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猛  朱庆华 《现代情报》2018,38(1):5-18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移动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用户黏性,洞察用户真正兴趣和心理需求,培养用户习惯等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本文整合扩展的ECM-ISC模型、自我决定理论及习惯,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调查问卷;针对微信用户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共回收234份有效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数据,在排除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下,对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进行评估,并对研究假设和调节效应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持续使用意愿和习惯直接影响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习惯对持续使用意愿和行为之间有负向的调节作用;使用后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及自我功效正向显著影响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度对使用后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感知关系性和感知胜任性正向显著影响内在动机,内在动机对满意度正向影响显著,满意度对习惯产生直接影响。根据研究结论,对移动社交媒体(微信)运营商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旨在探讨社交媒体用户倦怠与消极使用行为。[方法/过程]采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目前对于社交媒体倦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交媒体倦怠的概念及内涵、前因变量研究和结果变量研究等,同时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结果/结论]未来研究中,可通过新技术与新研究方法的使用对社交媒体倦怠的构成及测量进行研究、探索异质性社交媒体间用户倦怠的差异与共性以及尝试基于倦怠情绪差异与消极使用行为的细分研究,以更好揭示社交媒体倦怠的“黑箱”。  相似文献   

3.
朱多刚 《现代情报》2019,39(9):131-141
[目的/意义]对国内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把握国内用户持续使用研究的发展动态。[方法/过程]以CSSCI期刊库2012-2018年发表的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从相关理论和模型、因果分析框架、未来研究方向三方面剖析国内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研究现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采用的理论模型最多的是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其次是技术接受模型。本文提出了一个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的因果关系分析框架,将纷繁复杂的前因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和结果变量都囊括其中。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代宝  罗蕊  续杨晓雪 《现代情报》2019,39(9):142-150
[目的/意义]把握国内外关于社交媒体倦怠的研究现状和发现可能的研究机会。[方法/过程]从社交媒体倦怠的含义、前因和后果三方面对相关文献予以系统分析。[结果/结论]社交媒体倦怠主要从情感体验、行为表现和两者的综合3个视角来定义;社交媒体倦怠的前因主要包括社交媒体相关因素(系统特征因素、信息特征因素)和用户相关因素(心理性因素、行为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社交媒体倦怠的后果主要表现为影响用户的心理(不满意等)和行为(社交媒体不持续使用/转移行为、消极使用行为等)。  相似文献   

5.
代宝  续杨晓雪  罗蕊 《现代情报》2009,40(1):152-158
[目的/意义] 为了在系统了解国内外关于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过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为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并为企业基于社交媒体的营销实践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本文从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过载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后果两方面对相关文献予以系统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系统特征因素、信息特征因素和用户的心理性因素、行为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是导致社交媒体用户感知信息过载的主要因素;信息过载会导致用户出现倦怠、情绪枯竭、不满意等消极情绪,并引起他们的不持续使用或转移行为、信息回避行为等。  相似文献   

6.
聂鹏  赵丽 《情报探索》2023,(9):7-15
[目的/意义]对微博用户公共事件信息回避的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微博用户公共事件信息回避的行为特征,对用户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内容提供商及政府部门应对公共事件有重要实践意义。[方法/过程]基于S-O-R(刺激-机体-反应)模型,以微博平台上的公共事件信息为研究对象,从信息和情感角度分析了社交媒体用户公共事件信息回避行为的发生机制,探究了涉入度在模型中的调节效应,采用结构方程进行了假设验证。[结果/结论]影响社交媒体用户公共事件信息回避的信息因素(信息质量、信息交互、信息过载)通过用户情感因素(社交媒体疲劳)来导致用户的公共事件信息回避行为,同时涉入度对部分信息因素对用户情感因素的影响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代宝  邓艾雯 《情报科学》2018,36(5):64-70
【目的/意义】系统揭示影响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和转移行为的主要因素。【方法/过程】对国内外关于 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和转移行为的 35篇实证研究文献,从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模型所包含的变量两个方面 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影响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可分为用户的认知性因素、情感 体验性因素和态度性因素,以及技术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影响社交媒体用户转移意愿的因素可分为推力因素、拉 力因素和锚泊因素三类。  相似文献   

8.
王德胜  韩杰  蔡佩芫 《科研管理》2020,41(5):191-201
以微信小程序为代表的轻量应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方式,如何提高“用户留存”已经成为企业进行社交媒体营销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社交媒体情境下,小程序具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并未得到理论界的足够重视。本研究从轻量化视角深入分析,基于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与情绪理论构建了小程序轻量化特征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信息-任务匹配、系统易用性以及服务响应性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信息-任务匹配、服务响应性分别对用户积极情绪和流体验有促进作用,系统易用性正向影响用户流体验而对积极情绪的影响不显著;积极情绪分别在信息-任务匹配、服务响应性与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流体验则完全中介了小程序轻量化特征与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构筑了“轻量化特征-情绪反应-行为意愿”完整的传导机制与影响路径,拓展了轻量应用持续使用、社交媒体用户情绪成因相关研究,结论对企业借助轻量应用进行社交媒体营销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柏淅  朱小栋 《现代情报》2016,36(12):57-64
本文基于TAM模型、网络外部性、转换障碍、感知隐私风险和信任,构建了移动社交类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以移动端微信(微博)为例进行了实证对比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大部分假设均得到支持,满意度和信任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有直接影响,而网络外部性和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性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有间接影响,可替代平台吸引力对用户满意度与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调节作用显著。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陌生人社交软件的用户群体开展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这类用户群体的信息需求和情感需求,进一步丰富社交平台用户行为领域研究的相关理论,对陌生人社交平台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Soul”社交APP用户展开调研,利用半结构化访谈采集用户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在确定范畴关系的基础上对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结论]陌生人社交软件用户的使用行为受到用户情感、用户感知、平台因素、社交因素、情境因素、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六方面的影响,并由此在产品运营角度对陌生人社交平台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