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装置和药品2 原理和反应式2 1 铜与浓硝酸产生二氧化氮、气体被碱液吸收Cu + 4HNO3 (浓 ) =Cu (NO3 ) 2 + 2NO2 ↑+ 2H2 O2NO2 + 2NaOH =NaNO3 +NaNO2 +H2 O2 2 铜与稀HNO3 反应 ,产生一氧化氮3Cu + 8HNO3 (稀 ) △ 3Cu (NO3 ) 2 + 2NO↑ + 4H2 O2 3 无色气体变红棕色及尾气吸收2NO +O2 =2NO2NO +NO2 + 2NaOH =2NaNO2 +H2 O3 操作  向左装置的具支试管里放一块铜片 ,滴2ml浓硝酸 ,迅速接通气体吸收装置。向右装置的具支试管里放几块小铜片 ,收满二氧化碳气…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级中学课本化学 (必修 )第一册15 0面实验 6 5如图 1所示。用这两种装置演示铜片分别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 ,有以下不足之处 :1.反应中生成的NO2 ,NO等有毒气体完全逸散在空气中造成对人体危害 ,对环境污染 ;2 .不利于控制反应 ,只能是在反应物之一(铜片或硝酸 )消耗完全后 ,反应才自行停止。图 1 敞开体系的实验装置为克服以上不足 ,可把原来的两个独立反应体系合并为如图 2所示的封闭体系。图 2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一、实验用品仪器 :Y形管 ,广口瓶 ,烧杯 ,镊子 ,玻璃导管 (长约 2 0cm ) 4根 ,橡皮管 (长约 15cm) 2根 ,…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 ,当讲到氨气的还原性时 ,教师会通过下列反应 :4NH3 +5O2Pt△ 4NO +6H2 O4NH3 +3O2点燃2N2 +6H2 O进行对比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氨气的还原性 ,同时巩固复习前面刚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如增加一个演示实验 ,则无疑能提高教学效果。实验内容1 原理(1 )固体氢氧化钠 浓氨水 氨气(2 ) 2H2 O2MnO2 2H2 O +O2 ↑(3 ) 4NH3 +3O2 2N2 +6H2 O2 仪器、药品铁架台一个 ,2 5 0mL吸滤瓶 2个 ,1 0 0mL球形分液漏斗 2个 ,U形管 2个 ,报废的 1 0 0mL球形分液漏斗一个 ,双孔活塞 ,单孔活塞 ,胶…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实验室中做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这两个实验时,分别把浓、稀硝酸倒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铜片来观察现象。这样操作,不仅实验现象不明显,而且反应生成的NO2和NO气体直接排入空气中,严重污染环境,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和不污染空气,可以把课本中实验改进如下。一、所用仪器、试剂及实验装置仪器:试管,集气瓶,烧杯,玻璃弯管,打气球,硬质玻璃管。试剂:铜片,浓硝酸,稀硝酸,水,NaOH溶液。装置:二、实验步骤和现象1按图组装仪器并检验气密性。2向大试管中加入浓硝酸,再加入铜片,迅速塞上塞子。此时试管内产生…  相似文献   

5.
1 实验装置1 1 仪器及用品大试管、小试管、分液漏斗、大广口瓶、大胶塞、试管架、铁架台、圆底烧瓶、石棉网、酒精灯。1 2 药品浓盐酸、浓硫酸、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氢氧化钠溶液、红纸。1 3 装置图图Ⅰ           图Ⅱ   2 实验步骤2 1 按图Ⅱ所示装置 ,在左边试管中加入约 1 0ml浓H2 SO4,中间试管装入干红纸 ,右边试管装入湿的红纸 ,用胶塞塞好。2 2 向大胶塞中的大试管内装入高锰酸钾。2 3 向广口瓶中注入 3cm~ 5cm深的NaOH溶液 ,并加入 2~ 3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连接好胶管 ,盖好带大试…  相似文献   

6.
一、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实验。按教材上在两支放有铜片的试管中 ,分别加入少量浓、稀硝酸后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时 ,由于前者反应剧烈 ,有大量的红棕色有毒气体NO2 产生 ,污染了环境 ,影响师生身体健康 ;后者由于反应中所用稀硝酸的浓度比较小 ,反应较缓慢 ,难于使学生观察到铜片表面的气泡 ,以及反应中产生的无色气体NO。总之该试管实验 ,由于反应容器太小 ,要让全班学生观察到实验中溶液颜色的变化、铜片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产生气体的颜色等现象 ,是十分困难的 ,而实验…  相似文献   

7.
庞涛 《化学教学》2000,(2):46-47,49
一、奇异的实验现象将锌粒、铜片一起放入浓的NaOH溶液中 ,不仅可以看见气泡产生 ,还可以看见红色的铜片上覆盖了一层银灰色 (若用锌粉则为银白色 )的固体 ,过一段时间取出铜片 ,刷洗掉松散的固体 ,原来红色的铜片表面变成了光亮的银白色 .这一现象看起来象电镀 ,跟微电池原理有关 ,姑且叫做“微电镀” .锌可以跟浓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Zn 2NaOHNa2 ZnO2 H2 ↑ ,但铜片表面的银白色金属是什么物质 ?从何而来呢 ?笔者进行了如下实验探讨 :二、实验方案及报告在 2 5 0mL烧杯中分别盛入 80mL指定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氯气和铁反应时气体外逸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1 实验仪器注射器 50mL ,硬质玻管 2 0× 2 0 0mm ,止水夹 ,双球U形管 ,导管 ,酒精灯。2 操作步骤(1)用注射器吸取氯气 50mL左右。(2 )硬质玻管内加入细铁丝约 1克左右。(3)一只双球U形管内加入硫氰化钾溶液 ,另一只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 )如图所示连接实验装置 ,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5)加热硬质玻管内铁丝约 1分钟左右 ,然后把注射器中的氯气注入到硬质玻管内 ,即可观察到铁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 ,铁丝保持红热 ,并生成棕褐色的烟 ,双球U形管…  相似文献   

9.
1 实验装置 (如图)2 操作过程(1 )照图示装置装好药品 ,安装好仪器。(2 )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把盛放CaCO3 的带缺口的小试管B放入稀硝酸中发生反应 :CaCO3 +2HNO3 =Ca(NO3 ) 2 +CO2 ↑ +H2 O 生成CO2 ,排除系统内的空气 (E瓶内空气保留 ) ,当C管内溶液变浑浊时 ,即证明空气已排尽。(3 )上提小试管B ,打开活塞b,关闭活塞a,放下铜丝使其与稀HNO3 反应 :3Cu+8HNO3 (稀 ) =3Cu(NO3 ) 2 +2NO↑ +4H2 O生成的NO ,在CO2 氛围中不变色 ,A管到E瓶之前都是无色的。(4 )当NO气体进入E瓶中时…  相似文献   

10.
硝酸的强氧化性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浓、稀硝酸和铜的反应也是重要的演示实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第16页演示实验[1-7]中的实验过程是:在2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浓硝酸和稀硝酸,立即用带导管的胶塞寒住试管口,并将导管伸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浓、稀硝酸和铜的反应现象虽然很明显,达到了一定的演示效果,但实验存在以下缺点.  相似文献   

11.
一、反应原理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 4HCl △ MnCl2 + 2H2 O +Cl2 ↑反应条件为微热。二、改进目的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改进 ,可以避免在换瓶过程中氯气向空气中的逸散 ,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及对环境的污染 ,节约实验所用药品。三、实验用品仪器 :铁架台 (带铁夹、铁圈 )、蒸馏烧瓶、分液漏斗、石棉网、酒精灯、双孔橡皮塞、玻璃导管、胶皮管、T形管、集气瓶、玻璃片、烧杯( 2 0 0mL)、药匙、止水夹。药品材料 :二氧化锰、浓盐酸 (蜜度为 1 1 9g/cm3)、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  相似文献   

12.
氯气是新教材中唯一要制备的一种有毒气体 ,氯气的性质较多 ,为了系统理解氯气的性质 ,我们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 ,利用微型仪器六孔井穴板设计了一套制备和性质实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 ,现象十分明显 ,时间较短 ,而且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1 仪器微型六孔井穴板 (带盖 ) ;3mL注射器 ;橡皮管2 药品1 2mol/L盐酸 ;固体KMnO4;6mol/LNaOH溶液 ;AgNO3溶液 ;KI溶液 ;蕃茄汁3 实验装置   4 实验步骤(1 )分别在 1、3、6、5、4井穴中分别加入KMnO4固体 (约 2g)、蕃茄汁、KI溶液、AgNO3溶液、NaOH溶…  相似文献   

13.
龚涛 《化学教学》2003,(5):7-7,3
1实验装置图 2实验用品 具支试管、小气球、橡胶管、夹子、细绳、医用注射器 稀硝酸、铜片、碳酸钠固体 3实验操作及现象 (1)向具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将铜片和少量碳酸钠固体放入小气球中,排出气球中的空气并用细绳系好后套在试管上(如图1).  相似文献   

14.
1 原理KClO3 + 6HCl (浓) =3Cl2 ↑+KCl +3H2 O2 仪器和药品30ml注射器两支(不带针头)、橡皮套一个、5号点滴注射器的头皮管(带有针头)、一个橡皮塞。3 装置               图14 实验步骤4 1 称取约0 5gKClO3 固体,装入其中一个注射器内(称为A)。4 2 用另一注射器(称为B)取约1ml浓盐酸,马上用橡皮套将下口封好。4 3 用头皮管的一端套在A注射器上,另一端的针头插入B注射器的橡皮套内。4 4 缓缓抽动A注射器活塞,则B中的浓盐酸会缓慢流过来,并马上与KClO3 发生反应,注射器内产生黄绿色的气体。随着气体的…  相似文献   

15.
1 实验原理  氨通过三氧化二铬催化剂被氧气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继续氧化生成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生成硝酸。有关反应方程式为 :4NH3 5O2Cr2 O36H2 O 4NO2NO O2  2NO23NO2 H2 O   2HNO3 NO2 仪器和药品  仪器 :锥形瓶 ,圆底烧瓶 ,烧杯 ,硬质双通管 ,鼓气球 ,双孔塞 ,单孔塞 ,玻璃管 ,胶管 ,石棉绒 ,酒精灯等。药品 :氨水 ,重铬酸铵或 (三氧化铬 )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蒸馏水等。3 实验装置图A 鼓气球 B Cr2 O3 C 石棉绒D 氨水 (5∶1) E 蒸馏水 F NaOH溶液图 …  相似文献   

16.
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及加热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的演示实验存在以下弊端 :1 .反应需加热。2 .反应过程中 ,整个反应体系都无色 ,对反应进程难以及时作出判断。3.乙酸乙酯与饱和食盐水 (或饱和碳酸钠溶液 )的界面不清晰。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 ,笔者利用无水硫酸铜对酯化反应进行了改进 ,收到较好的效果。1 实验原理CCH3OOH+ HOCH2 CH3浓硫酸CCH3OOCH2 CH3 + H2 OCuSO4 + 5H2 OCuSO4 ·5H2 O(蓝色 )2 实验过程在大试管内加入无水硫酸铜约 1g,无水乙醇4mL,冰醋酸 4mL ,振荡试管 …  相似文献   

17.
类型4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题例4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图5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图5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1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3、4、6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相似文献   

18.
对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演示 ,笔者经多次实验、优化筛选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演示效果明显提高。现介绍如下 :1 实验原理2CH3 CH2 OH +O2Cu或Ag550℃ 2CH3 CHO + 2H2 OCH3 CHO +NaHSO3 CH3 CHSO3 NaOH (α-羟基乙磺酸钠 ) ,α-羟基乙磺酸钠在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中为白色难溶物。2 实验装置 (见附图)3 实验操作及现象( 1 )双孔橡皮塞上装好弯头长玻璃导气管 ,并用①饱浸无水乙醇的脱脂棉团 ②细铜丝③气唧 ④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乳胶管与气唧相连 ,然后装上直角玻璃导气管 ,弯头玻管上缠绕好细铜…  相似文献   

19.
现行高二化学课本的“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在课堂演示前 ,教师要事先制取CO ,并且收集在贮气瓶里。上课时 ,把整套装置搬上讲台 ,实在太麻烦。现在我作如下改进 ,效果很好。1 原理草酸钠受热分解产生CO ,加热时CO还原Fe2 O3。有关化学反应式 :COONaCOONa△ Na2 CO3+CO↑Fe2 O3+3CO △ 2Fe +3CO2 ↑2 草酸钠的制取如果没有草酸钠 ,可用草酸跟NaOH反应制取。将 2克草酸晶体和约 1克NaOH固体 ,分别溶于适量的水中 ,用滴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草酸溶液中 ,用pH试纸试验 ,使溶液呈弱碱性…  相似文献   

20.
1 实验用品  医用 1 0 0ml葡萄糖瓶 (带橡皮盖 )、1 0ml一次性注射器、废输液管、青霉素瓶(带橡皮盖 )、粗玻璃管、直角玻璃管、橡皮管、铁架台、洗耳球 ;6mol/L盐酸、浓硫酸、固体高锰酸钾、 30 %氢氧化钠溶液。2 实验装置如下图① 0 6 g (药 1/ 3药匙 )KMnO4  ②输液管③浓H2 SO4  ④干棉花 ⑤干燥红纸片⑥湿润红纸片 ⑦湿润蓝色石蕊试纸⑧湿润KI淀粉试纸 ⑨ 30 %NaOH溶液3 实验步骤及现象3 1 如上图装好实验药品 ,连接好实验装置。3 2 将 1 0ml注射器的针头拔下 ,吸取 6ml6mol/L盐酸溶液 ,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