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如何增强地方电视台电视新闻的贴近性,即如何将电视新闻做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笔者认为,应在强化微观取向、强化真实感、增强亲和力、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程文 《新闻世界》2003,(12):16-17
如何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的电视新闻报道,结合笔在电视新闻报道岗位上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概括起来就要做到:深化主题、突出“重要性”;寻求共鸣,立足“贴近性”;着力表现,增强“可视性”。  相似文献   

3.
以全媒体时代为背景,在探讨通过增强电视新闻宣传的贴近性提高媒体权威性与公信力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增强电视新闻宣传的贴近性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4.
温涛 《新闻窗》2012,(2):100-100
随着媒体之间竞争的激烈,县级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本文分析了县级电视新闻的贴近性,阐述了县级电视新闻节目要增强新闻的贴近性就要抓住受众的利益需求,心理需求和收视习惯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孙建昶 《视听界》2001,(3):48-48
坚持导向性,增强贴近性是新闻媒体面临的共同课题。新闻的导向性是通过贴近性来实现的。对电视新闻而言,要体现贴近性,就要坚持六个突出:即突出新闻性、时效性、电视特性、互动性、服务性和信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新闻,类似于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作用于广大受众,电视新闻能否更加平等、更加亲切,让受众不再有被“灌输”的感觉呢?能!因为电视新闻像绘画一样具有多视角性,绘画可以找到最具冲击力的视角,电视新闻也可找到最具亲和力的视角,关键在于怎么“做”新闻。我们把“亲和力”一说引进电视新闻的领域,不能不谈到十分相似的概念——“贴近性”。“贴近性”要求记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群众,更贴近时代。“贴近性”在近几年,一直是电视新闻理论界对记的基本要求之一j其实,这两个概念还是有区别的:贴近性,是相对记而言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故事化的基本特征与表现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是电视节目多元化的必然产物,它拥有广泛的收视群体,在实现电视语言的回归,体现电视新闻可视性和可信性的基础上,又增强了电视新闻的贴近性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如何向农民传播正确的农业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已经成为了各地政府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电视新闻作为目前最为广泛的传播媒体,能够通过声音和图像形象系统的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使人们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文通过农业电视新闻目前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农业专题片的语言应用,从而有效提升农业电视新闻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9.
郑芳珍 《报刊之友》2014,(4):137-138
城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编排一直以来比较死板,缺乏灵活性。本文认为,在“走转改”活动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也要改一下文风,以突出新闻价值,增强贴近性与可看性。文章通过“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要突破僵化模式”、“直播状态下新闻编排要服从于时效”、“编排方式灵活能促使传播效果更佳”三个层面的分析,对电视新闻如何改进编排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如何改变农业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入手,介绍如何打破思维定势,转变观念,做出农民真正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以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本土化问题日益受到新闻媒体的重视。实现传播报道的贴近性,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受众不同的需求,因此,细分受众、确定自己的受众定位,地方电视新闻节目走本土化之路是实现贴近性的必然趋势,地方电视台要精心搞好栏目策划、改进报道方式,坚定本土化的价值取向,使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12.
《南京零距离》正面报道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电视新闻呈现了空前规模的改革与创新的局面。“三贴近”原则成为新闻传播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指导方针。寻求贴近性,成为正面报道提高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正面报道如何吸引观众,又远非“贴近性”几个字所能概括。  相似文献   

13.
宫正 《记者摇篮》2005,(10):59-60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包括对电视新闻的收视需求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单纯教化功能的新闻节目已难以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同时,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传播革命.也让人们对信息接收的形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满足受众、吸引受众,就要求电视新闻必须具有更强的贴近性.而在这一点上.民生新闻因为其定位,具备更强的贴近性。  相似文献   

14.
在先进传播技术手段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直播已覆盖全球,电视新闻的定义已由“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演变为“刚刚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如何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思想性,让电视新闻既能赏心悦目,又能回味无穷,围绕这一问题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笔者就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和实践体会,对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思想性二者的关系提出一些看法,作一些肤浅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所谓新闻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就是新闻舆论传播后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影响和所发挥的作用程度,也就是新闻这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所产生的社会效益。那么,怎样才能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呢? 首先,必须研究读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注重对让会舆情的调查研究。也就是说,新闻舆论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读者。《张家港日报》在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大局的同时,注重增强读者意识,提出了“领导满意,群众喜爱”的办报要求,注重在贴近性上下力气。比如,在全市农业结构调整中,广大农民面临不敢调、调什么、怎样调等困惑,该报及时推…  相似文献   

16.
在新技术新机制的催生下,现代经济格局和运行模式不断变革,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反映时代绚丽多姿的景观,让生机勃勃的经济活动通过荧屏展现给观众,并引发人们对各种经济现象的思考,这检验着地方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检验着记者的综合能力。长期以来,在地方台的电视新闻节目中,经济报道存在空、浮、散的问题,导致观众不爱看,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收视率。创新经济新闻报道方式,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和可视性,这是地方台在进行节目改革创新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人认识到了新闻贴近性的重要,这对电视媒体本身来说无疑是一种进步,而观众也会在这种“贴近性”原则指导下的新闻报道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就在不久以前,还有相当多的新闻从业人员以“大师”为荣,以创作精英文化为己任,整天为获各类大奖而工作。现在,他们中的大部分也开始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众。一、电视新闻的贴近性是由电视新闻的性质决定的首先,电视新闻的贴近性是由电视本质的要求所决定的。电视的第一本质是传播,而并非被某些人津津乐道的“第九艺术”。著名电视策划人张锦力先生认为“人发明电视的第一需…  相似文献   

18.
<正>在对电视新闻主题报道"贴近性"越来越重视的今天,新闻现场的生动表述与及时传播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作为受众与现场沟通的桥梁,电视新闻记者在现场的能动性被进一步挖掘和激发,通过以出镜记者为核心的记录与表述,可以灵活地调动新闻导语、电视画面、配音、同期声、综述点评等多种电视新闻要素,并且通过过程化、故事化、情感化的表达,使报道主题得以深化。出镜记者在传播中对所传播的主体以及传播意识、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切实贯彻"三贴近"的报道方针,不断提高主题报道的针对性、时效性、贴近性,不断增强民生新闻的时代内涵和社会价值。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纪实性强、现场感强的特点,充分发挥人员较多、队伍年轻的优势,使主题报道的时效性、纪实性等新闻要素明显增强,使民生新闻的时代内涵和普遍意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很多经济新闻缺少贴近性和可读性,影响了经济新闻的传播,弱化了宣传效果。笔者就如何增强经济新闻的贴近性和可读性谈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