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张勇 《广西教育》2011,(31):64-64
体育是一门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但是,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过于呆板、过于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李得瑞 《学周刊C版》2019,(21):145-145
根据当前初中体育学科教学的现状来看,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创新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身学习的信心,如此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很多初中生并不喜欢体育课,也不愿意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此,教师在体育课上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整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说到"体育课",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门学生喜欢,教师也比较容易教的学科。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并非如我们所想。在不少中学里,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不是很高。时常看到一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行我素,有的甚至于游离于课堂之外;而另一部分学生是只注重自己的体育成绩,而忽略应具备的体育技能。初中生之所以对体育课"不屑"是有原因的。一、学生对体育课"不屑"产生的原因1.学生的原因。初中生上体育课提不起兴趣,甚至是排斥体育学习,首先,是由于他们对体育的认识比较肤浅。不少初  相似文献   

4.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是许多高中体育教师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很多体育教师都反映高中学生喜欢体育课,但却不喜欢在体育课上活动,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教的内容太陈旧,学生不喜欢、不愿意参与,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长期以来,学生普遍觉得体育课没意思,且体育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一个哨子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的教学模式就出现在了高中教学中,导致体育课形同虚设,很难完成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学生体育学习的心理动力主要表现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上,体育学习的动机、态度、兴趣和习惯等是体育学习心理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体育学习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创设高效的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主阵地.是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方法的重要场所。然而,现实的体育课教学中.常有部分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参与体育课.对教师布置的练习内容缺乏积极性,多采用消极应付的态度,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体育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无疑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是体育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快乐体育是当今体育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目的是摆脱传统体育教学的枯燥无味,让学生对已经厌倦了的体育课做一个重新的认识,让学生喜欢体育课,爱上体育课,并在体育课上快乐地享受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我们在教学中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感到体育教学必须通过愉快学习法,将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自觉参与体育运动,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喜欢体育课.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他们形成一至二门的体育特长,形成终身体育,是体育教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张宜向 《考试周刊》2014,(93):120-120
体育课是开放的课堂,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但不喜欢上老师安排的内容。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体育教学中学生普遍感觉枯燥乏味这一现象提出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在自主学习中寻求乐趣,在快乐中学习、锻炼。  相似文献   

8.
殷文宇 《学子》2015,(4):72
在全国大多数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体育教学成人化的问题,也就是在教学中体育教师难免会将对成人的标准不自觉的应用到尚在发育期的小学生身上,要么要求过于严格,理论讲解部分过多,学生体会不到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找不到体育课的乐趣,产生了喜欢体育活动而讨厌体育课的情绪;要么放任式管理,体育课堂就是自由活动,教师在操场上负责看着学生,只要学生在课堂上不出安全事故,体育课就算是成功上完了。小  相似文献   

9.
小学体育的教学看似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但每位学生都喜欢做游戏。本文通过将体育和游戏结合在一起,利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10.
黄兴 《考试周刊》2013,(73):107-107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学生喜欢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严重。个中因素是复杂的,有学生自身原因,有学校硬件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原因。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是新课标下教师应积极探讨的问题。本文就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体育课的吸引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初中时期是学生形成独立人格的关键时期,体育课是初中生学习掌握体育技术技能和提高身体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法枯燥,教学内容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较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大棒压在头上,体育课几乎沦为鸡肋。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发展,体育课成绩开始计入中考总分,体育教学在初中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学校、家长和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都有所提高,但是在日常体育课堂中,我们经常  相似文献   

12.
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主阵地,是学生掌握终身体育锻炼方法的重要场所.然而,现实的体育课堂是多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因此,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也是新时期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3.
梁建利 《新疆教育》2012,(9):101-102
目前,一些学校在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导向下,文化课教学普遍出现学生厌学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也同样出现学生厌学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初中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初中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初中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学方法感到枯燥,从而出现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初中体育课怎样才能充满乐趣,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高晓劲 《双语学习》2007,(8M):88-88
体育课与其它课有明显不同之处,由于在体育教学中,出现教学氛围过于严肃,教材难度过大、不容易掌握,教法单调、枯燥,场地器材的准备与安排不符合教学要求,学生想象中的体育课与现实中的体育课有较大的差距,致使有些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的方法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体育课与其它课有明显不同之处,由于在体育教学中,出现教学氛围过于严肃,教材难度过大、不容易掌握,教法单调、枯燥,场地器材的准备与安排不符合教学要求,学生想象中的体育课与现实中的体育课有较大的差距,致使有些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无论在中小学体育课中还是在中职体育课中,学生普遍喜欢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穿插一些游戏,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青年学生喜欢争胜负,比高低,游戏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游戏又具有竞赛性、趣味性,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王孝利 《考试周刊》2009,(49):122-122
兴趣是促进学生心理探索和认识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体育兴趣是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动力。要想使初中生喜欢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教师就必须激发他们对体育与健康课感兴趣.使体育锻炼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需要。因此要上好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担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但是,在现实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有些学生对体育学习没兴趣,对于上体育课不积极,在体育课上也表现得"不想学、不愿动",这对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所以,要想上好初中体育课,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就要对学生没兴趣上体育课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进而找到对应的解决策略。本文就对此进行浅谈,以期能够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虽然学生们喜欢活动、喜欢体育,但是并不等于他们就喜欢体育课。在学生的眼里,体育就是“玩”,而体育课,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多呈现的是被动状态,表现为带领、督促、压制,与学生们心目中的体育课相去甚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尴尬局面。体育教学的魅力所在就是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这也应当是体育教师的追求。而在体育课中多存在着“教者强发令,学者盲从之”的状态,学生“身顺而心违”,在这样的情形下,还怎么让学生体会运动的乐趣呢?新课程的实施,注重学生学习主动…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的主阵地。然而,现实的体育课堂现象是:“多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因此,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是体育有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