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赵霞  吕明慧 《科教文汇》2008,(20):145-145
物质世界的真与美从来都是统一的,物理学家往往借助美来认识世界、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有学者认为:“一个科学理论成就的大小,事实上就是它的美学价值的大小。”美学因素不仅仅存在于物理学理论创立的原动力之中,还渗透于其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之中。杨振宁在《美和理论物理》一文中提出,物理学具有“物理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也有不少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多样统一美”、“和谐奇异美”、“简洁明快美”。  相似文献   

2.
美的内涵是对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其本质是审美客体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我们能够认识美的规律,按照美的规律去发现美。美除了现实主要的表现形式以外,也普遍存在于科学物理学中。物理具有美的特征,物理学眼中的世界就是自然界,这物理世界的美就是自然美。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与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不仅仅是枯燥的概念和深奥的理论的堆积,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物理学中又处处洋溢着美的气息,体现了自然界的内在美,徜徉其中,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4.
科学美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不竭动力。本文阐述了物理学中的科学美:对称守恒美、简洁深远美、和谐统一美、奇异美。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美学的对立统一在海洋学和气象学研究中有着突出的表现。本文围绕海洋学和气象学与美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文章立足于理性之美和感性之美两个角度,从地球气候系统之美、研究态度之美、研究方法之美、研究成果之美四个层面,结合海洋学和气象学研究对象、研究历史、研究特点和诸多经典案例,比较和探讨了客观存在和主观感受之美,以期唤起海洋和气象工作者的美学体验,骥求在海洋科学和大气科学中,取得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宋惠菁 《科教文汇》2008,(25):189-189
本文以美学的角度,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体育进行了新的诠释,探讨了体育美的意义,对体育美的再认识,是提高人类精神生活和提高现代生活质量的主要内容,深入分析了体育关的各种表现形式,身体美、运动美、行为美、气质美,提出了体育在创造人体健美的同时,促进人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首次提出了“什么是美”的问题,从此拉开了西方二千多年来对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史,但是到了海德格尔这里,美的本质这个问题被消解了,也就是说美是自身生成和显现的,美自身以自身作为根据,而不是被另外的东西规定的.西方传统美学的根本特征是理性,现代美学的出发点是存在,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在对传统的反动和超越中大大推动了现代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肖运锦 《知识窗》2011,(6X):30-30
<正>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孕育了数学与美学,因此从数学诞生那天起,数学美学也随之产生,毕达哥拉斯学派不断从探索数量比例的和谐中去追求美就是一个明证。数学中存在美,数学包含着美学,现在似乎无人持异议。但在数学中为什么存在美,如何去感知数学的美,数学哪些地方体现着美,不少人对此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9.
<正> 从事自然科学的人接触到美学,从一开始起就感到美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自古以来,中外美学文献浩如烟海,使人应接不暇,科学美一直也没有被纳入美学体系,有人认为,如承认科学美的概念,就等于否认了美学是一门科学。有人认为科学美没有客观性,没有客观性的事物,是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的。但笔者认为,美学已被公认为一门科学,科学美学也能成为一门科学,因为科学美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袁林生 《科教文汇》2009,(30):159-159
高中数学蕴含着大量的美学因素,在高中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展示数学美,要引导学生体验欣赏数学美,要利用并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美。  相似文献   

11.
物理美不仅具有欣赏价值.物理学是合理、简单、对称、和谐、有序、守恒的。物理学家始终把物理美作为思考问题的一条主线。更重要的它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非常规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在物理学习中要注重物理美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物质世界的真与美从来都是统一的,物理学家往往借助美来认识世界、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有学者认为:"一个科学理论成就的大小,事实上就是它的美学价值的大小。"美学因素不仅仅存在于物理学理论创立的原动力之中,还渗透于其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之中。杨振宁在《美和理论物理》一文中提出,物理学具有"物理现象之美",  相似文献   

13.
学术论文的层次标题是论文的内容提纲和结构框架,层次标题应当简洁醒目,具有美感.结合实例分析,学术论文层次标题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形式美、修辞美和科学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刘国峰 《今日科苑》2010,(16):210-210
本文从艺术设计、美学概念入手,主要就艺术设计中的美学特点进行了认真分析,并重点论述了艺术设计中的美是什么以及艺术设计美学中应重点把握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5.
冯金娣 《科教文汇》2014,(35):195-196
"热闹型"童话的出现,打破了童话形象注重教化的单调和偏狭局面,转为对儿童的个性自由与生命意识的关注和张扬。郑渊洁塑造的皮皮鲁这一形象,就是童话类型化形象向个性化形象转变的最好代表。他身上集中表现的,张扬个性的形象美、非凡热闹的幻想美、深邃理性的幽默美等美学特征,很好地阐释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6.
室内设计作品的呈现,离不开对形形色色材料的运用.材料的质感、肌理、色彩对室内设计起到媒介的作用.从美学角度阐释室内设计中材料的色彩美、肌理美和质感美,从多个角度分析材料在室内设计中创造性的应用,使材料美与设计美达到完美统一,对室内设计师的社会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倩 《知识窗》2013,(22):8-10
中学语文教师应当按照美学教育规律,指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感受美、挖掘美、品味美,不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8.
庞丹  韩魁武 《科学学研究》2007,25(5):848-852
  杨振宁具有非常丰富而深刻的科学美学思想,本文从何谓“科学美”、“科学美”栖居于何处以及如何把握“科学美”等方面探析其科学美学思想,以启迪当今学者,并且将之加以进一步深入发掘和弘扬。  相似文献   

19.
罗泽忠 《内江科技》2010,31(8):203-203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之羡体现在课堂,如何在课堂上展现数学关,使学生能够欣赏敷学的美学价值,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数学简洁之美、思维之美、数形结合之美、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20.
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是人的天性。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不积淀着人类的审美心理。新闻活动也是人类的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新闻作品也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审美描述成果。作为研究人类审美实践的美学,也理应将新闻纳入自己的视野,研究新闻美,建构新闻美学理论。正是基于这样的学科背景,对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新闻实践中的具体影响和应用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