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对北京和广州体育产业集聚的案例研究,从比较优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视角,探讨体育产业集聚的动力及其作用机制。认为:体现在区位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区位优势是体育产业集聚的诱导性动力;政府支撑是主导体育产业集聚的支持性动力,主要通过产业政策、协调管理、直接投入和项目引进等为当地体育产业集聚创造环境;产业价值链是体育产业集聚的扩张性动力,主要通过拉动关联产业发展,扩大和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业整合创新能力,促进体育产业集聚规模的不断扩大。基于此,提出我国体育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框架。  相似文献   

2.
据2004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第12版题为《我国体育产业呈现五大特点》一文中报道:国家体育总局王钧副局长在出席"华体国际论坛2004"时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基本现状可以概括为五个特点:首先,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趋显现,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为中心,正在形成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增长带。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尽管体育产业起步晚、基础差,但近几年来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3.
体育产业已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国内前沿城市的体育产业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四个城市的体育产业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政府的支持与投入下,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健身娱乐业,培育体育市场等,体育产业发展各有特色,对其它城市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体育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分析体育产业的基本要素(产业性质、流通领域、消费对象),简述了现阶段发展体育产业的迫切性,认为我国体育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体育产业,并根据我国社会现状,提出了发展体育产业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体育产业理论研究误区刍议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从体育产业的理论研究出发,从体育产业界定、体育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职业化等方面阐述了当前体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误区,指明了体育产业正确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外国际大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破传统的以国家为单位的研究范围,将体育产业研究界定在国际大都市层面上.选取17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国际大都市,多角度剖析了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现状与原因.研究发现,17个国际大都市中,体育产业竞争力最强的是纽约和伦敦,广州和深圳最弱;17个国际大都市的体育产业发展分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准全面发展型和需求条件型等4种类型;中国大都市应着力打造具有都市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业品牌.  相似文献   

7.
我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剖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演绎分析法,结合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化了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剖析了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因素,提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体育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体育产业的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守文  金秀英 《体育科学》2006,26(12):16-19
回顾产业融合理论,分析体育产业与媒体业、电子游戏、旅游等产业的融合。提出产业融合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树形模型”。研究认为,体育产业融合所创造出的新的融合产业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加速我国体育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郭敏 《体育与科学》2006,27(2):37-39
地方体育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领域中的一个新概念,也是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中研究的热点问题,发展地方体育产业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我国地方体育产业发展中财政投融资的优势和不足,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国地方体育产业财政投融资政策建议,突破地方体育产业发展瓶颈,推动地方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采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 ,从国内外体育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入手 ,对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 ,为我国进入WTO后的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及其基本特征,分析了其结构的特征:体育竞技表演、体育技术训练、体育社会化服务以及体育康复活动等,指明了其基本关系和特征;揭示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指出了其可能的发展趋势。结果认为,广东省高校体育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高校体育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东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体育彩票是各国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经济手段和经费来源。广东省发行体育彩票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可以说领先于全国其他省市,其产生的效益和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彩票运作的本身。本文就广东省体育彩票市场的现状和影响彩票市场的发展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发展广东体育彩票市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广东省体育彩票市场的更加繁荣。  相似文献   

13.
广东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陈明 《体育学刊》2005,12(6):51-54
广东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先行地区,体育产业已经发展成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具体表现为:体育健身娱乐业快速发展、体育彩票销售额在全国独占鳌头、体育用品产销优势明显.但在体育产业市场化、规范化发展进程中,仍存在产业政策体系不健全、市场导向不鲜明的缺陷;体育市场的结构、规模、效益、管理等有待于加强培育与规范.特别是要大力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产业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案例分析、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全面总结我国脱贫攻坚时期体育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区域的实践经验。在明确体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模式的生成逻辑与运行机制前提下,全面分析广东、山东、贵州的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助力精准扶贫模式的具体对策:首先,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来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助力乡村振兴的效能感;其次,通过体育产业促进农业实现高质量服务农业发展的成就感;再次,通过提升体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来高质量提升农民个体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广东吸引和承接第三次国际体育产业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雄 《体育学刊》2006,13(5):132-134
对广东吸引和承接国际第一次体育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第二次体育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与珠三角洲进行分析,同时对广东吸引和承接第三次国际体育产业转移的经济基础、消费结构、产业物流、体育场馆(地)等优势,以及广东吸引和承接第三次国际体育产业转移时面对“长三角”、“环渤海”的挑战,以及体育产业结构欠合理、体育产业政策扶持不足等劣势进行探讨,提出广东吸引和承接第三次国际体育产业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粤港澳区域体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港澳区域体育合作是大势所趋。目前粤港澳体育场地设施增长迅速但分布不平衡,大众体育快速发展,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各具特色。但是,三地居民体育交流较少,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交通及通关便利性等。研究认为,应减少粤港澳区域体育体制和政策差异造成的障碍,实现统一规划和资源共享,推进区域体育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等研究方法 ,对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和运动项目布局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在一些项目上数量具有一定优势 ,但在运动项目布局上地区差异明显 ,项目普及率低 ,对山区城乡广大地区的开展重视不够 ,比赛缺乏整体竞争力。应加强城乡结合 ,积极开发中小城市和山区农村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并合理配置扩大竞技项目地区覆盖率 ,拓宽后备人才资源渠道 ,建立科技攻关体系 ,实行科训一体化 ,为广东省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构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社会体育专业"滨海体育休闲管理"方向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子众 《体育学刊》2006,13(2):95-97
对广东海洋大学在全国率先增设的社会体育专业“滨海体育休闲管理”方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思考。“滨海体育休闲管理”方向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巨大的体育休闲市场,我国体育休闲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滨海体育休闲管理”方向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主要是依据国家政策给予体育产业的导向,生源供应充足和完善的专业筹备;“滨海体育休闲管理”方向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广东海洋大学不仅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而且还拥有自己的学科优势与海洋特色。  相似文献   

19.
运用因子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体育产业环境评价的量化指标,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省域差异进行分析和研究。进一步运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体育产业环境按政府和市场因子的强弱分为四大类:Ⅰ类地区(强市场、弱政府)主要包括北京、上海、浙江3个省市;Ⅱ类地区(强市场、强政府)主要包括:江苏、山东、广东3省市;Ⅲ类地区(弱市场、强政府)主要包括:河北、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天津、重庆12个省市;Ⅳ类地区(弱市场、弱政府)主要包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西、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3个省市。基于研究结论从体育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产业优势与劣势、政府与市场关系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我国省域体育产业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体育文化的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体育文化的概念和特征,将体育文化产业划分为四大门类:体育教育产业、体育智力产业、体育媒体产业、体育休闲产业,并对体育文化产业现存的问题和前景进行翔实的分析,旨在为体育文化的产业化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