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郭亚丹 《科教文汇》2014,(24):38-39
中国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众多的数学家,有趣的是,有一些具有亲属关系,他们为中国的数学研究、数学教育研究以及数学活动的组织和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中国数学发展史上的几对父子数学家及其数学成就和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一代现代数学博士胡明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现代中国早期数学家胡明复致力于科学,教育事业的一生,他是中国最早研究现代数学并取得一流成就的数学家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和最早的综合性科学杂志--《科学》的创建者之一,他还对上海大同大学的创建,中国数学名听统一工作等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戴维·希尔伯特是德国著名数学家,对20世纪的数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数学界的无冕之王”。他领导的哥廷根学派是当时数学界的一面旗帜。1900年,希尔伯特在巴黎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23个数学问题。这些问题被称为“希尔伯特问题”,成为后世数学家竞相攻克的难关,对现代数学研究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文论述了杨武之对中国和世界近现代数学史的贡献.作为数学家,杨武之在数论和"华林问题"上有突出成就.作为数学教育家,杨武之发现并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数学家.文中以西南联大、杨振宁、华罗庚、陈省身、闵嗣鹤等时期和人物为重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张敦仁是清代山西著名的数学家,汉学家,他在为官之余,进行了大量的数学研究,尤其在整理研究古代数学典籍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该文通过大量资料,介绍了张敦仁的生平,政绩和数学研究情况,以及他和当时其它数学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贾文毓 《科学学研究》2003,21(Z1):35-37
本文通过计量方法分析了中国数学家及其著作的时空分布,探究了中国数学家及其著作的南北比重的历时变化,发现了中国南北数学家之比与数学著作之比之间的一些关联,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众多优秀的数学家中,法国数学家安德烈·韦伊无疑属于伟大者之列。现代数学有19个大的分支,而韦伊至少对其中的8个分支有划时代的贡献。他是法国数学的骄傲,曾带领法国数学两次走出战后低谷。一般说来,数学家的生平都比较单调,除了书斋还是书斋。但韦伊却是个例外。韦伊的一生坎坷,充满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8.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的联系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发展决不是一帆风顺的,数学史是数学家们克服困难和战胜危机的斗争的记录,是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的历史。无理量的发现,微积分和非欧几何的创立,乃至费马大定理的证明等等,无一不是经历了曲折艰难最终探索出来的。这样的例子在数学史上不胜枚举。在此奋斗的过程中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也不是通过学习通常的教科书中被"包装"过的定理就能轻而易举得到的。有一位学者曾收集了九百余条关于数学本质的言论,著成《数学家谈数学本质》一书。书中的各家众说纷纭,观点各不相同,但数学家们都认为对数学史的了解,包括对一些杰出数学家的生平与事迹的了解会有助于吸收各种不同的数学经验,理解各种不同的数学思想观点,探求数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姚芳 《中国科技史料》2002,23(2):110-116
大量派遣留学生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向苏联学习”的重要方式。章是围绕留苏之前的科学研究工作,在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微分方程专业的学习和回后研究工作的发展情况对数学家孙和生的访谈录,是研究50年代中国现代数学发展的原始献。  相似文献   

10.
郭恩 《科教文汇》2009,(9):121-121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的联系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发展决不是一帆风顺的,数学史是数学家们克服困难和战胜危机的斗争的记录,是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的历史。无理量的发现,微积分和非欧几何的创立,乃至费马大定理的证明等等,无一不是经历了曲折艰难最终探索出来的。这样的例子在数学史上不胜枚举。在此奋斗的过程中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也不是通过学习通常的教科书中被“包装”过的定理就能轻而易举得到的。有一位学者曾收集了九百余条关于数学本质的言论,著成《数学家谈数学本质》一书。书中的各家众说纷纭,观点各不相同,但数学家们都认为对数学史的了解,包括对一些杰出数学家的生平与事迹的了解会有助于吸收各种不同的数学经验,理解各种不同的数学思想观点,探求教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正>前言中国的大学工科数学教材,讲的全部是国外数学家成就,"言必称希腊"。作者常常怀疑,难道历古以来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竟然在数学方面一无所成?然而,我们是在工程力学方面做研究与应用的,毕竟是数学外行。教育部邀请许多数学家所编写的教材写成为:全部由洋人所贡献,也是无可如何。有疑问:中国工科数学教材,难道中国人的贡献竟可被不屑一顾地完全忽略,连立锥之地也不容吗?对此难以认同,不平则鸣么!作者不是数学家,难免有所舛误,有错就请批评,不用客气。  相似文献   

12.
吴文俊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他强调自主创新,在拓扑学、中国数学史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深刻性、奠基性的工作。他关心中国数学的成长,把握着中国数学的发展方向。他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在数学研究中找到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道路。吴文俊对中国数学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重要贡献,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  相似文献   

13.
提起在国际数学领域最有成就和影响的中国人,93岁的数学家陈省身当之无愧.德高望重的陈老是国际数学界公认的大师级人物.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陈省身发现的陈氏级理论就被认为解决了微分几何最重要和最困难的问题,他对整体微分几何学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杨振宁先生赞誉他是继欧几里德、高斯、黎曼、嘉当之后数学史上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陈省身的晚年特别致力于培养中国高级数学人才,他相信21世纪中国必将成为数学大国,他这一预言也被称为陈省身猜想.  相似文献   

14.
《学会》2003,(4):17-17
此书为国际数学联盟 (IMU)前秘书长、芬兰数学家奥利·莱赫托所著 ,由王善平等人译成中文 ,上海教育出版社定于 2 0 0 2年 6月底出版 ,作为向即将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 (ICM )的献礼。中国数学会前理事长杨乐院士为该书作序。国际数学联盟的历史 ,缠结着数学家们促进国际数学合作的强烈意愿与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 19世纪后期 ,高度发展的数学已非少数的天才能够通盘把握 ,也不是一两个国家可以独立推进 ,于是有G·康托尔、F·克莱因等先驱 ,开始传播国际数学合作的理念。 1897年首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瑞士苏黎世举行 ,从此全世界…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天元基金于1989年设立,至今20年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历届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5届天元学术领导小组和全国数学家的努力工作,天元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资助数学的基金相辅相成,密切配合,成为中国数学事业最主要的支持力量,为中国数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孟凡 《今日科苑》2007,(11):18-19
30余年来,他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数学人才,在科研上硕果累累;他对中国未来的数学前景充满信心;建议数学家们对数学不要有门户之见,应在中国数学的每一个领域培养人才,他坚信神州大地会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数学种子,以国人的聪明才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肯定会成为数学大国;他就是  相似文献   

17.
唤醒     
王统富 《知识窗》2008,(12):16-16
法国著名数学家鲍来尔,终其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他声称数学是他的第一生命,开辟了很多数学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数学具有悠久的传统。本文论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算法化、机械化特征及其对世界数学发展主流的历史贡献,并指出了解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特征对于现实创新活动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物理学家,陆启铿院士在中国多复变函数和数学物理的发展事业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不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其中一些成就曾领先于西方近二十年。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应该适当地进行数学史的渗透,给学生讲述一些数学发展史或数学家的故事,发挥数学故事的启迪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适当展示数学发现的过程,促进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了解数学家的思想品质、思维方式和他们不畏艰辛的劳动,感受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开发学生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