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红亮 《青年记者》2012,(30):66-67
媒体浏览类节目最早始于广播,195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称得上是中国新闻传播史上最早的读报节目。如今,这档节目中的"媒体早读"栏目,将读报引申为关注所有媒体,并将媒体编辑声音引入广播,采取让媒体编辑播报的  相似文献   

2.
现如今,"说新闻"这种时新的新闻播报方式正风行于地方各大电视台,堪称电视媒体上演的一出"活报剧"."说新闻"凭借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实际、更贴近受众的平民姿态,一时间跃居为全国各电视台新闻板块的主打节目.与此同时,各电视台互相模仿,很多节目出现了雷同和追风现象,使"说新闻"渐渐失去新鲜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说新闻"的形式在荧屏上大行其道.自陈鲁豫的"凤凰早班车"将新闻"说开"之后,"马斌读报"一类的"报摘+即时点评"的节目纷纷登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这类"说新闻"的节目不下百个,有的已经成为吸引观众的拳头栏目、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4.
在日前结束的辽宁首届新闻"名版名栏"评选活动中,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全省新闻联播》、《民声》、《新闻麻辣烫》、《927新闻村村通》四档节目荣获广播类名牌栏目称号。这四档新闻栏目是辽宁人民广播电台众多品牌栏目的代表,凝结了辽宁广播人的心血。辽宁人民广播电台拥有一批品质优秀、个性鲜明、听众美誉度高、市场号召力强的品牌栏目。正是这些品牌栏目提升了广播媒体的影响力,在听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使辽宁人民广播电台成为广告经营收入达1.4亿元的强势媒体。为此,本期杂志特邀该台品牌栏目的主要负责人介绍各个名牌栏目的办栏经验,看看他们是如何培育品牌、推广品牌、创新品牌的。  相似文献   

5.
2009年5月11日,成都传媒集团正式启动"媒体结对运作,部分新闻联动"运行模式,以此破解"媒体融合"在内容生产上的实现问题. 以"新闻联动"带动融合 从5月11日到10月11日,"新闻联动"刚好运行了5个月.5个月的试运行,初步展现了这种模式的优势,党委赋予的中心工作宣传得到加强,突发新闻播报实现"同一资讯,分段表达,有效联动"的初衷,参与联动的媒体影响力得到加强,集团社会形象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地电视台纷纷创办了一批以民生新闻为主要内容的"零距离"栏目,但是随着节目形态的演进以及观众口味、欣赏习惯的变化,"零距离"栏目也开始面临种种困境,进一步发展遇到瓶颈.如何创新,越过平台期,实现新的飞越和突破,是目前各类"零距离"栏目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岁末年初,回忆和梳理过去的一年,总有一些场景让我们挥之不去,总有一些人物让我们牵挂感动, 如是盘点新闻、评点人物的“年度评选”应运而生,这种“资源再生型”栏目,在节目活动化、活动节目化趋势的大背景下,无疑成为岁末年初的媒体大餐,烹饪出精彩的“年度评选”的盛宴是媒体的一次机遇和挑战。“年度评选”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影响下,舆论环境中的非理性和集群效应得到强化,往往演变成万人集结的"广场效应".从具体分析来看,"广场效应"的强化主要在于新媒体下新闻传播"媒体-受众关系改变"匿名"不平等"以及"黄色新闻"这几个因素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合理发挥媒体的作用以引导舆论,通过议程设置、专业化培养、跟踪报道、法律法规四个方面的完善来对"广场效应"进行引导,使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朝理性、客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如今媒体时常有一些"秀""才"栏目——推出一些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人物,让他们上场"秀"一把特殊"才能".尤其是电视台,借助可观赏性优势,各种"秀""才"节目层出不穷.这类节目,大多具有新奇的特点,因而吸引了众多观众,如年初以来风靡一时的刘谦的魔术节目,还有一些民间武功高手,练就独门绝技的江湖奇人,等等,收视率自然不错.  相似文献   

10.
栏目(节目)是构成电视频道或广播频率的内容产品,而稿件则是填充栏目的内容产品.同为广电媒体的内容产品,栏目和稿件谁是核心元素?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谁将充当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2016年12月3日,"责任与荣誉"媒体融合与新兴媒体建设高层论坛(北京站)在京召开.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教授,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研究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涛甫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君超教授,中国媒体融合专委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王灿发教授,融媒体网CEO 王一鸣等众多来自新闻学界和传媒业界的嘉宾出席论坛.  相似文献   

12.
曾抒羽 《东南传播》2020,(5):112-113
传统电视媒体受到新兴媒体的巨大冲击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为了保证主流媒体影响力、传播力,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亟待转型,打造自身融合传播品牌。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民生新闻栏目《帮帮团》对电视播出的内容进行优化,打造互联网短视频品牌"帮视频"和民生内容直播平台"帮帮团V直播"。本文以《帮帮团》的融媒体实践为例,探讨传统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如何建构个性化的移动直播平台和网络视频品牌。  相似文献   

13.
"打造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史诗",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从2003年的第一届到2009年为止已经是第七届了.作为最初的参与者之一,几年来笔者一直关注着"感动中国"历次年度人物评选以及其品牌的传播力.应该说经过近七年的传播积累,"感动中国"已经成为中国电视乃至中国媒体的一个标志性的栏目,其传播价值已经远远越过了节目本身,甚至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与精神震撼力.新华社曾发表评论称:"<感动中国>的评选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已经成为了目前中国媒体中最有影响力、也最有权威的人物年度评选活动."本文将从"感动中国"节目的最初的传播缘起,谈谈这一评选活动传播的社会价值、商业价值和人文价值以及对于媒介操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当前媒体"走转改"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一:媒体报道冷热不均.有的媒体为应付检查,把新闻专栏改头换面,往往换"汤"不换"药".一些媒体缺乏研究,仓促上阵,导致报道缺乏新意.近段时间以来,翻看报纸,收听电台,收看电视,我们不难发现,打走基层栏花的兰目、节目不少,报道量不可谓不大.但是,令人眼前一亮的专栏少,令人拍案叫绝的新闻作品也不多.有些媒体把原有栏目改头换面,打上走基层的栏花,内容是换汤不换药.  相似文献   

15.
陈秋萌 《出版广角》2021,(13):78-80
自2013年《农民日报》创办新闻短评栏目"三农微评"起,该栏目深度聚焦"三农"领域中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基层教育、直播助农等内容,其评论简短有力.该栏目创办7年来,刊发了大量广受好评、传播价值高的稿件,逐步成为《农民日报》的重要新闻评论栏目,不仅丰富了版面内容,还展现了《农民日报》特有的基层视角以及舆论场中"有我在"的态度.《农民日报》"三农微评"栏目无疑是"三农"板块中报纸类新闻短评栏目的佼佼者,其鲜明的评论风格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融媒体环境下新闻短评栏目的特征与走势.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科技所驱动的媒体融合时代,我国日益细分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显露出功底不深厚、能力不稳固、技能不适配等结构性问题,建构适合当下媒体环境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成为燃眉之急.本文认为,"复合"并不是单纯的"专业技能复合",而要在"技术-表达-思想"三个由表及里的层面实现能力的多维复合:具备新文科思维下不断迭代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李超宇 《传媒》2021,(18):71-72
近年来,人民网、新华网、澎湃新闻、财新网等媒体争相开辟数据新闻板块,其中代表性的当属财新网"数字说".数据新闻是以新闻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对数据进行收集、整合、挖掘、呈现的一种报道形式,经过多年发展实践,数据新闻已经成为集叙述工具、技巧和方法为一体的成熟报道类型.早在2011年财新网就开始了数据新闻的战略布局,并始终深耕"供给侧改革",实现了数据新闻报道的持续创新与融合发展.作为财新网数据新闻中心"直辖"的数据新闻栏目,"数字说"于2013年正式上线,成为我国数据新闻实践的开拓者.2016年,财新网成为我国唯一入围"全球数据新闻奖"的媒体,2018年更是一举斩获"全球年度最佳数据新闻团队奖",打破了我国新闻媒体的一项纪录.可以说,"数字说"栏目代表了财新网数据新闻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8.
董毅 《记者摇篮》2007,(12):4-6
在日前结束的辽宁首届新闻“名版名栏”评选活动中,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全省新闻联播》、《民声》、《新闻麻辣烫》、《927新闻村村通》四档节目荣获广播类名牌栏目称号。这四档新闻栏目是辽宁人民广播电台众多品牌栏目的代表.凝结了辽宁广播人的心血。辽宁人民广播电台拥有一批品质优秀、个性鲜明、听众美誉度高、市场号召力强的品牌栏目。正是这些品牌栏目提升了广播媒体的影响力,在听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使辽宁人民广播电台成为广告经营收入达1.4亿元的强势媒体。为此,本期杂志特邀该台品牌栏目的主要负责人介绍各个名牌栏目的办栏经验,看看他们是如何培育品牌、推广品牌、创新品牌的。  相似文献   

19.
吴军 《新闻实践》2008,(7):55-56
如何让一个品牌节目不断保持新鲜感,保持良好的收视率?这是电视人想破头的事。于是,"阿六头说新闻"栏目请出"阿六嫂"登场。可是这个"新面孔"亮相后,却引发观众群中截然相反的评说。本刊约请媒体策划人和业界专家,就这一现象进行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20.
"应对媒体"众生相 当前,各类危机公关培训探讨传播"应对媒体"的理念与办法.其形成的"应对媒体"思路和框架主要是: 一、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鉴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社会舆论呈现多层次状态,各方都认识到遇到突发事件,对媒体不能捂、躲、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