是制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瓶颈。政府加大政策和财政扶持力度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政府应搭建服务外包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协调学校、企业、培训机构合作培养人才,把“引进来”与“送出去”结合起来。开发服务外包人力资源。同时注重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外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其中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符合本区域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产业群集聚模式下的组团发展,梳理清楚服务外包产业群集聚效应的内涵、中央地方两级政策支持力度的核心以及概括出皖江城市带服务外包产业聚集效应从培育产业、改善环境,产业内外部制约和城市规划等四个角度去改善集聚为最终落脚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缺乏,尤其是物流服务外包人才。现有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因缺少政府的支持而没有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政产学用协作创新物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既有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也有企业在教学资源和师资上的支持。提出以服务外包政策为导向、高校自主创办服务外包企业、建立职业本科和职业硕士等具体的物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服务外包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变革,服务外包企业对人才需求日益扩大。面对当前各院校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与双语教学等方面阐述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正在成为国内一些城市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措施。地方政府在发展服务外包业方面要注重政策选择,重点做好服务外包业发展规划及政策制定、建设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建立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保护体系、成立第三方服务机构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创业政策还存在政策目标定位存在偏差、政策内容和结构缺乏系统设计、政策重点不突出、政策落实难度较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创新思路,应该从支持创业促进就业向支持创新引领创业方向发展;从支持创业企业向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从支持生存型创业向支持机会型创业发展;从支持创业后期向支持创业前期发展。同时,在加强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平台建设、构建组合政策体系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实现大学生创业政策转变,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  相似文献   

11.
对全球和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态势的分析显示,安徽省医疗器械产业存在下面问题:企业规模小,产品层次低;技术创新少,引领能力弱;产业配套没跟上,孵化效应没显现;人才匮乏,扶持乏力。为进一步促进安徽省医疗器械产业健康发展,应在产业定位、支撑体系建设、政策保障、创新驱动等四个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对于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解决就业问题以及形成新的出口支撑点有重要意义,但是存在人才瓶颈、企业规模小、商务成本高以及整体品牌形象不强等问题。要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离岸外包与在岸外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给予政策扶持,打造并擦亮"江苏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3.
邢台市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结构调整、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等突出问题,必须予以包括融资在内的各种支持和扶持。邢台的各商业银行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以小微企业客户市场为导向,通过营销理念、金融产品、内部机制、人才团队等策略创新,构建面向小微企业的‘银企合作共赢”的创新体制。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期间,苏州将重点发展服务外包业,"以产业集中、特色鲜明的服务外包集聚载体建设为关键,以软件开发、研发设计、动漫创意、物流/供应链管理、金融后台服务、生物医药研发等外包业态为重点,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面向服务外包行业,顺应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链人才需求,探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架构和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5.
陈钰 《高教论坛》2014,(10):37-40
深入分析了高校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高职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统筹规划信息服务外包人才的课程体系,搭建政校企合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探索以真实的职场环境、真实企业项目、真实职业角色、混编校企师资团队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兰州理工大学—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为例,从区域的视角研究甘肃高校地方研究院的建设特点。通过研究发现,地方研究院在建设与运行方面进行了多方位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地方研究院紧密结合区域产业规划,研发和服务定位精准,但研究院的定位和运行机制具有一定的时期性,不能很好适应市场和企业的发展需求。地方研究院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支撑,为科技成果转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人才队伍缺乏,难以形成核心技术,成果相对落后。有鉴于此,为有效推进西部高校地方研究院的工作,应进一步创新完善研究院的建设与运行机制、建立适宜的人才引进和稳定机制、在重大项目上寻找新的共同合作点和突破口,更好发挥研究院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重庆服务外包企业调研数据的总结和分析,找出了重庆服务外包产业人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重庆服务外包人才的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