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多以来,中国和沿线经济体秉持"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原则,共同推动倡议落地生根、持久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对倡议的理解不断深入,认可度不断提升。2018年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与零点有数科技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17个主要国家所做的中国观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认为"一带一路"有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贸易合作及人文交流,有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69.3%的受访者表示希望本国政府进一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充分证明了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和地区能够切实从中获益,有力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2月,《中国央企海外形象调查报告(2015"一带一路"版)》在北京发布。《报告》由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杂志社、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和零点国际发展研究院共同负责,重点调研中国中央企业的海外形象,通过对中国央企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央企在海外投资和运营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海外民众对央企"走出去"的看法。本次《报告》的调查范围为"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调查由GMO E-lab Marketing Research实施,采用在线调查的方式。调查  相似文献   

3.
正福建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大省,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往来密切,沿线特别是在悠久的历史交往中,建立了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友好往来的人际基础、文化基础和民众基础,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这些独特优势,加强福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福建及中国形象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辐射力、影响力,既有助于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整体进程,也事关"一带一路"国家倡议顺利推进的全局。  相似文献   

4.
中国出版物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行途径包括:与对象国发行集团和海外华文书店建立发行网络、参加国际书展、在目标国家举办主题文化活动和申请政府扶持项目等。鉴于当下传统图书发行渠道面临的困境,国图集团公司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华文书店提供更多支持的同时,探索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图书馆合作,进入当地读者的阅读体系,为我国出版物海外发行渠道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加强对外交流、增强国力的重要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于大学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作用,且"一带一路"战略下,大学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可以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本文从"一带一路"战略相关概念出发,主要研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意义,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相关建议,以期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时以国家全局视角对四川和成都对外开放提出明确要求,指示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推动内陆和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近年来,成都抢抓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提升了成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都市委外宣办指导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策划实施的"熊猫小记者"全球追访"一带一路"大型公益新闻接力行动,有效推进成都与"一带  相似文献   

7.
<正>"‘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对促进各国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构建新型国家关系,促进国家之间、民众之间的相互欣赏和相互认同的重大举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原局长周明伟在两会上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他今年的提案针对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机遇,进一步提升出版"走出去"水平,充分发挥出版产品在"民心相通"中的作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周明伟委员认为,出版产品是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民心相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近两年相关机构遴选出各类反映中国现实生活和优秀文化与主流价值的多部文学和影视作品,以俄语、印度尼西亚语、塞尔维亚语、蒙古语、捷克语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的语种,将包括电视剧、电影、动画片、纪录片等类型的百余部作品对外输出播放。  相似文献   

9.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世界加速从单极向多极转变、文化价值日趋多样的背景下,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沿线国家纷纷积极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开展各项合作。"一带一路"建设要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语言起到"搭桥铺路"的重要作用,这对汉语的国际教育与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2013年的秋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东南亚时,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引起国际社会和沿线国家的热烈反响。"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充满东方智慧、致力于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国方案。中国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但建设"一带一路"是大家共同的事业。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开局良好,我们应凝心聚力、乘势而上,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促进民心相通,需要夯实沿线各国路相通、心相连的民意基础,使各国人民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相逢相知相敬,让亚欧非大陆上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们携起手来,打造沿线各国人民相互欣赏、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实现合作共赢,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坚持互尊互信,筑牢合作共赢基础;坚持开放包容,把握合作共赢机遇;坚持务实创新,激发合作共赢动力;坚持和平发展,守护合作共赢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12年首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华沙成功举行以来,在"16+1"合作机制的推动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中东欧国家的积极响应。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近四分之一。可以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东欧国家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小觑。作为中东欧地区的重要国家,匈牙利在历史上就不断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进程更加彰显出勃勃生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增进各国人民福祉的"幸福工程"已经获得越来越多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的支持。而具有文化共通性的国际传播更能在不同的文明和多样性的文化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成为缓和冲突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使命赋予了我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边疆省级电视台的国际传播功能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至今,在三年多的发展时间里,持续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依然面临着重重阻碍。"民心阻隔"是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最大障碍。而民心相通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心理基础。要夯实这一基础,必须借助对外传播。我们的对外传播应该立足于打通阻隔,实现民心相通。首先,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统筹对外传播,立足全局,以实现"民心相通"为终极目标;其次,要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全面化、多元化的详实解读;第三,摒弃过去常用的单向"灌输式"传播,实现全民"互动"传播,尤其要注重青年的作用。总之,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非政府组织、公众等均可以作为传播主体,作为国家流动的名片和代言,演绎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促进"一带一路"沿线民众心相近、民相亲。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适应新常态的发展需要,是为了更好地走向世界而提出的一项惠及全球的伟大战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各异,我国为了将自身发展经验与更多国家共同分享,带动沿线各国共同发展,需要加强与沿线各国的经贸关系,加强同沿线各国不同民族间的人文交流,构建文化生态,以此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以来,该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该倡议横跨欧亚非60多个国家,范围极为广泛,沿线国家具有四大文明、上百种语言,各国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对倡议的解读难免会存在偏误与分歧。因此,在过去五年,沿线的一些国家仍心存疑虑,对倡议持观望态度,甚至有些国家还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质疑和批评。"一带一路"倡议如何能够达到被理解、被认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改革开放所积累的发展成就正为世界注入一种可资借鉴的改革模式,亚投行、G20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都在不断发挥平台效应。"一带一路"的提出可以视为中国对新世界主义的愿景和表达,期望通过两条沿线上国家之间的"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共生共荣"理念来培育世界新的经济增长带,从而成为"调节世界政治经济制度落差的一种  相似文献   

17.
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主流媒体和出版单位积极成立媒体联盟、创建英文媒体、推进影视展播和出版译介工程,增加了中国道路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宣介。在西方经济陷入低潮、缺乏解决方案之际,一些关于中国主张的肯定性叙事得以凸显。然而,"一带一路"倡议的境外传播环境也日趋复杂:一方面,西方智库和媒体不断提出污名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流行概念,来争夺对中国议题的解释权;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本地化传播环境也不容乐观。由于欠缺对当地传媒力量、受众语言偏好、本地运营渠道的了解,契合"一带一路"沿线传媒市场的中国内容供给不足,本地传播效果深受制约。  相似文献   

18.
泰国作为中国重要的经贸和战略合作伙伴,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落实重点和优先方向,在当地民众心中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意义重大。关于泰国汉语传播与民众中国形象认知相关性的研究可以促进语言传播更好地服务于在泰中国形象建设。调查研究发现,泰国民众眼中的中国形象是整体向好的,学过汉语的群体中国形象认知明显优于未学过汉语的群体。语言文化是中国形象的重要名片,汉语形象亦需积极规划。泰国汉语传播直接和间接影响民众的中国形象认知,反之,中国形象也会影响汉语传播。为此,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大力传播积极的经济形象,继续弘扬优良的文化形象,改善薄弱的产品形象,善用流行文化和名人效应提升国民形象,努力实现在泰中国形象的全面提升,进一步促进汉语在泰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正>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明显增长,"2015年,在生源排名前15的来源国中,除了韩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五个国家,其他国家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①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每年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随着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周边外交成为中国外交全局部署中的一大亮点。"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一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路")是新形势下中国推进周边合作的全新倡议,在整体和周边外交新布局中具有总体性引领作用。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引起沿线国家、域内外大国及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应积极关注相关国家官方、政策研究及学术界、企业界、媒体等主体对倡议的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