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2):F0002-F0002
根据GB/T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制定本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细则,请作者按照本细则著录投向本刊的稿件。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标注方法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多次引用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文页码。文献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外文作者的名可以缩写,省略缩写点,其中译名可以只著录其姓。作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列出;超过3人时,只列…  相似文献   

2.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3):F0002-F0002
根据GB/T 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制定本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细则,请作者按照本细则著录投向本刊的稿件。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标注方法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多次引用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文页码。文献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外文作者的名可以缩写,省略缩写点,其中译名可以只著录其姓。作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列出;超过3人时,只列…  相似文献   

3.
来稿须知     
本刊热诚欢迎校内外作者惠赐佳作,并敬请来稿者注意以下事项: 1.本刊参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国家标准(GB/T7714—2005).对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作如下规定:(1)参考文献是著作的,均须注明页码,页码一律以上标形式注在文中引用的文献序号“[]”外,不用再标注“(p.)”,例如[2]^369;凡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外标注引文页码.(2)期刊须注明版本,版本前用“:”标注.(3)凡电子文献须注明:作者,文题,出版者,  相似文献   

4.
来稿须知     
本刊热诚欢迎校内外作者惠赐佳作,并敬请来稿者注意以下事项:1.本刊参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国家标准(GB/T 7714—2005),对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作如下规定:(1)参考文献是著作的,均须注明页码,页码一律以上标形式注在文中引用的文献序号"[ ]"外,不用再标注"(p.)",例如,[2]369;凡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 ]"外标注引文页码.(2)期刊须注明版本,版本前用":"标注.(3)凡电子文献须注明:作者,文题,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时间,获取路径.  相似文献   

5.
关于参考文献编辑加工要点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参考文献编辑加工的注意要点及方法,提出几点在处理参考文献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①注意所引用文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②注意检查正文中参考文献序号标注是否正确.③注意文末参考文献各项是否著录正确.分析了参考文献标注和著录的常见错误,并就参考文献的编辑加工提出改进工作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有关正文中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的规定、标志符号及所提供的示例有欠缺之处,只能表明"阅读型文献"的著录格式,却不能清晰明确地表明"引用型文献"的著录格式。学术期刊编辑对这类文献的标注缺乏统一性与规范性要求,很多期刊正文在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序号、页码的标注格式及符号标注方式不统一,普遍存在"失范"现象,这种现象无疑会影响期刊编排规范化工作。因此,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的著录规范需完善,期刊编辑的规范著录工作也应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7.
参考文献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也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作者在著录参考文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即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著、期刊、报纸、专利、标准、电子文献等。内部资料等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不能作为参考引文。(2)按参考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序号。不仅要在论文的结尾处标注参考文献,还必须在正文中将参考文献的序号用右上角标标注在引用处。(3)在标注外文文献时,采用作者姓前名后的形式标注,姓的组成字母全部大写,名缩写(大写),且不加缩写点。  相似文献   

8.
参考文献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也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作者在著录参考文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即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著、期刊、报纸、专利、标准、电子文献等。内部资料等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不能作为参考引文。(2)按参考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序号。不仅要在论文的结尾处标注参考文献,还必须在正文中将参考文献的序号用右上角标标注在引用处。(3)在标注外文文献时,采用作者姓前名后的形式标注,姓的组成字母全部大写,名缩写(大写),且不加缩写点。  相似文献   

9.
参考文献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也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作者在著录参考文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即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著、期刊、报纸、专利、标准、电子文献等。内部资料等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不能作为参考引文。(2)按参考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序号。不仅要在论文的结尾处标注参考文献,还必须在正文中将参考文献的序号用右上角标标注在引用处。(3)在标注外文文献时,采用作者姓前名后的形式标注,姓的组成字母全部大写,名缩写(大写),且不加缩写点。  相似文献   

10.
<正>一、注释注释主要指对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和补充说明,用序号①、②……表示,标在引用处的右上角(在Word、WPS文档中使用文字的格式——字体——上标功能即可达到此效果)。二、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用序号[1]、[2]……表示。每一条参考文献条均以"."结束。参考文献需在文中引用的位置标明序号。本刊的参考文献指的是引用文献,凡是文中没有出现序号标注的参考文献一律不列举出来。具体见下例:  相似文献   

11.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是编辑规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引号与标点连用时,引文末尾的标点是放在引号之内还是放在引号之外的问题,是在编辑学术论文时经常遇到的。正确使用引号与标点的搭配,显示了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对于进一步提高学术期刊的编辑规范化也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宋人“说话四家数”看元代水浒戏归为公案剧的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仰东 《天中学刊》2011,26(1):72-75
"说公案"最早见于宋代,但是由于断句不同,理解存在出入。"说公案"应当包含"搏刀杆捧及发迹变泰之事",不仅在传抄过程中没有疏漏,而且还有旁证:其一,罗烨《醉翁谈录·舌耕叙引》公案话本存目中至少涉及两篇水浒故事"石头孙立""戴嗣宗";其二,在为"小说开辟"所作的诗文中,作者也是将"搏刀杆棒"故事列入公案之属的。水浒戏完全符合古代"说公案"的特征,因此,将元代水浒戏纳入公案剧不但必要,而且合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人民日报》新闻标题中各标点符号在传统报纸与微信公众号上的出现频率,考察了《人民日报》在不同媒介下新闻标题标点符号的运用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从相同点来看,逗号在两种媒介新闻标题中出现频率都比较高,占比接近三分之一;从不同点来看,两种媒介新闻标题中出现频率最高和最低的标点符号不同,报纸新闻标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引号,出现频率最低的是省略号,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使用叹号的次数最多,没有使用过间隔号。这种差异是由于标点符号的媒介功能不同所导致的,最后指出了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标点符号的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语言学理论为依据,以力求保持句子表意完整为目标,探讨期刊引文标注序号的位置。参考国外相关处理办法,认为对引文段落、句群及句子的标注其序号应置于最后一个标点符号之后;对词、词组及相当于词组的成分则应直接标注在其右上角。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大字典》引用《正字通》断句、标点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因不明《正字通》体例导致断句、标点不当;2.因节引不当导致断句、标点不当;3.因割裂词义导致断句、标点不当;4.因误解泛称而导致标点不当;5.因引文脱落而导致断句、标点不当。  相似文献   

16.
广告是语言的特殊交流方式,模糊修辞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给广告语言表达提供了广阔空间。在英汉广告语言中模糊修辞通过使用模糊性词语、精确性词语、修辞格、模糊引证、模糊性语句和标点符号等构成手段,使表达灵活、自由、简洁,能丰富语言的表达力,能传神表达主客观世界中模糊或无须精确描述的事物和心理等,使受众获得极大的美学享受。  相似文献   

17.
李善注《文选》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征引式的注释方式,主要通过征引大量古籍故训来指出文句的出处和解释词语的意义。李注亦大量征引了《左传》中的材料,这些材料有的与现存传世文本相合,有的却相左。文章从对这些材料分析的入手,对李善《文选》注征引《左传》情况作了一较为全面的考查。  相似文献   

18.
对《辞源》修订本中存在的释义失误、引文字句有误、标点不妥等问题作了一些订正。  相似文献   

19.
为促使学术论文英语题名的规范化,本文针对英语题名撰写中常出现大小写误用、斜体和引号缺失或混淆、缩略语滥用、冗词普遍等技术性细节问题,按照相关细则,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This case study illustrates how a 2nd-grade child, Violet, used an ordinal view of number to reason about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tegers and arithmetic involving integers. Violet’s ordinal view of number facilitated her ability to reason about and correctly solve some integer-related problems and constrained her solutions to others. We demonstrate how Violet’s thinking evolved over time while she extended the properties of whole numbers and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to the integers. Using this case study as a basis, we propose a series of developmental milestones that build toward one’s understanding of integers and integer arithmetic in an order-based way. We believe that understanding Violet’s order-based reasoning can help us listen to other childr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