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知潮解     
《良师》2010,(7):34-34
衡量一个人品格的最佳尺度是:看他怎样对待无利益于他者,看他怎样对待无还手之力者。——美国专栏作家艾比盖尔·范·巴伦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的生命究竟有多大意义,这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吗?提出一个绝对的标准当然很困难;但是,大体上看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否严肃认真,看他对待劳动、工作等等的态度如何,也就不难对这个人的存在意义做出适当的估计了。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的生命究竟有多大意义,这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吗?提出一个绝对的标准当然很困难;但是,大体上看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否严肃认真,看他对待劳动、工作等等的态度如何,也就不难对这个人的存在意义做出适当的估计了。  相似文献   

4.
微言     
《第二课堂(小学)》2011,(4):128-128
爸爸妈妈,我可以去你们家玩吗?——有记者采访留守儿童,请他们对在外打工的父母说一句话,一个7岁的孩子说了这句令人辛酸的话(湖南艾铭儿荐)一个人的品格的最佳尺度是:1.看他怎样对待无利益于他者;2.看他怎样对待无还手之力者。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世界、看社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社会,怎样去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认清时代潮流和趋势,需要具备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三观”的培养又必须依赖于历史教育,通过历史教育系统地学习思考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6.
尚久 《考试周刊》2013,(20):189-190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它影响、制约人们行动的倾向性与方式。人们如何看待贫困,既直接制约着其对待穷人的态度与情感,又左右着其对待穷人的行为方式,还影响着社会反贫困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学会爱他人     
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成千上万的人,其中熟人总是少的,绝大多数是陌生人。一个人待人如何,不仅看其如何对待自己熟悉的人,也要看他对陌生人怎样。对待熟人好,或多或少地还掺杂着一些功利的目的,而对待陌生人好,则完全是出于本心,因而它就显得更珍贵。  相似文献   

8.
财富观包括对财富(金钱)的态度及对持有财富的人(富人)的态度两方面。西方文化对财富的认识是直白的、具体的,而中国文化对财富的讨论总是朦胧的、抽象的。西方对财富的态度是简单的、直观的,人们对富人的态度也同样简单而淡定;中国文化在对待财富的态度上是又爱又无奈,对待富人则是矛盾的:整个社会在否定穷人肯定富人同时,却笼罩着仇富的怨念。  相似文献   

9.
1.对待孩子要有耐心孩子其实就是父母的影子,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他,这种态度也会潜移默化为成他性格的一部分。2.言出必行一方面可以获得孩子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能树立父母言出必行的威信。3.始终如一尽量做到始终如一,避免造成孩子思维、判断的混乱。  相似文献   

10.
农村成教     
成教校长的“一二三四”乡镇成教校长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呢?我认为要做到“一二三四”。要有“一情”。即忠于成教的“热情”。常言道“重视不重视,关键在认识;认识深与浅,体现在情感”。一个人对待某种事物态度如何,投入多少,取决于两点:一是看他的兴趣,这是自...  相似文献   

11.
齐格蒙特?鲍曼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底层阶级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批判性审视,洞察到西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产生了一类新型群体——新穷人——因生产力发展而没有能力去消费的人,也称为有缺陷的消费者。在鲍曼看来,新穷人在消费社会不仅无法走出生存困境,还面临一种新型的、潜在的人口消灭,基于此,他寄希望于通过伦理道德救赎的方式来帮助新穷人走出生存困境、实现自我解放、重获真正意义上的自我。齐格蒙特?鲍曼“新穷人”理论深化了人们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认知,极富批判性和启发性。但是,由于其理论视野的局限性,对该理论需持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一   "<我与地坛(节选)>讲述的是人该怎样来对待生命中的苦难的问题.从侧重点上来说,全文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更注重‘生命'意义的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更注重‘情感'的体悟.写母亲,实际是写作者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这也回答了作者对‘生命'的疑惑--自己该怎么活、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文章在一问一答中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3.
《辽宁教育》2013,(9X):34-34
<正>一天,富有的父亲带着儿子从城里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在农场一户最穷的人家里,他们度过了一天一夜。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旅行怎样?""好极了!""这回你应该知道穷人是什  相似文献   

14.
对于许志安,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只停留在歌不错,人长得不是很帅这个层面上,至于其他,就很少了解了——或许,这就是歌迷对待实力派歌手与偶像派歌手的不同态度。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许志安,走进他的喜怒哀乐,看看这个外表看起来“容易受伤”的男人到底拥有怎样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5.
性格是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在对待周围的人、对待事业以及对待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一个人的性格,对一个人的事业有着重大影响,而对于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民主革命家蔡松坡,其影响显得特别突出,他一生的成败得失荣辱毁誉,几乎都与他的性格有着重大联系,而这一切又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历史的进程与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A0):6-7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待家庭作业的态度决定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而家庭作业是家长面对孩子的最直接的学习活动,因此家长必须正确认识、对待、指导孩子家庭作业。  相似文献   

17.
要想做一个聪明的副校长,就应学会如何面对人、面对事、面对自己。一、如何面对别人副校长要面对的人,包括校长、同级和下属三个层次上的人。1.怎样对待校长(1)要了解校长。怎样来了解校长?首先,要明确了解校长的目的。了解校长的目的,不是去抓校长的什么"把柄",而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配合校长搞好工作,利用校长的长处  相似文献   

18.
浅析大学生情商培育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的能力,不仅取决于其受过多少教育,有无特长,还要看他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为人处事的态度与方法,即情商的高低。什么是情商?美国情商理论的创始人丹尼尔·戈尔曼提出,情感智商包括五种能力,即自我觉察力、自我管理、自  相似文献   

19.
努力营造和谐的亲情关系家庭中,爸爸妈妈之间的情感关系、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关系、爸爸妈妈和老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是孩子感受最为深刻的情感关系。这些情感体验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决定着孩子以怎样的情感态度对待亲人,也决定着孩子以怎样的情感态度面对各种社会关系,更决定着孩子有没有爱心、感恩心,有多大程度的爱心、感恩心。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成功?怎样才能走向成功?什么是素质?一个人从小就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父母应该怎样爱孩子?面对这些问题,一位科学家、教授曾对他的儿子作了这样的阐释。请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