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众科技》2010,(5):2-2
近期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了解到,我国科学家在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点发现了一个单爪龙类恐龙的新属种。这个被命名为张氏西峡爪龙的恐龙化石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单爪龙类恐龙,对于研究这一类群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07,(8):126
在河南省汝阳、栾川一带,地质工作者新发现了两个大型白垩纪恐龙化石群,并发现至少10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恐龙。据介绍,在汝阳县三屯乡-刘店乡一带,共发现恐龙化石点30余处。经对其中5处化石残存点进行抢救性发掘,得到了两个新属种恐龙:汝阳黄河世龙和洛阳中原龙,时代为晚白垩世早期。初步研究表明,该地区至少存在6种不同类型的恐龙。在栾川县的秋扒-潭头一带,地质工作者也发现有恐龙化石出露点20余处。在对栾川秋扒乡1号化石点发掘后,发现了小型驰龙类、窃蛋龙类、伤齿龙类等恐龙化石,还有巨型蜥蜴类和珍贵的早期哺乳类动物化石,以及至少4种不同类型的恐龙蛋化石。经权威部门鉴定,目前可以确认,栾川一带至少存在6种不同类型的恐龙。是我国晚白垩世晚期又一重要的、以小型兽脚类恐龙为主的恐龙动物群。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苑》2014,(2):25-26
阿拉伯半岛历来鲜有恐龙化石发现,最近,来自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维多利亚博物馆、莫纳什大学和沙特地调局的国际合作团队,首次发现了沙特阿拉伯的恐龙化石记录。无法想象,现今充满沙漠的阿拉伯半岛曾经是一片铺满海洋爬行动物和恐龙化石、牙齿的海滩。一串似雷龙的蜥脚龙巨型尾部脊椎骨和一些食肉兽脚类恐龙的牙齿被发现于沙特阿拉伯王国西北部的红海沿岸。科学家是在一次野外考察过程中发现这些化石的,研究成果在PLOSONEE发布。  相似文献   

4.
《大众科技》2010,(5):6-6
一个由我国科学家领导的国际联合古生物学考察队在内蒙古发现一件保存完整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这件被命名为“精美临河盗龙”的化石被确定为驰龙类的一个新属种,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白垩纪晚期小型肉食龙类标本之一。科学家表示,对这一类群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对鸟类起源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11,(4):59-59
美国古生物学家在阿根廷发现了距今2.3亿年前的恐龙化石.它们属于一种名为Eodromaeus的新恐龙.这种恐龙外形与始盗龙相似.身长只有4英尺(约合1.3米),颈骨还有气囊,这给兽脚类恐龙最终进化为鸟类增添了更多证据。  相似文献   

6.
3年前,科学家在一次对内蒙古二连盆地进行的科学考察中,发现一种巨大的兽脚类恐龙化石,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研究,最终确定这是一具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似鸟恐龙化石,并把它命名为二连巨盗龙(Gigantoraptor erlianensi)。这一发现,引起世人关注,并被《时代》杂志评为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7.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13,(16):26-27
随着发现的恐龙化石越多,科学家对恐龙家族的了解就越深入。新的研究发现,恐龙家族拥有令人吃惊的多样性:它们有的庞大,有的小巧,有的食肉,有的食草,有的会飞,还有的虽长有羽毛,却只用来炫耀求爱……1.非洲厚颚龙非洲厚颚龙学名Pegomastax africanus,直意为"来自非洲的厚颚"。这种恐龙的化石是20世纪60年代在非洲南部的岩层中发现的,2012年,科学家对保存在哈佛大学的这些  相似文献   

8.
河南汝阳发现的大型恐龙化石,是迄今发现的亚洲最高、最重、体腔最大的恐龙,被称为"亚洲龙王"。为争夺所有权,发现者、挖掘者和管辖者三方发生意见分歧。后经多次协调,三方剩下两方:地质专家要把化石带回郑州;当地村民要将化石留下建博物馆,为此成立了"保龙小组"。然而,恐龙没能改变村民的生活,却改变了他们的命运。2007年11月,7位村民因妨害公务罪被判刑。  相似文献   

9.
科学前沿     
《科学中国人》2012,(11):14-17
Nature最新内容精选新发现:中国早白垩纪长羽毛的大型暴龙类恐龙在过去10多年中,我国辽西地区发现了大量保存有精美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使科学家们相信羽毛并不是鸟类所特有的结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暴龙类恐龙,命名为华丽羽王龙,其化石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这是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10多年中,我国辽西地区发现了大量保存有精美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使科学家们相信羽毛并不是鸟类所特有的结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暴龙类恐龙,命名为华丽羽王龙,其化石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这是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  相似文献   

11.
宋磊 《金秋科苑》2008,(13):56-57
山东莱阳是世界发现恐龙化石最早而又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早在1923年,著名地质学家谭锡畴就曾在莱阳的将军顶一带发现比较完整的谭氏龙,以后王恒升、周明镇、杨钟健等在这里采集过化石,其研究结果已在著名刊物上发表。  相似文献   

12.
山东莱阳是世界发现恐龙化石最早而又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早在1923年,著名地质学家谭锡畴就曾在莱阳的将军顶一带发现比较完整的谭氏龙,以后王恒升、周明镇、杨钟健等在这里采集过化石,其研究结果已在著名刊物上发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化石资源之丰富,珍稀种类之多,为世界罕见,是我国的宝贵自然历史财富,是研究地壳演变和生物进化的极为优越的条件,一向为国际有关学术界所羡慕。但目前对某些珍稀化石的发掘和保护,国内研究工作的内部协调以及对外合作等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妨碍了发掘、研究和协作的正常进行,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仅就化石走私出口而言,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流失境外的已有几千枚,去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博物馆展出的英国人收购的20几枚产自中国的恐龙蛋化石中,有一枚含有迄今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恐龙胚胎,另一枚含有目前仅有的龟胚胎,而国…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2006,(10):14-14
2006年8月26日宁夏恐龙考古专家宣布。经过专家鉴定。一年多前宁夏灵武发现的一具恐龙化石属于梁龙类分支叉背龙化石。  相似文献   

15.
暴龙类恐龙是有史以来生活在地球上的大型肉食性恐龙之一,而距今1.3亿年的帝龙此前一直被认为是最原始的暴龙类恐龙,而霸王龙的出现则标志暴龙家族的演化达到了顶峰。暴龙、帝龙、霸王龙……仅凭这些凶猛强悍的名字便让人不寒而栗,更不要说影片《侏罗纪公园》给人留下的恐怖记忆。不过,一个包括中国、美国和加拿大学者在内的研究小组不久前发现了暴龙类“身形小巧”的祖先,并赋予其一个“优美”的名字——五彩冠龙。此次发现的冠龙化石产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地质时代大约为1.6亿年前。冠龙的发现把暴龙类恐龙的确切化石记录提前了近…  相似文献   

16.
<正>史前1亿年左右,是恐龙繁盛的时代。那个时候的浙江大地气候温暖、植被茂盛、水资源丰富,是恐龙及其他生物生存繁衍的理想场所。从已发掘的骨骼化石可以看到,这些恐龙包括体型巨大的以植物为食的巨龙类、甲龙类,也有着可能荤素杂食的镰刀龙类。另外,还生活着在空中飞行的翼龙类和鸟类。除了骨骼化石这样的实体化石之外,还有一种化石是由古老生物的活动留下的遗物和痕迹形成的,我们称其为遗迹化石。恐龙蛋就是恐龙留下  相似文献   

17.
绝大部分恐龙的化石都只是恐龙的骨骼,但是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恐龙身体上的其他部分也会保存下来,让人们对恐龙有更多的了解。最近,南非科学家在中国辽宁的一具恐龙化石身上,发现了石化了的皮肤。以前,科学家也曾找到过恐龙皮肤的化石,但那些都是皮肤的表层,这次的发现不仅包括了表层皮肤,还包括了真皮组织。于是人们终于对恐龙皮肤的厚度有了了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188-189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徐星研究员、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郑晓廷馆长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尤海鲁研究员合作,在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收藏的产自我国辽宁西部白垩纪早期热河群当中的一件被鉴定为北票龙的镰刀龙类恐龙化石标本上发现了一种形态非常奇特的原始羽毛。研究者们推测北票龙的这种扁平单根羽毛可能形成于一种扁平的管状结构,在发育过程中.这种管状结构没有发生分化,直接形成了扁平的单体结构,而如果管状结构的羽枝脊发生分化,  相似文献   

19.
科苑集粹     
中生代哺乳动物居然吃恐龙!日前,中科院在我国辽西地区发现两具爬兽化石。在其中一具的胃中,科学家们找到了尚未消化的鹦鹉嘴龙骨骼,这表明一些体格健壮的哺乳动物不仅能和恐龙分庭抗礼,更可以把恐龙当成“盘中餐”。在这两具化石发现之前,专家根本无法想象。此次新发现的化石,  相似文献   

20.
莱阳,有一个神秘的白垩纪公园,著称大自然的"苏州园林",其中有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化石、恐龙化石,并且还有罕见的平原恐龙峡古群的奇观景象。莱阳是真正的"白垩纪公园",自2010年4月底以来,由我国组成的联合科考队不断的对莱阳的金岗口里面的恐龙化石地点进行挖掘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