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探讨大负荷散打专项训练负荷量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散打专项训练的负荷强度可达到极限强度;血尿素即刻值非常显著高于基础值,12小时后可降到正常范围内;运动水平越高的散打运动员其无氧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2.
论三级跳远专项素质的训练负荷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人体运动负荷学和运动训练学理论对三级跳远专项素质的训练负荷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练习最大力量,负荷量不宜过多,负荷强度以次极限或极限为宜;练习速度力量,小肌群的负荷大,大肌群的负荷则小;练习弹跳力,小肌群的负荷强度小,大肌群的负荷强度中或大;速度素质的练习,在最大速度强度的90%~95%,持续时间15~20s,时间间歇40~60s的负荷范围内交替进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最大摄氧量是反映人体在极限负荷时心肺功能储备能力和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特别是与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历来为运动医学专家和教练员所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中.  相似文献   

4.
中长跑运动是属于极限条件下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在现代运动训练方法中,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科学合理的训练安排恢复,是运动员取得成绩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中长跑运动员耐力与力量训练的分析和运用;即耐力与力量训练原则,安排了负荷的方法等方面进行粗略探讨,以便对今后训练起到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力量训练是田径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男女在身体形态和机能等诸多方面的先天差异,女子田径运动员在力量训练方法上与男子运动员相比有其异同点。 1.极限重量训练是最有效的方法力量训练方法按负荷的重量可分中重量、大重量、次极限重量、极限重量训练。男女运动员在提高最大力量时,采用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极限重量训练,也就是通过负荷最大重量进行的力量练习。这种方法能通过对抗超负荷  相似文献   

6.
随着划艇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要求运动员有机体承受极限负荷,克服心里压力和体力消耗,在竞赛中充分发挥运动潜能。因此应该认识到,划艇运动的恢复问题与运动训练本身同样重要,没有恢复就没有专项训练质量的提高,所以说如何安排大运动量训练课后和比赛后的恢复问题,是摆在教练员和运动员面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徐峰 《中华武术》2022,(1):44-46
<正>短跑是田径项目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的极限强度运动项目。短跑是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缺氧的条件下完成最大强度的项目,属于一种极限运动。高强度训练引起身体负荷和心理负荷不断增大,提高了运动员机体在训练后的疲劳程度。俗话说: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用的训练,但这时运动员的恢复水平也必须提高,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加速机体恢复的,保证下一次有效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力量训练能保证速度滑冰运动员有机体适应现代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大负荷的要求,提高运动员的机能潜力,使有机体的运动能力达到最高水平。认为力量训练可以概括为一般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两种类型;在发展绝对力量的训练中要注意负荷量的增加,训练的特点负荷强度大(75%~100%),每项训练完成的组数多(5~8组),每组重复次数少(1~6次),每组训练的间隔时间为3min,采用大强度训练法训练时需要很大的体力和心理准备,还应具备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恢复手段;发展速度力量的方法一般采用本人最大负重的40%~70%的强度,兼顾力量和速度两方面的发展,练习中应尽量体会最大用力和最大速度感,一般每组重复5~10次,完成3~6组,组间间歇时间2~3min,提出爆发力训练负荷等级与重复次数以及极限用力的百分比关系;大强度间歇循环训练是提高速滑运动员力肌肉耐力的主要方法,该方法练习重复速度要快,采用最大力量50%~80%的负荷,重复在10~30次之间,间歇时间应是用力时间的2~3倍。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代运动训练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我国运动训练的现状.认为我国现代运动训练具有专项化、负荷的极限性、系统科学性、训练手段的实效性以及医务监督和运动营养的超前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过度训练与过度疲劳的区别及其防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度训练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疾病,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运动员机体的训练负荷接近人体生理极限,训练中必然产生过度训练,影响运动能力的提高。过度疲劳不同于过度训练,是由于过大的训练强度和过短的恢复时间合并其他训练和非训练应激造成的。综合国内外多年来的研究,对过度训练与过度疲劳的区别、产生机制、表现和防治等做了比较全面的概述。  相似文献   

11.
运动负荷术语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负荷是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的最常用术语 ,对运动负荷的实质进行了分析 ,认为运动练习负荷、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是运动负荷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 ,应防止在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的应用的混淆。  相似文献   

12.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颂平 《体育科学》2012,32(5):3-11,33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由Л.П.马特维也夫为代表的前苏联学者们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是通过训练大周期的分期形成竞技状态,以便使运动员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以最大概率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阐述了形成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性作为训练分期的自然依据;训练大周期作为形成竞技状态的完整结构单位;"波浪型"负荷动态是形成竞技状态的必要条件;"延缓传导"现象反映了负荷量动态与竞技状态之间的联系;竞技状态在全年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次数;分析了近年来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出现某些不同的看法;同时分析了全年多周期方案的特点,阐述了现代阶段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应进一步研究、拓展和贯彻,使“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原则更加科学化。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前提。运动竞赛的核心是负荷强度,而不是负荷量。只有平时高强度的训练积累,才能适应比赛对肌体的强烈刺激,使机体所能承受的负荷强度不断提高。孙海平教练采用小周期、短节奏、高强度的训练方法,注重以强度为核心的运动负荷,辩证的处理量与强度间的关系,是对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拓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快速力量训练负荷强度的生物力学确定方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快速力量训练中,负荷强度的确定包括负荷重量和动作速度两个方面。利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定量地确定这两个指标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有利用最大输出冲量和最大输出功率两种方法来确定人体下肢伸肌群快速力量训练中的负荷强度。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述评,明确优点,探讨不足,以期进一步补充、完善快速力量的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征解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田径速度力量项群运动负荷控制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揭示,多年训练过程中一般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训练所占比重,随着训练年限和竞技能力增长而趋于递减,但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所占比重则趋于递增。年度训练过程中的准备期训练重点集中在发展绝对力量、速度力量和专项技术训练等方面,负荷变化表现为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几乎平行发展并呈现出渐进性递增特征,其中负荷强度一般控制在80%-90%最高成绩水平上。比赛期的负荷量约下降20%,但负荷强度上升10%。而过渡期则表现出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同时下降的特征。小周期训练过程中的赛前小周期负荷变化表现为负荷量有所降低但负荷强度却有所增加的特征,而且负荷强度在赛前2周左右达到最高水平,其中大强度训练的持续时间约为10.5天-21天,其比例约占赛前训练总负荷的10%-30%左右,最后一次大强度训练高峰出现的时间一般距离比赛日之前5天-12天。  相似文献   

16.
林军 《体育科技》2006,27(2):44-45
水球运动训练臻于成熟,然而新问题仍不断涌现,如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焦点:运动负荷最大化与合理化的平衡。运动负荷并不单指运动强度,而包括每个人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除此之外,还包括运动负荷的合理化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特征解析和环比计算等研究方法,对田径组合项群世界优秀运动员多年训练负荷控制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揭示,随着训练阶段的深化和竞技能力的提高,一般身体素质训练比重呈递减趋势,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比重呈平缓递增趋势,技术训练比重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从基础训练阶段至初级专项训练阶段,最大速度训练的环比增长系数趋于递增,但进入专项提高阶段以后,速度训练负荷量的环比增长系数却呈递减趋势,虽然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练习的总量在绝对值上要高于最大速度,但负荷强度却远远低于最大速度,反映出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训练对提高组合项群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之路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受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经历了从体教分离到体教结合、教体结合的发展过程.由于好的教育背景和文化水平并非是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的必要条件,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排挤和学生学业负担的加重,高水平运动训练专门化程度的提升和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片面理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高水平运动员培养过程中运动训练与文化课教学的矛盾依然存在并激化,体教结合或教体结合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析PIN结合论的运动负荷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阐述PIN结合论对运动负荷的构成、分类、属性,以及与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模型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旨在提高人们对运动负荷的全面认识,通过科学控制运动负荷,促进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提升运动员的综合制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