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即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同共产国际和我们党内二、三十年代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马克思主义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有22年历史.我们不能忘怀共产国际对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革命的热情支持和大力援助.但同样不可否认,共产国际这个源头并非都是甘泉清沏.由外国人来判断并决定中国革命的大事,难免不犯错误.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仅就党的六届四中全会王明上台与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关系问题作一探讨。1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宗派,早在20年代末于莫斯科就逐渐形成。它是共产国际和联共(布)通过米夫一手培植起来的,要夺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的政治派别。1925年9月,共产国际和苏联为帮助中国革命,创办了莫斯科中山大学。①是年秋,湖北省党组织派王明去中山大学学习。学生出身的王明,在国内没有经过实际斗争的锻炼,对中国社会和革命实际缺乏深入了解。到了中山大学后,他读了不少马列主义的书,但并未掌握马列主义的精髓,相反受到当时盛行于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教条主义的影响,喜欢生搬硬套,夸夸其谈。正因为这样,王明便得到了时任中山大学副校长、列宁主义课教员的米夫的赏识。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延安时期历史教育思想与反对教条主义○瞿利业○在二、三十年代,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教条主义思潮,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到延安时期,毛泽东把历史教育作为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手段,彻底清算了这一错误思潮,也形成了他富有时代特点的历史教...  相似文献   

4.
“保卫苏联”是共产国际的基本政治口号。共产国际的一切重大政策措施和革命活动,都是在“保卫苏联”这个总的政治口号和战略思想指导下实施的。因此,研究共产国际的历史经验,不能不首先对“保卫苏联”这个口号进行一番考察。 1 共产国际前期“保卫苏俄”的口号是以“不许干涉苏维埃俄国,在法律上承认苏维埃俄国,从各个方面切实支援它恢复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在共产国际领导下,一个广泛开展的“不许干涉苏俄”的群众性革命运动的浪潮,几乎席卷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无产阶级援助苏俄的救灾运动,真正发展成为工  相似文献   

5.
“翻身不忘毛泽东,致富不忘邓小平”,这是中国老百姓切身体验的一种通俗表达。那么,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本文拟从二者的精神实质、理论体系、观点方法及时代特征谈点看法。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即“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这种教条主义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毛泽东从各个方面批判了这种教条主义,提出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从而在实践中开辟了中国革命独特的道路,使中国人民从此一步步地站了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如…  相似文献   

6.
深入开展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研究,是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无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共产国际成立后,不仅同中国革命者建立了联系,而且还帮助筹建了中国共产党.从中共二大通过加入共产国际的决议直到共产国际解散的21年中,中国共产党一直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国革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许多重大问题都涉及到共产国际,共产国际曾经为中国革命作出过许多有益的贡献,也犯过不少严重错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史学界比较注重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研究。但是,不少论著往往将共产国际、苏联及其使者作为一个整体(即共产国际),来阐述其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不自量力,拙文想单独考察那些受孙中山南方政府聘请,由苏联政府派遣的一批“苏联志愿者”(通称或通译为“苏联顾问”),在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不涉及共产国际驻中国的代表。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成长以及中国革命的成功和挫折,都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适应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客观要求,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同时也是共产国际、联共(布)从理论上、实践上积极帮助的结果.研究共产国际的历史及其与中国革命的关系问题,对于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客观历史进程,科学地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昆明市社会科学“九五”规划研究课题《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苏联关系问题研究》书中的一章。文章主要阐述了共产国际解放以后苏联与中共产党、中国革命的关系问题,对《雅尔塔协定》、苏联出兵东北、苏联关于中国战后应该和平不打内战的主张、斯大林劝阻解放军过长江、苏联在解放战争中的积极作用和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等几个重要问题,作了深入地实事求是地评析。  相似文献   

10.
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问题,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求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过程中,在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同志等是怎样同教条主义和把别国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又是怎样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一句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谈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强调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要“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遵义会议召开的14年中,教条主义的盛行给中国革命造成巨大损失。遵义会议由于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电台联络中断,客观上甩脱了共产国际这根拐杖,根据中国的国情、红军的军情,独立自主地作出了决定、决策、决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作出了渡江入川的战略决策,彻底批判和否定了“以俄为师”的“左倾”机会主义军事路线,确立了毛泽东“了解中国情况”的积极防御军事路线,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遵义会议作出的决定、决策、决议,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的,遵义会议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共同构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召开于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模范地呈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遵义会议在很大程度上使党开始摆脱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成为实事求思想原则得以确立的起点。遵义会议模范地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了党的民主集中制,恢复了党的集体领导,并且开始纠正“左”倾关门主义的倾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遵义会议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独立自主地制定了党的正确路线,这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应当慎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早是由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和盲目崇拜共产国际与苏联的经验,强调要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这本来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具有革命意义。但后来毛泽东同志放弃了这一提法并改用别的提法替代了它。所以如此,很可能与他后来意识到这个提法不够科学、准确有关。毛泽东同志放弃这个提法改用别的提法的原因值得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应当慎用。  相似文献   

14.
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方面,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全部活动中,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得出的一个创造性的结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地认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和共产国际、苏联的关系时,既尊重其正确的政策和意见,又抵制其不适合中国国情的错误主张,独立自主地制定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根本上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使之成为人民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深刻的马列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史称“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克服了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提高了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确立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根本原则,使全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高度的统一和团结,因而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今天重温整风运动的历史,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特定含义、它所包含的左倾错误论点都一一作了科学的分析。《决议》指出,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既不符合马列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因而脱离了毛泽东思想的轨道,必须把它同毛泽东思想完全区别开来。同时,《决议》还指出,我们坚决纠正“文化大革命”中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7.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问题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国际共运史学界和中共党史学界的重视,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推出。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主持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全国性学术讨论会迄今已举行了五次,最近一次是今年六月底至七月初在长春市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组织的。现在,对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分期研究已进展到抗日战争时期。现将学术界对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简介如下。 一、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的总体评价。 权威人士认为:对共产国际和苏联同中国抗日战争的关系,可以分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准备时期(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初,共产国际要求各国共产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抢在德日两国进攻苏联之前,取得本国革命的胜利。这就是共产国际为中国革命制订的“抢先”战略。中共依据此战略,采取冒险主义方针,结果给中国革命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那么,共产国际为何为中国革命制订此“抢先”战略呢  相似文献   

19.
古田会议决议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重要篇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结晶,是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党情和军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灵活地运用于中国环境的独特创造.但在这一创造过程中,共产国际也给予了重要的启迪与指导:从历史背景上看,共产国际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和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从主要内容上看,共产国际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和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提供了珍贵的思想资料;从直接原因上看,共产国际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和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推动力.研究这一课题,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弄清毛泽东建党思想形成的来龙去脉、内因与外因,从宽广的视角,客观地、真实地、科学地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具有十分珍贵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35年7月,共产国际召开“七大”,制定了反法西斯主义的世界战略。但在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共产国际跟着苏联的外交策略变化,降下了反法西斯旗帜,要求各国党将工作重心转变为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即同时反对英法和反击纳粹德国。共产国际世界战略的转变损害了各国反法西斯斗争,脱离群众,其威信和影响也一落千丈。共产国际世界战略之所以随苏联外交策略变化,原因有二:一是共产国际在理论上把苏俄事业等同于共产国际事业,二是苏联党长期以来在共产国际中形成了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