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余婷 《新闻实践》2009,(9):29-30
2009年,报业举步维艰.作为日报补充的全球著名新闻周刊也面临重重危机,美国<时代>周刊被迫推出网络定制服务,<新闻周刊>拟转向高端读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沦为月刊.与此同时,其竞争对手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广告和发行业绩却独树一帜,依然立足于以出版纸质杂志为主,对数字媒体从不热衷.本文拟探讨新闻周刊困境下<经济学人>的突围策略.  相似文献   

2.
《青年记者》2006,(13):9-10
何谓电子杂志 所谓电子杂志,就是通过数码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电子手段,以杂志的形式呈现,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的新型媒体介质。目前来看,电子杂志有两种,一种是有平面载体的杂志,另一种是没有平面载体的、纯粹的电子杂志。前者是传统纸质杂志的电子版,后者则是一个全新的媒体形式。大量图片、音乐、Flash动画甚至视频的穿插应用,使得电子杂志与传统杂志相比具备了更多元的表现形式,并且省去了传统杂志巨大的纸张和印刷成本。这种新型出版物就其内容而言,也具有上述纸质杂志的属性,是有固定栏目、按顺序连续出版的刊物。但是,由于它借以存在的载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不再是普通的凸版纸、胶版纸,而变成了磁盘或光盘,这就使得电子杂志与一般的纸质杂志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杜都 《出版广角》2015,(11):26-28
从全球范围看,传统出版媒体融合普遍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使用技术手段对内容进行改造的数字化过程;第二阶段为纸质媒体与数字媒体的联动发展过程;第三阶段为出版流程重构和新媒体出版物迅猛发展的媒体融合过程.在媒体融合时代,大型互联网公司向出版业跨界袭来,小型技术公司通过出版模式的创新以及互联网用户理念、营销手法的升级也占据了一定的出版市场.美国的出版社如何应对,又对我国的出版有何启示,本文进行了相应的调研,从用户、内容、营销、技术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面对数字时代的挑战,美国纸质杂志(或者说杂志纸质版)已经丧失了它的活力,这样的“定论”显然为时过早.但不可否认,杂志内容的新媒体化已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与传统的纸质版相比,如果网络媒体是一种进步的话,那么网络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相比,又显得有些传统了.鉴于美国杂志出版领域的巨大变化,美国杂志出版商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Magazine Publishers)早在2009年就已更名为“美国杂志媒体协会” (The Association of Magazine Media)  相似文献   

5.
电子杂志的出现对纸质媒体所引发的恐慌被人们仓促地放大,两者之间所谓对抗和敌对关系其实是虚拟的。在可预见的未来,纸质杂志以其阅读情境及人们对印刷文字的认可,固守着它不可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停出纸质版是否有普遍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起,<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以下简称<箴言报>)将放弃印刷媒体,主要靠网络版形式供应读者新闻同时出版周报,成为美国首家以网络版替代纸质版的全国性日报.在网络媒体不断兴盛和纸媒日趋下降的发行量之下,美国不少学者早就发出纸媒消失的"警告".  相似文献   

7.
2009年,报业举步维艰,与此同时,全球一些著名的新闻周刊也面临重重危机.美国三大新闻周刊--<时代>、<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遭遇广告和发行量双下滑,<时代>被迫推出网络定制服务,<新闻周刊>拟转向高端读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变为月刊.而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广告和发行业绩独树一帜,成为当今世界少有的依然立足于以出版纸质杂志为主的新闻周刊.本文拟探讨新闻周刊困境下<经济学人>的突围策略.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发展的瓶颈及出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网络为发布平台的电子杂志,又名数字杂志,是目前中国领先全球的一项新型产业.根据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发布的<中国数字杂志市场发展趋势及广告价值探讨>显示:2005年全国数字杂志的用户总数已达2000万,总的发行量达3.6亿,广告收入已有2000万元.这种电子杂志,不同于以往的电子杂志,是一种多媒体、互动性的电子杂志.这样一种电子杂志的特点是什么?目前它的发展瓶颈及其出路是什么?本文将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积龙 《视听界》2006,(2):75-77
对于媒介世界而言,任何一种重大媒介技术的发展都意味着相当大程度上媒介利益、媒介关系和媒介经营理念的重构和再造。由于互联网的兴起,2005年对美国媒体来说是纵横捭阖、博弈与消长共生的一年。2005年7月至8月间,美国商业媒体责成美国媒体市场权威专业调查机构福特斯调查公司,对美国主要媒体和公司的商贸营销进行市场调查,在867份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CNN、《时代杂志》等主流媒体在内的21种产业领域答卷之基础上形成了市场调查报告。商贸营销是指大中小企业、零售批发商、大小办公机构和物流系统进行的市场售买与开发行…  相似文献   

10.
前言 2006年艾瑞咨询集团发布了<2005年中国数字杂志研究报告>,从中国数字杂志的发展过程、杂志分类、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数字杂志用户规模、市场规模、广告收入等方面对电子杂志市场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协会杂志(Association magazines),顾名思义,就是由协会主办和编辑出版,在协会成员中发行的杂志.美国一些著名杂志就属于协会杂志,比如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的<国家地理>、美国退休者协会的<现代老年>、美国读者文摘协会的<读者文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005年6月,美国斯特拉顿出版公司安德罗萨研究基金会发布了由美国协会出版物协会、St.Croix出版社和斯特拉顿出版公司共同完成的"2005年度协会杂志出版基准研究报告",这是自1998年以来第二次发布类似的报告.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2月15日,杨澜的电子杂志<澜LAN>上线;2006年4月16日.徐静蕾的<开啦>开张; 2007年1月25日,陈鲁豫的<豫约>首发.三位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涉足电子杂志,似乎为电子杂志的命运提供了历史性转变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从2009年3月开始,继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落基山新闻>和<西雅图邮讯报>宣布放弃出版纸媒后,又一家"百年老店"<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4月份也宣布放弃出版纸质报纸,只保留网络版形式供应读者新闻,<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成为美国首家以网络版替代纸质版的全国性日报.  相似文献   

14.
王积龙 《出版参考》2007,(8S):30-30
美国出版传媒巨头2007年以来的并购已经脱离了早期初级目标的阶段,成为经过多次并购后的重新市场定位。现在,美国大的出版传媒巨头,从报纸、杂志一直到互联网、移动媒体,几乎已经覆盖所有的出版业,他们现在并购的目的为了获得信息产业中增值最陕部分的利润,同时也要在相同竞争领域获得全面优势,把对手市场压制住,成为龙头老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纸质媒体如何跨越寒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夫 《传媒》2005,(11):50-52
在眼下"唱衰"纸质媒体出版业,并非耸人听闻. 最近的市场信号来自于北美.北美是全球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而一进入2005年,北美报业市场就出现了近10年来发行量最大幅度的下滑,美国发行量排名前20的各大报纸发行量平均下降1.9%,有的老牌报纸,如<达拉斯晨报>发行量在半年中竟然下跌了12%.  相似文献   

16.
李闯 《传媒》2007,(3):69-71
都是网络惹的祸 2005年,中国报业近20年来首次遭遇增长低于GDP,人们将造成这种现象的绝大部分原因归结为网络媒体发展带来的冲击.2006年,鉴于几部美国电视剧(以下称美剧)的流行,特别是近三年来美剧P2P传播逐渐升温至异常火爆的现象,12月份的<三联生活周刊>在其<〈越狱〉的中国隐秘流行>特别报道中认为,美剧的这种传播方式是"这个时代媒体剧变的迹象",互联网对电视媒体的冲击也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7.
PRIMEDIA是美国首屈一指的传媒集团,2005年的总收入达9.9亿美元.公司业务包括印刷媒体、网络媒体及其他多种电子出版物等,同时也为业界提供高效的广告发布和市场营销方案.其中,"爱好者传媒"产品线有120多种消费者杂志及其各自的网站、90多个活动、11个电视节目、600多个品牌产品等,还有著名的About.com网站.其最为著名的杂志品牌有<机车趋势>、<车轮传奇>、<自制纪念品>、<淡水钓鱼>、<动力摩托艇>、<高速马力>、<滑雪爱好者>和<音响天书>等.由于其爱好者杂志类型众多,专业性很强,细分程度高,定位准确,又采用跨媒体的经营方式,从而使公司成为美国排名首位的专业兴趣类杂志出版商.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WEB2.0时代的到来,电子杂志迅速脱颖而出,成为新型的网络传播媒介。从2005年开始,上百家企业和公司纷纷涉猎电子杂志出版,除了由几大时尚类纸媒杂志支持的《爱美丽Me》、《男人志Wo》、《时尚炫妆》、《瑞丽网刊》等点击率较高之外,其他电子杂志都是惨淡经营,经过一阵兴起风之后草草收场。但与此同时,由名人出版的个人电子杂志相继出现,尤其是今年更是纷至沓来,大有加强之势。作为传播  相似文献   

19.
陈博  谈鲲 《出版参考》2017,(11):50-52
对于出版业自媒体来说,它首先也是媒体,因此传统纸质媒体的内容质量管理方法,对其内容管理有相当的可借鉴之处;同时,它又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故而内容管理上又带有鲜明的互联网印记,比如用户思维.二者兼顾,方能做好自媒体的内容管理.  相似文献   

20.
赵金 《青年记者》2008,(13):48-52
<美国传媒体制>对中国媒体生态建设的借鉴意义 赵金(以下简称赵):辜总编,您好!您于2002年出版的(<走进美国大报>(简称<走进>,下同),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反响,后来又多次再版或修订,还被台湾购买版权在台湾、香港、北美等地发行繁体字版.这部<美国传媒体制>(简称<传媒>,下同)必然也包含报纸,与前部著作有很大区别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