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班级的精细化管理是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班级管理只要切实从细节出发,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力求每个细节的"零缺陷",就能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从而达到学生、班级的自我管理. 一、教师对细节的管理将决定教育的成败 一个班级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就相当于一个小集团,在这里有各种不同性格的人,不同家庭的人,不同习惯的人,有矛盾,也有纠纷,教师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如何协调这形形色色的人,使之在这个大家庭中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对细节的管理将决定教师的成败.不论是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要做到从小事入手,从细节入手,做一个有心人.在关注自身的细节意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细节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  相似文献   

2.
在班级管理中,作为以人为对象的班级管理,把学生的心理因素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能有效地促进班级管理。在多年的班级工作中,我体会到正视六种心理现象尤为重要。一、“没办法,改不掉”———正视学生懒散的习惯心理早上做早操,总有几位学生不是没起来,就是早操过半时才姗姗来迟;班级集会或其他活动也总有几位一声“报告”打断了教师正在讲的话……这些学生懒散的行为是由习惯心理造成的。人的行为反复出现就会养成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习惯心理就会使该行为反复出现,没有更多的大脑理智性的思考。有时这些学生自己并非愿意这样,习惯…  相似文献   

3.
班级管理是以学生为核心的人的管理工作,由一个个细节组成,对细节的管理包含在班级管理的整个过程当中,精细化管理时代班级管理工作要做到时刻关注细节,从细节中了解学生,从细节处关心学生,从细节处影响学生,从细节上要求学生,才能保障班级管理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班级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班级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个性、教学质量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班级管理就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日常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礼仪习惯、健康饮食习惯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具体实施者,在班级的管理中负有主要的责任,教师应该和学生做好沟通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规范学生的行为,实现对班级的有效管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这种目的,就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其他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提供了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季银 《中学教学参考》2014,(27):102-102
<正>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教师,肩上的担子可谓不轻。因为班级的发展和班主任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班级凝聚力都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水平。班主任将班级管理好了,学生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班级中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当前的初中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思想前卫、容易冲动而且没有很强的约束力。针对这些实际教师就需要对班级进行创新管理。在班级管理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班级管理是使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基本保障,有助于学生逐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情感认知。优质的班级管理对教师教与学生学都有着促进作用,班主任实施不同管理方式可以取得不同的管理效能,进而形成不同的学习氛围,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中职教育相较于普通高中来说,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班级管理难度更高,并且现阶段中职班级管理存在形式表面化、...  相似文献   

8.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必须关注的一个课题,想要有效的管理班级需要班主任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关注细节是管理班级的一个有效的捷径,我们可以通过细节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促使班级自主管理,提高学生及班级成绩水平,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联络者。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刻苦和认真学习的习惯,并自觉遵守校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否卓有成效地进行班级管理,而进行班级管理的前提,就是班主任老师对全体同学的爱心。心理学家认为,施加...  相似文献   

10.
田丽 《宁夏教育》2011,(6):28-28
班主任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懂得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是否得法,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效果。一、教师要因材施教,突出管理的针对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发现和总结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充分了解班级学情。这就需要班主任多观察、善观察,要有一双识人的"慧眼",接手一个新班,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从性格、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去了解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在班级管理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班级规模增大,班级管理,总感束手无策,若淡化教师的权威,淡化与学生的距离,淡化对学生的印象,淡化管理的规矩、细节及结果,就能在班级管理中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2.
不管班主任还是课任教师,都得管理学生,管理班级。长期以来,很多课任教师在学生的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班级的管理是班主任的事情,所以在班级的管理上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这样的话,这个班级就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班级,而是经常处于动荡的状态,隔三差五就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儿发生。鉴于此,我们要提倡人人管理,齐抓共管,所有的老师要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这样全班一个统一的管理思想,学生也就有了遵循的原则,从而班级管理也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久而久之,良好的班风就形成了。这个师生都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一个理字,正所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个就是我几十年带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初中阶段三年,学生成长与班级管理有密切的关系。班集体的形成,需要班主任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做一个符合学生发展的班级三年规划,以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品格的形成为教育目标,抓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细节管理,形成健康团结积极上进的优良班风、学风,在动态中了解学生情况,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语行为,纠治错误缺点,修正改良行为习惯,以班级约定为准则,形成责任意识和自觉意识,做到思行高度的统一。当学生的责任意识内化成为一种习惯和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时,学生会愉悦地接纳"责任"并去主动思考积极行动,班里的学生人人能做到这样,班级的规划目标就可以实现,学生个人的身心成长才会健康。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中,如何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差班、改变一个差科,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举例说明在班级管理以及学科教学过程应注意的问题,通过随想的形式以飨读者,从而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执教和班级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班级管理,每位班主任都会因班级的情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但在打造一个班级学风、班风的内核班级精神时,都基本上保持着相同的理念。一个班级就好比一个人一样,没了精神,就会失去灵魂,失去竞争的动力,生命的活力。因此,本文试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来探究一下学生的励志教育。  相似文献   

16.
正一、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构想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明白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班级管理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习惯。班级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班级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班级每一个学生都要到位、尽职、尽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二、具体做法1.目标原则——领航行动的方向精细化管理首要的是要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因此,当班主任之初,我就把"习惯决定命运,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  相似文献   

17.
农村初中有它特定的地域、文化和内涵,其班级管理也就有其特点和艺术。农村初中班主任应围绕核心价值观和学生素养,设立一个班级目标,奉献一颗爱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班级文化和管理特色,实现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马辉 《辅导员》2012,(27):63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从小事开始的"。细节是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班级的细节管理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管理班级时发现细节,并对细节进行感知、洞察、思考和处理,从而使班级处于正常的发展态势的一种管理方式。作为教师,要懂得细节教育的重要性,更要懂得抓住每一个细节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一、细节是一种关注。见微知著,从细节中认识学生提到细节,我想到了著名的墨菲定律:一匹马的马掌上由于少了一颗铁钉而失去了一个马掌;这匹  相似文献   

19.
“绳以规矩,始成方圆”,要创建和谐的班级,没有一个和谐的班级制度是很难想像的。只有和谐的班级制度才能使班级管理真正规范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行为;才能使班级管理经常化,防止“抓则紧,放则松”的冷热病;才能使班级管理精确化、科学化,有效克服教师在操行评定中凭印象和感觉的模糊化管理现象。  相似文献   

20.
管理班级需要创新意识,因为新时期的小学生有着成人无法理解和看透的"办事原则"。那就是只要用心围绕学生做事、并运用情感管理学生,学生就会"一切行动听指挥"。本文从班主任教师要有科学的班级管理理念、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要用情感教育、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要让班集体共同进步发展、搭建新时期的家校联系的新桥梁等四个方面就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谈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