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1999,(3)
由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天津市文史馆,天津市档案局、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纪念甲骨文发现百年暨纪念文化名人王襄座谈会于日前在天津举行。1898年,在河南安阳发现甲骨文,并为天津金石学家王襄等人所认识。王襄先生是天津市文史馆第一任馆长,是我国甲骨文发现者之一和甲骨文研究专家。他倾毕生精力致力于甲骨文研究,箸书立说;取得了丰硕成果。天津的甲骨文研究,继承了王襄先生的研究成果,不断拓宽研究领域,档案学界从档案概念、为类。保管等方面开展了甲骨文书和甲骨档案的研究。天津召开纪念甲…  相似文献   

2.
崔波 《图书与情报》2007,(4):126-130
百年来的甲骨学研究,已经是硕果累累。要研究中国的古代历史文化,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甲骨学知识。随着一系列甲骨文及甲骨文献大型著录汇编、资料文库的编纂出版,甲骨文献研究也在甲骨文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起来,一些学者对甲骨文献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甲骨文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文章就甲骨文献为研究商周历史提供了新的材料、为研究文字的流变发展提供了第一手材料、甲骨文献是中国图书文献的源头及对古代文明探源研究提供实物佐证等方面的价值进行了阐发。  相似文献   

3.
本篇论文为亚洲历史档案资源之中国古代部分,由于历史年代的久远,中国古代纸质档案保存下来的以唐朝为最早,以明清为最多,但是明清以前乃至造纸术、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也存在着大量的古代档案,这在上一世纪初被誉为学术大发现,尤以甲骨档案和简牍档案为最,目前已经形成了甲骨学与简牍学。纸张发明以前,我国古代档案的载体主要有甲骨、金属、石刻、简牍(含帛书)。到目前为止,甲骨出土十几万片,遍布世界各地,目前经过努力,大部分有字甲骨都收录在《甲骨文集成》一书,故对甲骨档案此处不再多说;金文档案盛行于西周,衰落于战国,但一直到明清犹…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制的形成与演变,同书籍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便于检阅、利于保护等诸方面因素紧密相关。例如,据考古学家们考证,甲骨文书的装订采用中间钻孔用绳串连的办法,是由甲骨这种材料的特质所决定的。它无法象简策一样编连卷舒,也无法象缣帛、纸张一样舒卷折叠,因为甲骨本身不具备这种品质。且甲骨文书只是一种档案,并不提供常人阅览,只备史官或  相似文献   

5.
<正>3月15日,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甲骨文书法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甲骨文学会会长谢兆岗先生专程赴南京,向江苏省档案馆捐赠甲骨文书法作品40幅及甲骨文字库等档案资料。目前,江苏省档案馆已收集到徐自学、王本兴、周见人、张展、单健民、韩志强、魏峰等人捐赠的档案资料四十余件,甲骨文书法作品十余件,其中就有‘甲骨  相似文献   

6.
本篇论文为亚洲历史档案资源之中国古代部分,由于历史年代的久远,中国古代纸质档案保存下来的以唐朝为最早,以明清为最多,但是明清以前乃至造纸术、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也存在着大量的古代档案,这在上一世纪初被誉为学术大发现,尤以甲骨档案和简牍档案为最,目前已经形成了甲骨学与简牍学。纸张发明以前,我国古代档案的载体主要有甲骨、金属、石刻、简牍(含帛书)。到目前为止,甲骨出土十几万片,遍布世界各地,目前经过努力,大部分有字甲骨都收录在《甲骨文集成》一书,故对甲骨档案此处不再多说;金文档案盛行于西周,衰落于战国,但一直到明清犹存,但主体仍为周代,关于金文档案,大部分已经收录《殷周金文集成》一书,亦不再多述:关于石刻档案,古今多有所撰述收录。  相似文献   

7.
凌玉杰  冯铃 《大观周刊》2012,(52):99-99,101
甲骨文是甲骨学研究的基础。而甲骨文的原始材料是甲骨文赖以存在的依据。如何选择原始材料进行探究,成为研究者们所需要关注甲骨文的起步。1978年《甲骨文合集》的出版,开启了甲骨文字研究的新境界;在这之后,《甲骨文合集补鳊》在《甲骨文合集》的基础上增收、补齐、更换,完善了《合集》并把研究范围扩大;与此同时。《甲骨文合集释文》的出现让人们对殷商时期的认识从抽象转为具体。进入90年代以后,《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的考古及2003年出版的著作,把研究者们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具体表现为把研究目光由“王卜辞”延伸到“子卜辞”。  相似文献   

8.
档案信息     
<正>江苏省档案馆接收甲骨文书法作品进馆近日,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甲骨文书法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甲骨文学会会长谢兆岗先生专程赴南京,向江苏省档案馆捐赠甲骨文书法作品40幅及甲骨文字等资料。目前,江苏省档案馆已接收徐自学、王本兴、周见人、张展、单健民、韩志强、魏峰等人捐  相似文献   

9.
"甲骨文"一般是指殷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符号,从概念上与"档案"并无对等关系,因此讨论甲骨文是不是档案的命题不应该成立.在殷商甲骨中,除了卜辞甲骨外,还有一种家谱刻辞甲骨,后世的谱牒档案可以说与之是一脉相承,由此我们反推出"刻辞甲骨"可以称作档案,即可作"甲骨档案".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的殷墟甲骨文与埃及的纸草文、巴比伦的泥版文书等同为人类社会最珍贵的文化遗产。现在,纸草文字和泥板文书都已失传,甲骨文的存世就更显珍贵。王懿荣:甲骨发现第一人最初,甲骨文以药材身份再现。多少年后,人们才知道,把甲骨卖给药铺的第一人是清光绪二十五年前小屯村的一位叫李成的剃头匠。村里经常有龟甲和兽骨从地下被挖出来,有的刻有符号,有的没有符号,但没人认识。当时的人认为,龟甲和兽骨上的字是天然就有的,见多了,也都不当回事。一天,生了一身脓疮的李成,没钱看医生,就把村里常见的龟甲和兽骨碾成粉末  相似文献   

11.
正值甲骨文发现100周年之际,由安阳日报社记者刘志伟所著的《百年话甲骨》一书一经推出,立即引起各界读者的广泛关注,成为一部呼声极高的热门畅销书。由海潮出版社出版的《百年话甲骨》面世仅仅一个月,即被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选中,作者刘志伟带着他的新著,应邀走进了演播室,就“甲骨学100年”这一话题,畅谈了甲骨百年的风云历史。 我们知道,与明清档案、敦煌写经、流沙坠简并称为近代学术界“四大发现”的甲骨文是1899年被发现并认定的。一片甲骨惊世界,蕞尔一邑的安阳由于小屯村发现甲骨文字而名震寰宇。100年来,几代学人为之付出了智慧乃至生命。《百年话甲骨》的作者刘志伟,一直对故乡悠久的历史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从1984年考进安阳日报社开始,便致力于甲骨学的研究,利用多次采访国内外殷商文化学术会议的机会,遍访甲骨学商史界的著名专家学者,贪婪地吸吮殷商文化的营养。同时,他围绕自己的采编范围而建立起来的资料库又大大促进了采编工作,逐渐自觉地以“学者型记者”来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12.
甲骨档案是我国历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地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早期历史进程,是我们伟大祖国数不尽的文化宝藏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甲骨档案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早期历史进程,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放射着绚丽的光辉.1899年甲骨档案被发现以后,因甲骨档案自身较高的经济和学术价值,受到了民间和学术界的极大重视.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大量的甲骨档案在清末民初流失海外,"根据我国甲骨学的专家最近所做的最新统计,目前收藏有甲骨文资料的国家共有十二个,流散到这些国家的甲骨文资料总数为26700片.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00周年.由于甲骨文是对殷商时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活动的真实记录,且集中存藏在国都所在之地的安阳殷墟,又被称为甲骨档案.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中国现代古文字学的兴起是以1899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为契机的,那么现代古文字学的发展,几乎就是与20世纪同步的。回顾一百年来,古文字学从传统金石学和说文学的附庸,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专门学科,成绩是非凡的。即使从人类知识积累的角度看,也是值得称道和骄傲的。一百年来,地不爱宝,通过无数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及种种机缘,出土的古文字资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可以说是空前的。就先秦古文字资料而言:甲骨文方面,如1928-1937年殷墟十五次科学发掘所获甲骨,1973年小屯南地所出甲骨,1991年殷墟花园庄东地所出甲…  相似文献   

15.
论简牍不晚于甲骨出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人们都普遍认为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龟甲兽骨是最早的文字载体,竹木简牍要晚于甲骨出现。尽管王国维等一些学者并不同意这一看法,近来也有不少人认为简牍与甲骨并行,但是还没有人来系统、深入地论述这个问题。搞清楚简牍与甲骨出现的先后顺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决定着我国的编辑史、出版史、传媒史从何时写起,对我国早期社会制度、文化状况、生活习俗、文字起源等诸多方面的研究都会产生影响。澄清这一问题,无疑会加深我们对古代社会的了解。王国维先生在《简牍检署考》里提出一个观点:“书契之用,自刻画始。金石…  相似文献   

16.
甲骨文在商代非档案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骨文为商代的“王家档案”,这种观点是本世纪50年代由著名考古学家陈梦家先生最早提出的。①自80年代以来,“甲骨档案说”被我国档案学界所采纳,几乎所有的教课书和研究论文都认定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历史档案,“甲骨档案”一词随即产生。②那么...  相似文献   

17.
甲骨,是使用于商代和西周初期的一种重要的档案记事材料。现所发现的甲骨档案以商代为主。19世纪末叶,一些古董商和学者们收集到一些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追根溯源,找到河南省安阳附近的小屯村,考证出这里就是史籍中记载的,位于“垣水之滨”的“殷墟”。因此,从这里大量出土的刻宇的龟甲与兽骨档案,就被称为殷墟甲骨档案。 迄今为止,共出土甲骨档案15万余片,其中在国内收藏(含台湾省藏)的约12.7万余片。甲骨刻辞最长的一篇90余字,最短的只有1-2字。甲骨档案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涉及了当时殷商统治者的全部统治…  相似文献   

18.
《铁云藏龟》是公开印行的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书。这本书首次将私人收集的甲骨公诸于世,为当时和以后的学者从事甲骨文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甲骨学上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自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出土的甲骨档案材料有130000片左右.甲骨档案作为研究商代农业的第一手史料,反映了商代农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甲骨字形也反映了先民的农业生产生活场景,内容涉及农作物种类、农业区域、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等诸多方面. 1 农作物种类 考古发掘出土的商代粮食作物有黍、稷、粟、麻、麦、稻、豆等,种类十分丰富,而见于甲骨档案记载的农作物有如下数类(参表1),与之基本相同.但由于古今异言及文字演变关系,部分农作物种类难以确指,甲骨档案中可能还有一些农作物名称尚未被解读,这些仍需学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杨啸 《山西档案》1999,(4):39-40
甲骨文,作为我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其布局之整齐有序,其笔法之娴熟俊美,与其为距今三千多年的先人所"写",且入主质地坚硬的甲骨之中相对应,不禁令人拍案叫绝,自愧弗如,油然产生一种疑问:这甲骨文字是如何"书"进甲骨的?其工具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