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活动设计思路与目标说明本次活动是在学校以"情感教育"为特色的大主题下对学生进行的"感恩母爱"的教育。现在的孩子每天都被幸福包围着。父母、亲人、社会为他们付出了很多,可是他们往往不懂得感恩。为此,  相似文献   

2.
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我以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和重点,引导学生思索爱、寻找爱、回报爱,促进了学生道德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实施"感恩教育",学会"感恩"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长辈、老师、社会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他们眼中都成了理所当然的,缺少一颗会感恩的心.每一个人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地感激,而不应该忘恩负义.所以,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正>【活动背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句名言已流传千古,然而现代社会对"感恩"越来越忽略。孩子们享受父母的爱,社会的爱、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回报"对于孩子们来说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就是给学生一次体验感恩的机会,以"心怀感恩,拥抱幸福"为主题,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人付出了努力和关爱,从而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一切。  相似文献   

4.
一、活动的提出 当前农村小学"独生子女"和"留守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他们对家人给予的爱认为理所当然,且没有机会学习付出自己的爱.为使孩子们理解被爱,学会感恩与关爱,有必要通过实施"感恩教育",让"感恩"润泽学生心灵,奠基学生生命.  相似文献   

5.
巨思义 《中国德育》2012,(23):76-77
感恩是一种美德,也是人之常情。然而,现在许多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生活在爱的包围之中,已习惯了被爱。他们只希望从别人那得到爱,却很少愿意付出爱,对自己所拥有、享受的一切缺少感恩之情。如果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没有感恩之心,感恩就没有原动力。可是目前不少学生对亲情表现淡漠:有的上了几年学,都未给父母写过一封信,到了要钱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正当今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过度溺爱,造就了许多自以为是、任性娇气的"小太阳"。他们缺乏责任感,不懂感恩,在物质享受上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人际关系上以"自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只知索爱,不知回报……"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做人"是为人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校开展了系列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付出、学会关爱、学会做人。一、培育感恩文化,营造感恩教育环境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我  相似文献   

7.
"感恩"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是一种美好的情怀.中华民族素有"感恩"的传统,表达了人们对他人帮助、对社会关怀的美好感情. 感恩是情感需求的满足 人,离不开群体,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这个分工越来越细的巨大链条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间为他人付出.而我们自己也在不知不觉受到社会的"恩赐":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人的关爱,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慷慨赐予等.整个社会就是在这种不间断的付出与获得的循环中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活动的提出当前农村小学“独生子女”和“留守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他们对家人给予的爱认为理所当然,且没有机会学习付出自己的爱。为使孩子们理解被爱,学会感恩与关爱,有必要通过实施“感恩教育”,让“感恩”润泽学生心灵,奠基学生生命。感恩与爱和慈恩共生,与谦卑和忏悔同在。“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感恩图报,当有激于衷矣”,讲的都是感恩。它包蕴着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传统…  相似文献   

9.
新版<中学生守则>增加了"学会感恩"等条款,应该说是填补了以往教育内容中的一个空白,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是医治现在孩子冷漠、没有责任心、缺乏爱心、不懂关怀的一剂良药. 对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从书本上学到,而必须从成人社会中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魏巍在<我的老师>中曾这样写到,"学生们连教师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这充分表现出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作为教师,尤其需要用自身积极的行为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悦纳自己,进而通过学生对教师产生的"偶像感"来引导学生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要用人格魅力来感化和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意识,做好"感恩"榜样.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教学“相亲相爱一家人”时问学生:“知道你们父母生日的请举手。”竟有一半的学生没有举。笔者又问:“谁曾给自己父母的付出表示过感谢: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开心的微笑、一次真诚的交流与沟通?”全班几乎没有一个学生举手。这不能不引起笔者的深思,感到平时在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平时教学生要学会感谢帮助他们的人,但很少教育学生感谢父母,如何为父母着想。学生自然也就认为,父母为他们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现在不需要什么回报。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感恩应首先从感谢父母开始。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如何感恩父母。  相似文献   

11.
徐庆华 《今日教育》2006,(10):29-30
一位哲人说过:“因为活着,所以我们应该感恩;如果没有感恩,活着等于死去。”在与家长的交谈中,他们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他们宁愿为歌星、偶像倾其所有,却不愿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根本没有想到过让孩子也付出点什么。因为在孩子看来,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因此,学会感恩应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做起,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所有爱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12.
正受年龄影响,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天生爱动,喜欢模仿,对事物的注意力持续不了很长的时间。语言的学习相对而言比较单调,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以前那种单纯讲述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觉得很枯燥,也难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情趣教学",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时刻处于积极、活泼、主动的状态。什么是"情趣教学"呢?它是一种情感教育,落实到英语教学上就是一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开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感恩,将会直接影响到其道德品质的形成。我国素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古训,历代也出现了许多报答养育之恩、知遇之恩、救命之恩的千古佳话。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却不知感恩为何物,更不知道如何感恩。因为孩子们一降临人世,得到的就是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被幸福层层包裹,所以往往认为父母为自己付出是天经地义的。近年来,竹溪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学会感恩,共创和谐”主题教育活动,促使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和感恩实践,让感恩的种子在每一个学生心中发芽,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了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赖雅琴 《教学随笔》2016,(8):161-161
感恩教育意在唤起学生对为自己付出而不求回报之人的感激之心,让学生识恩、知恩、感恩、懂报恩。感恩教育是教育者利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道德情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感恩教育意在唤起学生对为自己付出而不求回报之人的感激之心,让学生识恩、知恩、感恩、懂报恩。感恩教育是教育者利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道德情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感恩意识是架通孩子与父母、学生与老师、朋友与朋友、兄弟姐妹之间和谐相处、相互敬爱的重要桥梁,它不仅是一项传统美德,更是衡量做人标准的重要标尺。自古以来,关于感恩方面的名言佳句数不数胜,更有许多的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父母长辈朋友的感恩,比如"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又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不过我们反观当代的小学生,他们严重缺乏着感恩的意识。这一事实不仅点醒了我们,也让我们意识到感恩意识对于  相似文献   

17.
一、活动的提出当前农村小学“独生子女”和“留守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他们对家人给予的爱认为理所当然,且没有机会学习付出自己的爱。为使孩子们理解被爱,学会感恩与关爱,有必要通过实施“感恩教育”,让“感恩”润泽学生心灵,奠基学生生命。感恩包蕴着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传统伦理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现代公民的关键环节。二、活动的实施第一阶…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大学生受助、感恩、管理为切入点,在阐述感恩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认为高校在对青年学生加强感恩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行为教育和后期管理,来促进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建立受助信息档案,跟踪受助学生的生活信息,让他们在不同时期关注社会弱势和母校的发展;通过感恩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中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漠的现象,中学教育中的"重智育轻德育"教学模式,是导致中学生感恩意识淡漠的主要成因之一。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从感恩教育的现状出发,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渗透感恩教育,以达到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教学目的。一、感恩教育的现状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是家中的"独苗",长辈们对他们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教育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唤醒他们的感恩情怀,让他们学会"理解"和"感恩",真正实现感恩教育的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