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一幅照片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将要告诉你照片对Web站点、基于PC的展示、朴素的老式电子邮件的重要意义。数字相机与传统胶卷相机一样可以选景、拍摄,但数字相机可以将图像直接传到计算机中,有了它就能方便地在各种应用中加入照片。而使用传统的胶卷相机,要得到相同的结果,必须先拍照、冲洗,然后才能将照片扫描到计算机中——过程复杂。大多数数字相机的效果甚至都比不上最便宜的35mm胶卷相机。因此,在你决定放弃传统35mm相机之前,要仔细考虑。然而,低端数字相机(价格大多在600美元以下)的吸弓1力越来越大,这…  相似文献   

2.
《现代声像档案》2005,7(1):57-58
从2004年12月1日起,消费者在重庆市的照相馆冲洗、印放照片,如遇胶卷损坏或遗失,最多可获得原值10倍的赔偿金。  相似文献   

3.
陈征 《四川档案》2001,(5):34-34
临床病例照片档案以其特有的记录方式,形象,直观地再现了病例原貌,在归档管理中要采用专用照片档案册,拍摄前后要做好详细登记工作,胶卷冲洗后要及时进行初步整理,年底归档时则要将照片,病例说明,底片进行统一编号,以准确地提供利用。  相似文献   

4.
王军 《当代传播》2000,(2):70-71
不到10年时间,数码相机已经成为新闻摄影的必备工具,现在全世界所有重大新闻事件的采访中,都可以见到摄影记者在使用数码相机。数码相机不用胶卷,采用CCD(电荷耦合器)传感器把照片记录在电脑存储卡上,在使用上和传统相机区别不大。专业数码相机的图像质量现在已经足够满足新闻报道的要求。数码相机加上移动通讯技术,使得摄影记者可以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把照片传真回编辑部,从记者按下快门到编辑部收到照片,不到10分钟;而用胶卷拍摄,把底片冲洗出来就要10分钟。数码相机在提高新闻照片的时效性方面,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摄影二三事     
走上摄影这条路是10多年前的事了。当初见人家搞摄影觉得很好玩,既浪漫又有情趣。经不起诱惑,自已也买了一架相机,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拍一些生活照片。先是把照好的胶卷交到照相馆冲洗,经常要等好长一段时间才能拿到照片。因为受不了这长时间的等待,我下决心自己学习冲洗胶卷。有一次,与邻居同去春游,拍了许多镜头,回家后急忙兑好买来的冲洗液,用两个大碗分别装好显影液和定影液,按照书上的程序显影、定影,忙活了半天,胶卷冲出来了。可是等照片印出来后,我和邻居都傻了眼,这哪是照片,分明是底片,头发是白的,脸反而是黑的。大家啼笑皆  相似文献   

6.
不需要再为用完胶卷而发愁,不需要在图片库中忙着挑选合适的图片,也不需要考虑是否拍摄到了完美的照片,现在,数码相机使这一切变得轻松简单——但不仅仅是按一按快门。这里有一些流行数码相机的使用技巧,可帮助您精通您的数码相机并随时拍摄出完美的照片。  相似文献   

7.
如今,新闻摄影及报纸的编辑排版、出版印刷全部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数码相机替代了传统的胶片照相机,影像储存的CF\SD卡替代了照相胶卷,全国大多数报社摄影部冲印发稿照片的暗房早已不见踪影.各报正在抓紧照片数字化管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卞咸杰 《浙江档案》2006,(10):29-31
数码相机的兴起与普及是摄影史上的一场革命,其即拍即看、输出方便、无胶卷拍摄、便于编辑等特点,大大降低了使用数码相机的技术门槛,丰富了照片档案的收集对象,拓宽了照片档案收集范围,大有与传统照片平分秋色之势。目前,数码相机的存储格式比较多,如JPEG、TIFF、RAW、BMP、PC  相似文献   

9.
在我军的军史资料中,有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朱德总司令在机枪训练班上讲话》。去年10月26日.上午,在北京由中国新闻学会军事摄影委员会以《传统与现实》为题的我军老、新摄影工作者座谈会上,这张照片的作者、83岁高龄的红军老战士(我军最早的摄影家,原四野副参谋长、中将)苏静向我们讲述了该照片从拍摄到冲出胶卷、洗出照片历时三年余,经历了25000ffi长征的曲折教事。1933年2、3月,红军开始了第四次反“围剿”。红一方面军在周恩来、朱德指挥下,采用大兵团伏击战法,在大龙评消灭了国民党第52、59两个师,击毙放一师长、生俘敌一…  相似文献   

10.
一、为什么摄影必须正确曝光?任何一幅形象生动、层次丰富、影纹细微的摄影作品,都不能离开摄影者在拍摄时的正确曝光.正确曝光对摄影者来说,要求他不论在什么样的光线条件下拍摄,也不论拍摄什么样的对象,更不论使用什么样的胶卷,必须依照景物的明暗层次,都能在感光胶卷上得到恰如其分的光量.唯有摄影者的正确曝光,才能使再现在照片上的影象轮廓、线条、色调的浓淡与实际景物完全相符.正确曝光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影象密度最合适的底片.我们平时看到的照片(一次成象照片除外),都是用底片制成的.底片影象的黑白恰恰同实物相反,是负象故称负片.照片是正象,是由负片反转过来的.负片是产生照片的母片.底片上的影象,是由无数细微的银质粒子形成的.底片影象上的银粒数量和变黑的程度,在摄影上叫做"密度".影象密度的大小,同胶卷在拍摄时的感光量是有直接关系的.而底片影象密度的过大或过小,又关系到影象质量的优劣.换句话说,照片的影调是否丰富和景物影纹的显示程度,是取决于底片影象的密度是否合适;而底片的密度大小,又是取决于摄影者在拍摄时的正确曝光.  相似文献   

11.
良友 《军事记者》2001,(7):41-41
胶卷的种类:照相用的胶卷有黑白胶卷和彩色胶卷,按不同尺寸分为120胶卷、135胶卷两种。 120胶卷根据不同的120照相机可拍摄出大小不同的画面,其中有拍摄16张底片的(画幅为4.5×6厘米);拍摄12张底片的(6×6厘米);还有拍摄10张底片的(6×7厘米)与8张底片的(6×9厘米)。120胶卷的长度一般为81—82.5厘米,宽度为6.1-6,5厘米。120胶卷拍摄几张底片,取决于相机的型号而各不相同。 135胶卷适应于各种型号的135照相机。一卷135 胶卷能拍摄36张画面为24×36毫米的底…  相似文献   

12.
(1)数码小品摄影小品是一种常见摄影题材,它要求摄影者用微观的眼光去看大千世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在多年用胶卷创作小品的过程中,我拍过汽车车体上的反光,拍过斑驳墙皮上的蜗牛,拍过荷叶上的晶莹水珠......但是我明白,这些照片得来多么不易。在外奔波一天,...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函授学员胡信威、马昕报道:日前,新疆军区某部一连士官马伟得到了某摄影店店主420元的赔偿费。 休假期间,该部士官马伟和女友去南方旅游拍摄了两个胶卷,回部队后,放在驻地某摄影店冲洗。取照片时店主却告知所洗的照片被人误取走。小马问店主为什么不小心,店主拉长了脸,指着墙上的一个牌子说:“我们店早就有规定,如果意外损坏或丢失,只赔偿同类同量的胶卷,有啥了不起,大不了赔你两个胶卷。”小马见店主蛮不讲理,便向“12315”进行了投  相似文献   

14.
观点     
全球最大的胶卷生产商美国伊土曼柯达公司近日宣布,将于今年停止生产其公司旗舰产品——柯达克罗姆胶卷(Kodachrome)。这是74年前柯达推出的首批彩色胶卷.也是全球第一款取得商业成功的彩色胶卷。在横扫全球胶卷市场几十年之后,即将走下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5.
数码相机复制档案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档案馆也开始在一些工作中应用数码相机。数码相机和传统胶片相机相比,具有很多优点:一是数码相机各种参数的设置比较灵活,可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二是拍摄不用胶卷,拍摄成本相对较低,对一个对象可以反复拍摄.多次回看,直到满意为止;三是图像可以直接输入到计算机进行存储和处理,并打印成照片。  相似文献   

16.
家徒四壁、粗茶淡饭、深居简出……这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背着相机四处拍照,捕捉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成为他每天唯一的课题。20多年来,他用去约5000卷胶卷.拍下20多万张底片。近日.在成都市正通顺街的一间老屋里,52岁的退休工人王晓庄收到了一份珍贵的荣誉:“卡塔尔阿尔塔尼国际摄影大奖赛”组委会寄来的荣誉证书和含有他照片的纪念画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一、目前照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年度档案考核中发现,许多单位对单位公务活动的拍摄工作非常重视,配有专业人员负责这项工作,有高级的拍摄器材。每当单位有公务活动时,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在拍摄完之后,他们往往不知道要及时登记,等一卷胶卷用完后冲洗出来,每件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由等信息就记不清楚了,无法整理,日积月累,归到档案室的照片信息就是不完整的。档案人员面对这些照片也是束手无策,提供利用就更是难上加难。二、照片的收集环节照片的收集环节是做好照片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收集工作应落实在负责摄像的部门,由…  相似文献   

18.
1848年 5月 5日,德国汉堡发生了一次大火,大火连烧了四天,比鸥乌和史特尔茨纳二人奔赴火场,拍下了有关废墟的许多照片,后来大多失散,仅存一幅。这次拍摄和这张照片是今天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照片。 摄影术的诞生是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应运而生的,150多年来,它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速向高速、由手工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但万变不离其宗,总也脱不开照相机和胶卷的传统模式,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100多年来,人们也一直在为寻求一种新的感光材料和更为方便实用的摄影方法而苦…  相似文献   

19.
一、目前照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年度档案考核中发现,许多单位对单位公务活动的拍摄工作非常重视,配有专业人员负责这项工作,有高级的拍摄器材.每当单位有公务活动时,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在拍摄完之后,他们往往不知道要及时登记,等一卷胶卷用完后冲洗出来,每件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由等信息就记不清楚了,无法整理,日积月累,归到档案室的照片信息就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20.
话题由来 彩色胶卷、数码相机的普及,新闻摄影、新闻照片逐渐由"黑白世界"迈进"彩色世界".与此相适应,报纸、杂志使用彩色照片越来越多;而目前,报纸、杂志刊出的黑白照片,绝大部分是数码相机拍摄的彩色影像转换成黑白效果的;这些照片的影调层次不够丰富,传播效果也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