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2001年,南京正式启动了小班化教育试验,6年来,共投入专项经费3000多万元。试验之初,就由教育局牵头,整合教研、科研、电教、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力量,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引领小班化教育发展,于2004年成立了小班化教育专业委员会:通过岗前培训、境外培训、专题培训、校本研训、骨干研训等多种途径,努力打造一支骨干教师队伍,从明年起,将委托知名师范大学专门培养一批小班化教育方向的在职教育硕士;将小班化教育试验列为“十五“重大科研课题,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小班化教育科研网络。如今,南京小班化教育已成为推进教育均衡的着力点、优质教育的增长点以及家长择校的新热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翟沪 《教育文汇》2003,(2):21-21
上海市推行“小班化教育”试点取得了较好进展。目前全市共有279所小学自起始年级进行“小班化教育”,占全市小学总数的32.7%。一、试点先行,积累和推广“小班化教育”经验。各区县以“小班化教育”试点工作为抓手,在试点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逐步向全区(县)辐射。如成立了“小班化教育”研究小组,组织试点学校校长定期开展研究活动,交流各校的研究动态和信息;组织召开“小班化教育”经验交流会,及时向全区推广试点学校的研究成果,或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教研、科研等部门人员共同参与“小班化教育”研究等,从而相继出现了一个个“小班化教育”研究群体。二、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开展“小班化教育”的能力。各区(县)、学校都十分重视对  相似文献   

3.
小班化教育是一种班级人数较少、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基础教育发展模式。从1997年开始,天津市在小学开展小班化教育试点。全市18个区县300多所学校参加了试点。2001年,天津市从试点逐步推广小班化教育,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部门共同成立了"小班化教育实验的追踪研究"课题组。2006年,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总结前一阶段小班化教育实验的经验,结合当时生源回落的实际情况,以文件形式在小学全面推行小班化教育。在接下来开展的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天津市将班容量作为现代化建设标准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辽宁教育》2011,(4):12-12
大连市西岗区小班化教育研究与推进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9年2月,是西岗区教育局设立的一个集行政与专业推进功能于一身的行政机构。“中心”集小班化教育理论应用研究、科研指导、实践咨询、协同组织各类培训、评估功能为一体,负责区域小班化教育研究推进工作的总体规划和部署,统筹安排实验工作,制订实验方案,组织协同推进小班化教育工作,确保西岗区小班化教育实验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我们葫芦岛市炼化第一小学自2001年开始率先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成为葫芦岛市第一个“小班化教育”实验校。时至今日,“小班化教育”已经在这所学校里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并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炼化一小以其精致的面孔展现在葫芦岛市连山教育的大舞台上。那么,这里的“小班化教育”究竟如何呢?笔者愿带领大家共同透视炼化一小的小班化教育实验。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时代》2009,(11):F0004-F0004
杭州长江实验小学是杭州市第一所全面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实验学校,是首批“杭州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基地”。办学十年来,学校致力于小班化教育教学研究,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小班教育氛围,让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高效。“快乐长江娃”不仅学业成绩好、综合素质强,同时还具有四种共同的独特“表情”: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新建学校、“普通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从2001年秋季开始,南京市利用“普通学校”班额较小的特点,在14所小学率先试行小班化教育。2005年秋季,又有8所初中校加盟试点。经过10余年的实践,当年的一批“洼地学校”华丽转身成为优质学校。10余年来,市级财政共划拨专项经费近亿元,在师资保障、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典型示范、底线规约、机制创新、政策激励等方面对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提供有力保障。为了进一步扩大小班化教育的成效,今年,南京市颁布了《小班化教育行动计划(2012-2015年)》,计划到2015年,全市将新增110所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小班化教育小学占全市小学总数的50%,小班化教育初中占全市初中总数的40%,到2020年全面推广普及小班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小班化教育”是中国发达地区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由于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又由于小学适龄儿童数的下降,“小班化教育”可以为学生发展提供优于“普通大班”的教育条件,使推行素质教育有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市桥东区教育局的“小班化教育”是河北省重点教育科研课题之一。全区从去年的7所小学扩大到今年的9所小学,从9个教学班发展到今年24个教学班。开局良好,效果显著,在办学体制上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他们把“小班化教育”列为“一把手工程”,要求领导和主研人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把握实验趋势,引领发展方向,及时总结阶段性成果,在特色上求创新,在科研上出成绩,要大胆进行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发达国家已普遍开始推行“小班化教育”。如1998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发布关于缩小班级规模计划的通告,要求全国努力将小学1—3年级的班级规模控制到18人以内。到1999年11月,已有加个州采取了缩小班级规模的革新措施。我国的不少城市也在试验和推行“小班化教育”。如上海市1997年对10所小学的一年级新生进行“小班化教育”试点,而到了2000年9月,参与“小班化教育”研究的学校已达到280所。青岛市推行“小班化教育”的学校也已达到了51所。就连一些中小城市的学校,也按“小班”模式设计和创办了起来。这种“小班化教育”迅速发展的趋势,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为此,笔者愿以本文作引玉之砖,以求引起这一方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搞好“小班化教育”实验 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小班化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举措,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一些普通小学自我发展的出路。沈阳市沈河区大南三小学以“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为突破口,以强化科学管理为切入点,采取“优化教师结构、优化育人环境、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外活动”四项工作策略,经过3年多的实验改革,学校已基本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小班化教育以它追求“精致教育”和“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以及“教育民主化”的特征被称为“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在我们这样一个教育欠发达地区开展小班化教育改革实验,必将推动小学尤其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行“科研兴校、特色强校”战略,大胆改革创新,以小班化教育和“352”有效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探索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新路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出了学校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实施小班化教育不仅会对教学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它涉及了教育公平与效率、教育过程与结果均等、教育均衡化发展等问题,其实质是一种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如何满足要求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我国是否已有条件足以大面积推行小班化教育,这是“普九”之后,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小班并不等于“小班化”,“小班化”的关键是利用小班班级规模的资源优势,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构建了“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即增加有效互动、提倡做中学、鼓励大胆猜想。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小班化教育实验正进入由“形似”向“神似”转换的阶段,众多表面程式化的问题面临科学理性的挑战。小班化教育环境的效益问题、小班化教学的“大班模式”问题、学校“特色”与学生个体“特长”游离问题、“小班化”的教育政策配套等问题,已构成了小班化实验深入推进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关注理由:正在带来“一场静悄悄的教育革命”的小班化教育,代表着现代教育的新方向而方兴未艾。自2000年前后,小班化教育植根西部教育土壤以来,她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日显其思想、资源和技术优势,在回归教育本真,促进个体生命全面、和谐、个性化发展上.呈现了新的教育生命力,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教育而备受推崇,小班化教育之花因之而鲜艳。然而,犹如荒野里难以生长富贵的牡丹花,小班化教育的种植发育,决然离不开优质环境和条件的支撑,在外在支持力和内动力准备不足的背景下,切不可大规模移植。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时代》2009,(10):F0004-F0004
杭州长江实验小学是杭州市第一所全面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实验学校,是首批“杭州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基地”。办学十年来,学校致力于小班化教育教学研究,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小班教育氛围,让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高效。“快乐长江娃”不仅学业成绩好、综合素质强.同时还具有四种共同的独特“表情”:  相似文献   

19.
银小小班化教育的核心思想,集中体现于“关注个体,阳光普照,尊重生命,彰显个性”的教育理念,取向于“优化生命”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20.
《天津教育》2009,(4):F0002-F0002
天津市红桥区文昌宫民族小学是天津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校,天津市义务教育示范校,天津市“双高普九”规范校和天津市绿色学校,天津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天津市民族教育基地。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827年的天津辅仁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