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鸟  大龙 《航空模型》2009,(11):38-39
很多飞固定翼模型飞机的朋友可能会羡慕飞模型直升机的模友——模型直升机,特别是小电直,插上电池打开遥控器就能轻松飞行,  相似文献   

2.
一帆 《航空模型》2010,(8):47-49
无线电遥控模型直升机能进行上升、下降、前进、后退飞行,并可做出倒飞、横滚、筋斗等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技动作,是许多爱好者都渴望拥有的机型。但这类模型大多价格昂贵、操纵复杂,让不少模友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3.
贾谌 《航空模型》2009,(5):62-63
近年来,随着电动模型直升机飞行性能的不断提高和价格的日趋平民化,3D飞行终于走下神圣殿堂,让越来越多的模友体会到它的魅力。尽管不少电动模型直升机的原装电机已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飞行需求,假随蕾操控水平的提高,一些爱好者还是喜欢对动力系统进行改装,把爱机“武装硎牙齿”。  相似文献   

4.
遥控模型直升机是模型中的上品之作。无论是精妙的结构设计,还是动人的飞行姿态以及无限制的飞行场地,都是其它遥控模型无可媲美的。尤其是它作出的各种竞赛和花式动作,在比赛和表演中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凡是搞过多年模型的“高手”,还是尚未入门的待学者,都希望自己拥有一架得心应手的模型直升机,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今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航模运动的日益普及,经济便捷的3D电动模型直升机成为许多模友心仪的对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体验劲爆的3D飞行乐趣就必须有强劲的动力系统作保障!  相似文献   

6.
1959年,解放军航模队创造了两项模型直升机飞行世界记录,分别为刘立天的直线飞行距离18038米和王[王恭]的留空时间22分27秒,采用的都是不对称模型。这款模型直升机的飞行姿态很怪,其飞行原理也有不少特别之处。当年西北工业大学的《航模爱好者》曾发表过我的一篇介绍其空气动力原理的文章。最近,一些爱好者在看到《航空模型》的相关文章后对这种模型产生了兴趣。  相似文献   

7.
恒春雨 《航空模型》2009,(12):62-64
随着身边一些模友操控技术的不断提高,他们对遥控设备也越来越挑剔。近日,一个飞得不错的朋友打来电话说:看到一段外国模型直升机的飞行视频,操纵者使用了一个带托架的遥控器。他觉得这个设备能帮助提高自己的操控技术,而国内又不易买到,想请笔者帮忙。  相似文献   

8.
星晨 《航空模型》2011,(10):54-55
如今,模型直升机日益受到爱好者的欢迎。但因其价格较高、自行DIY困难、操纵难度较大,令不少模友一地很难上手。为此,厂商开发了不少针对入门者的袖珍共轴双桨模型直升机。  相似文献   

9.
廖辉 《航空模型》2007,(6):60-61
笔者是一名模型直升机新手,从购买模型直升机到基本掌握飞行技能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实际练习时间约60小时,用燃料约60升,现可操控模型直升机进行高/中/低空四面悬停、高/中/低速航线飞行、翻滚和倒飞。下面介绍笔者的模型直升机入门经验,供初学者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自从俗称“拉玛”的共轴模型直升机问世以来,各种类似的共轴模型直升机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真正符合室内休闲飞行要求的却屈指可数。一般而言,满足上述要求的模型直升机至少应具备安全可靠、体型娇小、飞行稳定、操纵灵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北京航模爱好者大会暨JR技术交流会于2010年4月18日上午在中国航空博物馆模型飞行场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海陆空模型俱乐部和中国航空博物馆安翔遥控模型俱乐部承办,吸引了大批北京及周边模友前来参加。活动分为两部分:模型直升机推瓶挑战赛和日本JR公司飞手表演与交流。推瓶比赛共有4位爱好者报名参加,虽惊险不断,但大家重在参与,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12.
问&答     
《航空模型》2009,(2):66-66
天津市小曲:我是一名航模爱好者,准备买一款遥控模型直升机,想简单了解一下油劝和电动模型直升机在留空时间、飞行性能、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李晋 《航空模型》2005,(4):62-63
喜欢模型直升机的朋友们对Sceadu(图1)这款模型直升机一定不陌生吧。这是一款针对初中级玩家的机型。由于其设计出色,稳定性高,该机在飞友中很受欢迎。笔者飞该款型已有较长的时间,积累了一些安装与调试的经验,并发现该机说明书的一些错漏,借此与广大飞友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遥控模型直升机性能的不断升级和爱好者飞行水平的日益提高,十多年前在全世界兴起的3D飞行近几年获得井喷式发展。它惊险刺激的飞行内容让众多爱好者尤其是青少年飞手入迷(图1),使遥控模型直升机运动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5.
很多模型直升机爱好者都有这样的经历:以不菲的价格买了整套设备,却不知道该怎么飞,或者刚起飞就坠机了,如此经历几次后,不由得发出了“看来我不是飞直升机的料”的哀叹。也许这就是模型直升机始终“曲高和寡”的原因之一。在此,笔者借助实例,与大家交流模型直升机调整、飞行方面的重要技巧,以帮助爱好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模型直升机调整、飞行的要点。  相似文献   

16.
韩旭 《航空模型》2010,(8):42-43
记得《航空模型》2010年第2期介绍了一款上海九鹰公司的4通道微型室内模型直升机,当时就被它小巧靓丽的外观所吸引,于是立即购买了一架。不得不说,九鹰Solo共轴摸型直升机上手容易、非常好飞。但经过这段时间的飞行,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不过只要多加思考,这些小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7.
《航空模型》2011,(8):14-16
近年来,使用遥控模型直升机进行空中航拍枉困内迅猛发腱起来。遥控航拍模型直升机将普通的模型直升机技术弓摄影技术相结合,通过航线飞行或定点悬停配合摄影师对机载云台的操作完成航空影像。以往,航拍任务常用载人直升机进行(图1).其航拍程序复杂、  相似文献   

18.
满鉴霆 《航空模型》2011,(10):67-67
共轴双桨模型直升机性能稳定,遥控简单,是一种不错的入门机型。笔者入“魔”已有2年多,一直使用这个机型进行练习。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飞行经验,希望能给打算入手模型直升机的棋友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戴琛 《航空模型》2005,(2):66-68
本模式适用于模型直升机的高空飞行,可作内筋斗、侧滚等动作。其关键的要点是使模型直升机轻盈灵活,加速快。在调整时.主旋翼的转速要略高于静态飞行时的转速,大约为1600转/分。  相似文献   

20.
宁波 《航空模型》2011,(12):12-15
2011年11月4~6日,3DX china 2011 中国公开赛在模型直升机发烧友们的热切期盼下再次登陆中国。本届大赛移师广东珠海海泉湾度假村举行,仍分为国际组.国内高级组和国内中级组3个级别。作为深受模型直升机3D飞行爱好者关注的专业大赛,本届3DX公开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共有近50名国内外模型直升机3D飞行高手前来参加:大赛赞助厂商数量也有所增加,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