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当今电视事业已步入多元化、立体化的时代,即在同一空间有多套电视节目通过多种形式同时播出,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三者共存,混合覆盖。比如,在一个地区,过去只能收看到中央台、省台,以及本地无线台共3套电视节目,现在,通过有线电视联网则能收看到近20套节目。在这场激烈的电视竞争中,地方无线电视台由于受到传输方式、地理位置、频道节目设置等方面的限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树立危机意识 全面提高收视率大连电视台副台长徐福达树立危机意识全力争夺观众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无线电视频道增多,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迅速兴起,录像带和激光影碟等发行量激增,对无线电视形成了莫大的冲击,使无线电视与其它媒体的竞争、无线电视台之间的...  相似文献   

3.
有线电视论     
有线电视论高述贤,贾思源当无线电视迅速拓展空间、卫星电视正在把地球逐渐变小的时候,有线电视的传输电缆也悄悄地挺进千家万户,并以令人惊奇的面孔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风姿。走出误区准确定位就世界范围而言,由于需要大量的经费,有线电视的发展并不是很快的,除了经济...  相似文献   

4.
贾鹏  何芳 《新闻前哨》2006,(7):50-50
电视从传统的无线电视发展到现在的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数字电视,业已成为现代社会最有影响力的传播方式之一。然而,这个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传播方式却在日益兴盛的网络传媒业冲击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异军突起的有线电视同无线电视一样,是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喉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有线电视的地位、性质、功能、作用决定了它在宣传上同无线电视宣传的许多共同性。由于有线电视自身具有不同于无线电视的特点,因而又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与魅力。笔者愿就正确认识有线电视的特性和充分发挥其优势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新闻宣传的广泛性有线电视不同于无线电视,它是通过线路联成的地面网络,传输信号、传递范围完全受网络控制(即是个别地广人稀区域采用卫星传输,也可通过加密措施形成独家网络)。这种…  相似文献   

6.
有线电视在21世纪可能成为广播电视的主要播出方式,而无线电视的重要性可能下降。我国的有线电视是从1973年起进入实用阶段的,80年代初,由于政策的鼓励,有线电视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技术上也有长足进步。进入90年代,国务院正式将有线电视划归广播电视部管理,我国有线电视从此结束了自发建设的阶段,进入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按章建设、依法管理的有序轨道。在技术上,也从改善收视质量为主过渡到传送无线电视节目和自办有线电视节目相结合的有线电视广播系统,从隔频传向邻频传输系统发展,采用新技术,向多功能服务方向发展。在今后几年内,我国的有线电视用户将以每年增加500万以上用户的速度发展,很可能迅速建成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有线电视网。  相似文献   

7.
陈兰 《新闻前哨》2005,(8):11-12
近年来,随着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的发展,有线电视与无线电视的重复覆盖、各卫星电视台的交叉覆盖以及潜在的境外电视的进入,使得电视唯我独尊、高枕无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电视的传播霸主地位或者说电视台、电视频道的“权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电视正在进入一个弱肉强食的竞争时代。全国数以千计的频道,每天数以千计的节目小时,使电视成为一个庞大的超级市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电视要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成功,就要走品牌经营之路,而明星制是打造电视品牌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有线电视经历了几年令人惊讶的迅猛发展之后,显然不再是无线电视的“延伸和补充”,这已是事实.但有线电视与无线电视并存而导致的包括自办节目在内的竞争和由此产生的困惑却一直伴随着有线电视的成长.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有线电视台自办节目的特点是什么;二是频道资源与自办节目的关系。本文试就这两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认识。一、关于有线电视自办节目的“特点”问题在自办节目的实践中,有线电视一直力图追求一种与无线电视不同的独有的“特色”和“风格”,在理论研究中,我们也在为有线电视的“特点”寻找依据,并提出…  相似文献   

9.
有线电视的定位李文明有线电视的准确定位,主要取决于它同无线电视之间的差异。有线电视与无线电视的最大差异在于“窄播”(Narrowcasting)与“广播”(Broadcasting)的不同。鉴于有线电视的“窄播”性质和独特优势,人们才倾向于认为有线电...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有线电视的问世,不仅提高了无线电视节目的收视质量,而且因为其丰富的频道资源、众多的自办电视节目和卫星电视的落地改变了人们对电视频道的理解。电视观众对频道的认识不再是数字和电视台的简单叠加,数字已经和电视台分离,数字已经演变成电视观众通过遥控器搜索电视频道的代码。当电视观众惊呼电视频道多得目不暇接时,电视从业人员也开始感觉“电视频道时代”已经到来,因为以前的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成频道之间的竞争了。于是频道专业化的问题也提上了议事日程。1999年无锡市广电集团成立时,整…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1920年,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匹兹堡市开办了KDKA电台,从那时算起,广播电视的发展史还不到一百年。然而在这不足百年的时光中,全球的广电事业经历了无线广播、无线电视、有线电视以及卫星电视构成的数字化覆盖、信息化服务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丰富而又多层次的传媒体系。纵观这部发展史。科学技术一直  相似文献   

12.
有线电视特点很多,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这里主要谈谈对办节目关系密切的几个特点。第一,有线电视与无线电视具有同属性。作为新一代大众传播媒介,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在社会政治属性和其他功能方面没有质的区别,要发挥好喉舌作用、导向作用以及信息传播功能,其主渠道便是新闻节目。所以,有线电视也要以新闻立台。问题并不在于办不办新闻节目,而是在无线电视新闻节目长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有线电视的国家。自1949年有线电视在费城西面的一个山村问世以后,经过半个世纪,今天,美国的有线电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征。考察美国有线电视事业发展的特征,对于认识、把握和规划正在成长中的我国有线电视事业,不无参考价值。第一,与美国的三大无线电视网络相比,在节目构成、编成思想上,三大无线电视网络是超越视听对象年龄、性别、职业等的不同,以尽可能确保多数视听者为目标,综合编成多样化的节目。有线电视网络则是为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视听者,分别提供各具特色领域的…  相似文献   

14.
沿海城市有线电视节目发展初探汕头有线电视台黄汉东传播技术的每一项突破总要引起新闻媒介爆发出革命,广播技术的出现打破了报纸一统河山的局面;电视技术的发明使人类迎来了电视时代,电视成了现代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的兴起,将再次改变整个新...  相似文献   

15.
抓好队伍建设 促进有线电视事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线电视的发展从一开始就面临卫星电视、无线电视以及电子媒体等方面的多重压力。电视作为高科技的信息产业,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谁拥有人力优势,谁就拥有发展优势,谁就会在本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行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有线电视能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更大的发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关键也在人。诞生于改革大潮中的山东有线电视台,创建仅3年多的时间,现已拥有4个专业频道,每天播出节目90小时,省内各地市用户达400万户。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山东有线电视台根据省广播电视厅的…  相似文献   

16.
现在有些地方有线电视与无线电视分开经营,有些地方以广播电视公司形式合并经营,但无线播出大都不被重视,经营者都认为反正市内大部分都安装了有线电视。无线播出是不是真的没有发展空间了?笔者专就无线电视作为一种独立产业进行如下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有线电视自办节目兴起之后,电视媒介从此便不再平静。有线电视节目的发展促进了无线电视的进步。与此同时有线、无线电视在竞争中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矛盾。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新课题。国内学术界在这方面的探索普遍局限于对有线电视自办节...  相似文献   

18.
加强有线电视管理促进有线电祝健康发展邵士宽有线电视事业正蓬勃发展。据统计,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2500多万户,安徽省有线电视用户已达60多万户。有线电视具有节目容量大、传输质量高、抗干扰性能强、功能较多等特点。它是继无线广播、无线电视、有线广播之后又...  相似文献   

19.
香港的电视,可以说无线电视公司和亚洲电视公司是以精取胜,他们以制作精良的节目播出图像清晰,颜色柔美的画面,来赢得观众的收视;而另两家同样是商营电视的有线电视公司和卫星电视公司,则是采取以多取胜的方法。即以很多的频道,很长的播出时间,来满足各方面人士的需求,从而同样赢得了观众的收视。  相似文献   

20.
有线电视的兴起和发展,给无线电视带来了冲击和压力。如何看待这股冲击和压力,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如何协调发展?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此做点粗浅探讨。一、正确认识有线、无线电视网的关系1、同属性。有线电视是广播电视传播技术在现代高科技作用下的重大发展。在技术领域中,有线、无线是承因伸延和革新完善的关系;而作为服务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