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文章从社会学的角色理论概念解读,透视和分析了武术发展脉动,武术正确认知社会角色,有助于对武术良性的发展和传承,社会角色的认知对于武术是一种新的认识论,更是一种实证性分析,武术认知是武术发展观的基础,是武术发展观重要途径,社会角色的认知有利于正确认识武术发展与传承、有利于武术发展长效性、有利于武术职业思想的构建,特别是启示性引申了和透视了武术的角色认知、角色自觉、角色塑造、角色行为规范、以及角色对群体性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武术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承至今,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内涵,也是被广大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一种文体活动,武术本身具有文化和体育的双重属性,有了这样的属性,自然也就有了武术的教育价值,武术教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文化定位问题涉及到保证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把握当代武术教育的文化定位。武术教育按照学科定位来讲,属于人文学科,武术文化的传承的同时也体现一种审美感,这也是武术教育的价值所在,武术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道德范畴的教育可算是武术教育的功能定位,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无形之中也是一种国家力量。  相似文献   

3.
从教学和武术的本质出发,武术教学是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而武术运动训练则是在武术教学的基础上,以实现竞技运动为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武术教育过程。本文通过对二者区别与联系的分析,认为在当今武术科学和武术实践中,这两大科学原理已成为体育科学中武术文化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现代武术的作用和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的强身健体和运动竞技范畴,随着武术运动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武术运动在高校体育运动占据重要地位,武术文化深入到高校,形成了特色的高校武术文化.高校武术文化既是锻炼人、教育人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武术事业的发展,因此对高校武术文化进行分析研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武术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数千年来,它与教育、宗教、文学、艺术和传统哲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武术技击、武术套路、武术哲理、武术文学艺术和武术道德等,丰富了武术的内容。武术成为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陶铸着中华民族的心理和素质,创造也极其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现在研究这种文化有益于磔砺国魂,激浊扬清,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  相似文献   

6.
竞艺武术是武术与表演艺术的有机结合,是武术艺术化的一种创新,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武术演艺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促进了高校间的国际化交流,并为当今的武术学科增加了新的内容和发展方向,更体现了武术的一种时代特征和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7.
发展"竞技武术"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的本质是永恒的,其功能和形式是可变的,是随着武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武术的功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竞技武术具有一种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新功能。它的产生是对武术众多功能的丰富和发展,这将有利于武术体系的完善和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武术流派是一种重要的武术现象 ,本文通过对武术史的研究 ,力求揭示武术拳术流派的形成、演变与发展的因素 ,把握和理解武术的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岭南武术和中原武术从文化学角度做一辩证分析,比较二者之间的共性和区别,以更好地理解岭南武术和中州武术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为岭南武术和中州武术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唐朝时期武术运动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本文通过文献法和逻辑法,对唐诗中的武术进行研究,进一步展示唐朝的武术发展特点:朝廷施行府兵制和武举制,宫廷武术迅速发展,民间崇尚武侠之风,武术传承体系有了雏形。这一研究旨在使读者更全面了解唐朝的武术发展史,更好地传承武术文化,开辟研究武术文化的新途径,为现代武术和体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武术套路运动是一门具有鲜明特色的人体艺术,武术特有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段,无不以其优美的形态、别具一格的韵律和浓烈的东方神韵,展示其艺术美和形式美,而其实战也给人以一种赏心悦目的技击美。  相似文献   

12.
身体美论     
张之沧 《体育与科学》2012,33(4):45-48,30
身体既是审美的主体和对象,也是创造美的源泉和动力。身体乃美之最;美即身体的快感和强力。不仅身体本身是最具魅力的艺术品,一切美也都需要通过身体去体验、领悟和感受。正是基于身体美及其审美功能,才产生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升华出生活美、身体美和体育美。既然身体与美如此紧密,整个美的世界都是源自活生生的身体,那么体育作为培育、训练和推动身体成长与强健的事业,当然要从身体的体态、体型、体格、容貌、力量、意志、耐力、激情、协调性、柔韧性、整体性、平衡性、对称性、高超精湛的技巧、令人惊艳叫绝的艺术表现力等诸多方面展示、创造、维护、延伸和塑造身体美和人类美。  相似文献   

13.
李俊卿  郭兰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5):573-574,590
中国武术蕴涵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圆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圆为美是我国各民族文化艺术普遍遵循的原则.通过研究表明圆是武术的哲学理论基础;圆在武术动作中广泛地存在和应用,提出圆美艺术现象是武术动作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丰富了武术动作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艺术体操运动中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琦 《福建体育科技》2001,20(6):29-30,44
艺术体操是一门具有鲜明特色的人体艺术 ,它的各种表现手段无不以其优美的形态、别具一格的韵律展示艺术美和形式美 ,其美学特征也显示出独特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体育舞蹈的美学构成因素包括标准舞姿、形体美、音乐美与服饰美。只有将这些因素融合起来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的美感训练,将运动、娱乐、艺术之美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展现体育舞蹈的韵味,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6.
朱瑛 《福建体育科技》2006,25(2):8-10,16
本文通过对艺术体操的特点及美学特征的阐述,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和审视艺术体操与美的关系,充分展示其丰富的内涵,进一步强调了艺术体操在美育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武术套路从其本质来讲,可以说是艺术的另类表现形式。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从文化艺术的视角,沿着武术历史发展的脉络探讨了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认为,武术套路的技术特征可归纳为技击性,多样性和艺术性;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包含:武术套路运动的美是表现战斗的“生活”;是一种“距离”的美;是经过创造,所表现出的一种感染力、震撼力的美三个方面。武术套路通过形式美、意蕴美表现武术套路运动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及录像分析法等,体操惊险性与艺术性之间的比例权衡进行了分析,认为体操运动的惊艳之美,是以安全为基础、以艺术为追求与以美为载体的惊险性与其他全部艺术性的完美结晶,最终实现在惊险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完整性与协调性的权衡。  相似文献   

19.
体育舞蹈的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舞蹈是一种体育与舞蹈相结合的艺术,它通过肢体语言,在有节奏的律动下体现一种意味深长的意境,同时也体现出了作为一项运动,区别于其他艺术而特有的那种运动美,这些美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欣赏。本文就体育舞蹈中所存在的"美"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为能够更好的欣赏体育舞蹈,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或训练时更好的把握体育舞蹈的美,以及培养体育舞蹈练习者创造美的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是一个对美无限追求的民族,美在武术中无处不在,而且与艺术联系在一起的武术也从头到脚,从外及内,处处闪烁着美的光芒。"高、难、美、新"武术发展方针的确立,其核心的制胜规律就是难度和创新。难度构成了美的基础和美的级别,推动了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新的艺术特性,而艺术则把难度动作融化进各种编排美的符号中,使艺术一步步接近武术,通过运动员的形态动作和演练技巧共同表现出来,展现给人的是一种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和无所畏惧的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