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软科学》2018,(6):129-133
以京东某品牌手机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线性模型,结合新产品扩散理论,对消费者产品评论和微博口碑在新产品扩散过程中的动态对比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新产品扩散的过程中,微博口碑数量对新产品销量的影响呈右偏的倒"U"形关系,而效价无显著影响;对于消费者产品评论,随着新产品的扩散,数量对产品销量的影响逐渐增强,达到一定程度后迅速减弱又逐渐增强并趋于稳定,效价的影响呈右偏的倒"U"形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线商品评论对产品销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健 《现代情报》2012,32(1):164-167
作为一种新型的口碑传播方式,在线产品评论成为了消费者和商家了解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最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在线产品评论哪些因素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对产品的销量产生多大的影响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在线手机评论研究发现,"在线评论数量"、"商品的关注度"对在线手机销量有显著性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评论的时效性"和"顾客认为评论的有用率"对手机的销量也有非常重要的显著性影响,而"评论的正负情感倾向性"等对产品的销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扬  严建援  冯淼  李凯 《软科学》2020,34(1):51-57
通过引入中关村在线消费者关注指数,结合手机评论和论坛发帖数据,构建PVAR(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在线评论、网络论坛对消费者产品关注的动态影响以及两种口碑类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在线评论数量对消费者产品关注有正向影响,网络论坛数量虽不直接影响消费者产品关注,却对在线评论数量存在正向影响。网络口碑间的相互作用在强度上虽不及自身的动态影响,但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商务中在线评论的广泛应用,消费者购买决策越来越依赖于此,这意味着在线评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然而,随着在线评论的发展,鲜有学者全面分析在线评论特征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综合提炼出在线评论特征,对其进行数据挖掘,以研究在线评论特征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且利用xg Boost算法和F值度量法,对乳液产品的评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发送者可信度、评论数量、评论形式、评论效价、接收者专业性、接收者卷入度等评论特征均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  相似文献   

5.
沈璐  庄贵军  姝曼  滕文波 《软科学》2014,(11):103-106
以SNS中企业与消费者互动情境下产生的外生口碑为研究对象,将口碑传播视作信息处理的结果和细分口碑传播的行为维度,探究信息特征对口碑发布行为和再传播行为的不同影响。对调研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趣味性对两者均有促进作用,临场感仅对口碑发布行为有促进作用,但信息性对二者均起抑制作用;不管对应的产品卷入度如何,临场感的影响效果无显著差异,但信息性对评论的抑制作用随卷入度的增强而增强。  相似文献   

6.
以消费者感知有用性为中介变量,探讨在线评论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根据"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引入认知需求作为调节变量,研究认知需求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线评论质量、效价、消费者信任倾向、评论者专业性通过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影响,消费者认知需求对评论质量、评论效价与评论者专业性与感知有用性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而对在线评论数量与感知有用性之间的关系无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情景模拟实验,探索了产品满意度、评论动机及评论特征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潜在消费者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品满意度显著影响评论动机,非常不满意与比较满意情景下的评论动机无显著差异;评论长度和评论性质与个人娱乐、社会义务及关心其他消费者三个动机显著相关;评论性质、评论一致性和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潜在消费者对评论的道德感知。  相似文献   

8.
严建援  张丽  张蕾 《情报科学》2012,(5):713-716,719
从在线评论文本内容的视角出发,通过中国大型B2C电子商务网站的221个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在线评论内容对评论有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评论深度越深、越客观、传达越多产品实物与网站描述是否相符以及产品特性的信息,则评论有用性越高;而评论内容中表述越多的个人喜好和感受反而评论有用性越低;评论传达的情感强度与评论有用性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单春玲  赵含宇 《软科学》2017,(4):108-111
从消费者态度矛盾性视角,依据ELM模型研究消费者自身矛盾态度与网络口碑之间的交互机制.通过两阶段实验研究发现,消费者的矛盾态度稳健地调节着消费者对外界信息的处理.具体来说,网络口碑的评论质量和评论数量对消费者态度的改变具有显著影响;高矛盾消费者受评论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即高矛盾者主要沿着中心路径改变态度;低矛盾者受评论数量的影响较为显著,即低矛盾者主要沿着边缘路径改变态度.  相似文献   

10.
宋晓晴  孙习祥 《现代情报》2015,35(1):164-169
网络零售环境中,在线评论对产品销量和消费者购买决策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对在线评论的内容和范围做出明确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消费者采纳在线评论意见的3个方面:有用性、可信度和其他调节因素,得出评论有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量、长度、星级、语言风格和内容离散度、内容一致性等,评论可信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价、论证质量、评论人可信度和评论人的专业度等,调节因素则主要为消费者已有信念、介入度和文化因素.最后,提出值得未来研究深入探讨的在线评论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1.
魏华  高劲松  万辉 《情报科学》2020,38(5):161-168
【目的/意义】在线评论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探索电商平台消费者绿色产品在线评论信息采纳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挖掘在线评论的商业价值、促进绿色产品的消费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TAM和ELM为理论基础,结合社会环境因素和消费者个体特质因素,构建电商平台消费者绿色产品在线评论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评论质量和社会影响均对感知评论有用性产生正向影响,评论源可信度与感知评论有用性的关系不显著,感知评论有用性和社会影响又对评论采纳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产品卷入度会调节消费者评论有用性的感知,而专业知识未能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线评论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以信号传递理论为框架,从评论者、评论本身和有关反馈3个方面探究其对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影响,并引入产品类型作为调节变量建立模型.通过京东商城的客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图片数量、追评、视频、评论回复数显著影响评论的有用性.其中,评论回复数的影响最为明显;产品类型在追评对评论有用性的影响中没有起到调节作用;评论者的等级、评论的可读性对评论的有用性的影响不显著.结论既对评论有用性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也有利于企业高效地管理和应用在线评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态度功能理论、ELM理论和选择性假设理论,通过针对207名被试的情境模拟实验,研究了负面在线评论质量(高VS低)、消费者卷入度(高VS低)和性别(男VS女)三个变量对消费者满意度和购买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负面在线评论质量对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以及购买选择具有显著影响;b.消费者的卷入度对消费者的产品满意度和购买选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c.负面在线评论对消费者的产品满意度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对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d.负面在线评论质量和卷入度对消费者的产品满意度具有交互作用.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从网络零售商角度对负面在线评论的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从信息觅食理论出发,分析点评类软件消费者在线评论搜索行为的内在机理。[方法/过程]以信息觅食理论为基础,围绕信息线索、斑块模型和菜单模型构建了消费者在线评论搜索行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352份有效样本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分析与检验。[结果/结论]评论内容质量、评论丰富性、评论效价以及评论者资信度4类信息线索均会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斑块收益感知,进而正向影响消费者在线评论搜索行为。此外,评论效价也会直接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在线评论搜索行为。本研究在理论层面深入揭示了消费者在线评论搜索行为的内在机理,延伸了信息觅食理论的研究情境与边界;在实践层面为点评类软件的功能优化及引导消费者有效搜索在线评论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蔺国伟  白凯  刘晓慧 《资源科学》2015,37(11):2151-2161
随着中国出境旅游的高速发展,购物成为中国消费者海外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受群体影响的跟风购买又是其突出表现形式。本文通过2×2×2组间因子实验法,分析了参照群体(亲友vs.旅行社)、品牌来源国形象(高vs.低)和产品销量(高vs.低)对中国消费者海外旅游购物趋同行为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三者之间可能出现的交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①参照群体与产品销量对中国消费者海外旅游购物趋同行为均有显著影响;②参照群体与品牌来源国形象对中国消费者海外旅游购物意愿均有显著影响;③参照群体与品牌来源国之间交互效应因产品属性的不同而不同,享乐型产品交互效应显著,功能型产品交互效应不显著;④参照群体与产品销量的交互效应在不同属性的产品之间均不显著。上述结论说明,中国消费者海外旅游购物过程中易受参照群体的影响,而这种影响重点在品牌来源国维度上发生,且不同参照群体、品牌来源国形成的购物趋同因产品属性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最后,本文对结论中出现的不一致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软科学》2014,(2)
基于ELM构建了消费者处理在线评论的双重路径模型,探讨了在线评论的属性对新技术产品消费者采用意愿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显示:对于新技术产品,在线评论对消费者的影响只通过中枢路径发挥作用。评论的内容质量、客观事实型的评论形式和正向评论显著影响消费者感知产品有用进而形成产品态度,最终产生采用意愿。而外围路径并未对消费者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理解在线评论对消费者网络购买意愿影响的主要动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和网购顾客消费体验对在线评论行为作用模型,构建在线评论对消费者网络购买决策影响的动因模型,并提出若干假设,最后通过数据采集,采用AMO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模型和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消费者——网站关系、在线评论数量、在线评论质量、在线评论接收者专业能力、在线评论接收者涉入度、在线评论接收者感知风险影响消费者网络购买意愿,在线评论者资信度和在线评论的时效性影响不显著.基于此,本文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对消费者和网商营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理解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文章采集淘宝网400多家店铺的在线评论信息,基于S-O-R模型(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Model),从消费者学习的角度,研究体验型商品的在线评论信息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假设进行实证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好评数量、描述评分、有图片评论数量、追加评论数量和累计评论数量对消费者购买行为造成影响,中评数量、差评数量、物流评分和服务评分影响效果不显著。文章最后提出了建议与不足。  相似文献   

19.
以建构水平理论为基础,从消费者视角探讨新产品预告与产品上市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对消费者产品评价的影响,以及产品上市后预告所引发的产品评论对不同目标的消费者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实验发现,当新产品发布与上市间隔时间较长时,消费者主要发表针对产品核心属性的评论;当两者间隔时间较短时,消费者主要发表针对产品次要属性的评论.产品上市后,以浏览为目标的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主要受产品次要属性评价信息的影响;以立即购买为目标的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主要受产品主要属性评价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软科学》2019,(5):140-144
构建评论内容与评论者特征对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的双路径整合模型,并探索商品类型的调节效应。以Amazon的2213条商品评论为对象,研究结果表明,评论内容(时效、深度、图片、回复)、评论者特征(专业性、权威性)对评论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评论效价、评论者参与度对评论有用性有显著负向影响;搜索品的评论时效、评论图片、评论者专业性对评论有用性的影响比体验品更强;体验品的评论效价、回复评论、评论者参与度对评论有用性的影响比搜索品更强,二者的评论深度和评论者权威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