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农户受教育水平对农户就业选择与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就业选择和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就业选择和收入增长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天津市2003年的家户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劳动力文化程度对农户人均纯收入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劳动力文化程度对农业收入的影响呈现出一种倒U态势;较高的劳动力文化程度提高了农户非农就业的概率、非农就业的工资率和非农就业的稳定性,而且劳动力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户更容易在第三产业就业.  相似文献   

2.
公众认知作为理解人文响应行动的基础日益受到关注,为探明农户生态环境认知与行为响应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基于农户湿地生态认知,总结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补偿政策、湿地社区共管与农户参与、湿地生态认知与行为态度的交互作用等前沿科学问题.尤其是湿地生态认知与行为响应研究需要系统框架的指导,重点挖掘农户湿地生态认知与行为的交互影响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公众认知作为理解人文响应行动的基础日益受到关注,为探明农户生态环境认知与行为响应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基于农户湿地生态认知,总结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补偿政策、湿地社区共管与农户参与、湿地生态认知与行为态度的交互作用等前沿科学问题.尤其是湿地生态认知与行为响应研究需要系统框架的指导,重点挖掘农户湿地生态认知与行为的交互影响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视域下农户土地利用意识多尺度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微观行为主体,其土地行为决策受制于农户对环境与政策的认知,而这一响应程度不仅关系到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还直接影响着相关惠农政策的落实程度与实施绩效。农户土地利用意识源于土地意识但不同于土地意识,是农户在特定时空条件下,不断认知、熟知到适应政策、协调传统继承和现实模仿冲突,开展土地利用时的心理思考;农户土地利用意识调整与改变是一个渐进而非突变过程,是农户自身条件变化、内在利益驱动、外在环境刺激间相互博弈,农户对土地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自我更新与累积;基于田块、农户、村尺度构建多尺度融合推拉动力模型能实现对农户土地利用意识调整与改变的内外诱因识别,为政策绩效评价和土地利用变化(LUC)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归纳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以四川德阳市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农业技术投入行为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户技术投入的因素主要有农户的非农生产特征、土地经营面积、农户所在村组特征以及农户种植方式的选择和对地权的预期。基于这些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提出了加大当地农户技术投入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毕节市农村调查队7个乡镇、10个村、100户农户2005-2009年调查的面板数据,从人均纯收入和农户收入结构分析农户经济发展的水平,结果表明农户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发展缓慢;农户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比例不断增加,家庭性经营收入比例不断减少。通过计量回归分析,发现农户耕地面积、非农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农产品商品化率、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距最近乡政府的距离等地理因素是影响农户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子。因此,提出了促进农户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生活污水横流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为深度分析农户生活污水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干部督促和危害认知的视角,采用半非参数估计,依据江苏1046个农户调查数据,对农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村干部卫生宣传和环境宣传的频率越高,农户生活污水治理行为发生的概率也就越高;农户疾病发生与生活污水认知对生活污水治理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农户蝇虫认知对生活污水治理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和党员身份对生活污水治理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相对于县城周边村庄而言,距离县城较远的村庄农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为越少。因而在乡村建设行动中,加强村干部督促和村民危害认知,树立生活污水治理榜样,强化边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督促对优化农村环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合理行动理论(TRA)为依据,基于河南省4个试点县71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有显著影响,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决策行为态度尚处于由"生存理性"至"价值理性"过渡期,家人意见对流转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保问题是农户决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从成本收益预期、风险认知、子女现实条件及家庭资源禀赋等方面分析中职教育决策行为态度的影响因素;从社会关系人和组织的影响角度分析主观规范的影响因素;从对子女顺利完成中职学业的期望、家庭社会经济条件支撑、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家庭社会资本以及政策信息传递等方面的认知分析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因素。最后从引导形成积极的行为态度、强化主体规范作用、增强感知行为控制三方面提出积极引导农户做出理性中等职业教育决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非农就业得到迅速发展,并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中国农村非农就业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入手,重点分析了影响农村非农就业的经济发展因素、制度因素和劳动者自身因素。通过Binary Logisti回归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家庭所在地剩余劳动力比例、乡镇企业非正式职工岗位比例、国内外经济形势、社会网络关系、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家庭所在村的收入水平、务工者年龄状况是影响农村非农就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探讨学习的两种性质:天性学习和规定性学习为研究起点,分析两种学习认识的异同和产生的作用,试图从二者的集合相生作用中找出对教育异化现象的解释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最后一场雪纷纷扬扬时,我们的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理论读书班,正春意盎然地进行着。拿起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轻轻地抚摩,爱不释手,因为它有一种积淀了丰富教育思想的厚重感;翻开施良方先生的《教学理论》、《学习论》, 高屋建瓴的理论框架也曾让我望而生畏;《新课程标  相似文献   

13.
分析哲学家赖尔批判了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否认了独立的心的存在,将心灵还原为行为,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但同时也面临方法论和本体论上的困难。由于其包含了物理主义的本体论,故成为一种"无头脑"的心理学。行为主义如何对待精神存在的事实?这也正是唯物主义必须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网络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正成为网络用户中的一支不容忽视的群体.网络的"双刃剑"作用明显,特别是网络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加强网络管理,提供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推进网络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免疫力.社会、学校、家庭密切配合,让网络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视为自我调整顺利度过每个阶段的"危机",实现每个阶段的"平衡"。后悔往往伴随消极的情绪体验,与内部"不平衡"状态联系紧密,是人格发展需要处理的任务。接受后悔的程度、自我调整以及年龄差异影响个体的生活状态。适应和接受人生后悔经历对人最终实现人格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赫尔巴特主张在教学中和教学外都要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但又反对教育者对学生放任自流。在对学生的态度上,他力图保持“压制”与“约束”、“自由”与“放任”间的平衡,这对当今教育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先民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而有很深重的忧患意识,这体现在他们创造的文字之中.在甲骨文中,关于灾祸的词很多,常见的有:灾、(因)、尤、蛊、艰.引起灾祸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上帝神明和祖先、天象、战争、疾病等.  相似文献   

18.
赫尔巴特主张在教学中和教学外都要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但又反对教育者对学生放任自流。在对学生的态度上,他力图保持“压制”与“约束”、“自由”与“放任”间的平衡,这对当今教育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部长达四十多万字的《务虚笔记》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不同凡响的文体形式震撼文坛,作品中生存的困境与难题、人生的矛盾与悖论,对人生种种可能性的探讨,深沉的宗教情怀,直透心灵的语言,独特的隐喻方式,多声部回旋变奏的复调结构以及云遮雾绕的叙事美学,令众多研究者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20.
focus on form(以形式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当前语言形式教学的主流,因其可以有效平衡语言形式和意义而备受关注。通过回顾其产生发展过程及理论依据,概括其实施方法,有利于理解其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指引相关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