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聋生职业技能教育,让聋生掌握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和一技之长,残而不废,拥有安身立命之本,是特殊教育人文性最根本的体现。而针对聋生普遍具有视觉敏锐、心灵手巧、思维专注认真、抗干扰能力强的生理特点,美工教学正好可以做到缺陷补偿,扬长避短,因而已成为大多数聋校职业技能教育的主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1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必要性1.1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授课,是补偿聋生感知缺陷的需要耳聋学生因听力缺陷,他们感知外界事物的主要途径是"以目代耳",因此,在聋校教学中,应从聋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发挥其视觉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加强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使其感知缺陷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1.2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授课,是补偿聋生语言缺陷的需要补偿聋生的语言缺陷是聋校语文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年级的升高,课文容量逐渐增大,手语已经不能满足课堂表达的需要,而口语教学对多数聋生来  相似文献   

3.
聋生自身的缺陷导致接触事物范围狭窄,缺乏生活经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教学能调动聋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感知,丰富聋生的表象,弥补聋生自身缺陷,拓展聋生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在聋校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聋生由于生理缺陷导致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实践活动是聋生心理问题矫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聋校化学课程是培养聋生科学素养、帮助聋生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课程。然而聋生由于听觉障碍,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大多数聋生感到化学抽象、空洞、高深莫测、枯燥难懂。我认为兴趣是为聋生开启化学世界的金钥匙,是弥补其生理缺陷,发展思维能力并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6.
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聋生的听力缺陷使得其对语言的感知、掌握等学习能力受到限制。在教学实践中聋生的课外阅读只能以目代耳,七年级聋生作为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课外阅读的基本条件,但是聋生因自身的缺陷容易丧失对阅读的兴趣,存在阅读范围狭窄、阅读时间短暂的现象。要培养聋生的阅读兴趣,需要结合聋生的特点,通过创新培养的手段,如丰富课外阅读教材、积极利用网络资源、鼓励阅读练笔结合等方式培养七年级聋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升七年级聋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聋生由于失聪而丧失了获得语言的自然途径,导致了聋生不同程度的语言缺陷.这种"因聋致哑"的双重缺陷严重的阻碍了听力残疾学生的发展.聋生语词记忆能力差对于学习语文往往是学得慢,忘得快.聋生由于语言实践的时间、次数太少,极易回生,记忆保持时间短易遗忘,语言贫乏.其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水平的提高比起健听学生更需要不断地实践练习.因而引导聋生进行有效的语文实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个人立身社会、发展自我的保证,对有听力障碍的聋生而言十分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制约聋生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有:从聋生本身而言,主要是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从聋生家庭而言,主要是家庭教育的缺位和失能;从聋校而言,存在现行学校教育与聋生社会化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聋校应立足聋生全面发展和现实需求,切实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职责,协同社会各方力量采取  相似文献   

9.
聋生由于失聪而丧失了获得语言的自然途径,导致了聋生不同程度的语言缺陷。这种"因聋致哑"的双重缺陷严重的阻碍了听力残疾学生的发展。聋生语词记忆能力差对于学习语文往往是学得慢,忘得快。聋生由于语言实践的时间、次数太少,极易回生,记忆保持时间短易遗忘,语言贫乏。其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水平的提高比起健听学生更需要不断地实践练习。因而引导聋生进行有效的语文实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杨学艳 《辅导员》2011,(9):49-50
在经济落后地区,聋生的家庭教育几乎成为一个"虚有名词"。聋生家长或包办保护过度,对聋生有求必应,或麻木冷漠听之任之。聋生家长对聋生的心理期望值过低,对聋生"只养不育"。聋生家庭教育在聋生教育中正常缺席,使得聋生产生这样那样的性格或心理的缺陷,如好逸恶劳、孤僻、自虐,聋生的教育发展遭遇了瓶颈之难。  相似文献   

11.
聋生。一个特殊的劣势群体,由于该群体的生理缺陷造成的心理缺陷要比正常孩子严重的多。如何培养聋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聋校“育人”的“重中之重”。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聋生的不良心理的造成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聋生进行健康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听力缺陷给聋生带来的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是语言缺陷。由于他们部分或全部丧失听觉功能,所以不同程度地造成他们接受语言和表达语言的障碍,这无疑给聋校作文教学带来了巨大困难。据调查,目前聋校作文教学效率并不高,大部分学生九年级毕业时写出的作文不尽人意。写作文难、教作文更难是聋校作文教学中长期存在、急需解决的科研课题。为此,我们于2001年开始在作文教学中大胆进行新课改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郑霞 《教师》2011,(25):110-110
特殊教育学校.尤其是聋校体育课不但能增强聋生体质,促进聋生智力发展、补偿缺陷,而且有利于培养聋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团结向上的集体荣誉感,对他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承受心理负荷能力,习得劳动技能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聋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成为一个残而不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4.
语言能力是学习的基础,然而聋生由于生理缺陷,语言基础一般比较薄弱,这大大影响了聋生的思维发展和智力成长。所以,夯实语言基础、提高语言能力应该是当前聋校教学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在聋校全面开设识字活动课程,能为聋生打好语言基础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落后地区,聋生的家庭教育几乎成为一个"虚有名词".聋生家长或包办保护过度,对聋生有求必应,或麻木冷漠听之任之.聋生家长对聋生的心理期望值过低,对聋生"只养不育".聋生家庭教育在聋生教育中正常缺席,使得聋生产生这样那样的性格或心理的缺陷,如好逸恶劳、孤僻、自虐,聋生的教育发展遭遇了瓶颈之难.  相似文献   

16.
聋生由于自身生理缺陷及家庭、社会的不当影响,自卑心理严重。在教育教学中,聋教工作者要让聋生正确认识自身残疾,悦纳自己;倡导赏识教育,让聋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优势,给聋生传授增强自信的技巧,促进聋生与社会的交流,培养其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课堂评价可以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帮助聋生建立足够的学习信心,培养聋生自主学习能力,让聋生在评价中学会自我认识,弥补心理缺陷,拓展思维空间,挖掘潜能。因此,应充分发挥有效评价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聋生由于听觉的障碍,使他们的语言、思维、认知等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缺陷,聋校教师要给予聋生最好的教学方法,最大的补偿。让聋生自主提问,并解决问题,能激发聋生的思维活动,锻炼聋生的记忆;有利于培养聋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效果。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利用"自主提问"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由于生理的缺陷,造成聋生习语途径的受阻,课堂教学就成为聋生获取语文知识、发展语言能力最为重要的渠道。加强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实效,对形成和发展聋生语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下,人手一机的时代出现,利用互联网或校园网学习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探索信息技术与聋校缝纫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能克服手语教学的不利因素,有效补偿聋生的生理缺陷,提高聋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利聋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聋生个别化教学,有效激发聋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科学性,提高缝纫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