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物介绍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3):F0002-F0002
贾春佳教授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并留校任教,承担本科生专修及必修《田径运动》和硕士生《社会体育学》课程的教学工作。1991年晋升讲师,1996年晋升副教授,2001年晋升教授。1997—1999年,在日本中京大学进修学习,2003-2012年,任社会体育任副主任、主任,2012年至今,任哈尔滨体育学院人事处处长。  相似文献   

2.
袁敦礼     
<正> 袁敦礼(1895—1968),字志仁,河北徐水人。1917年毕业于北平高师外语部,留校任体育科教员兼翻译。1919年任体育科主任。为了探求体育之原理,振兴中华,1923年赴美留学。攻读生理学、体育理论、公共卫生学。由于他刻苦勤奋,获芝加哥大学、霍布金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士学位、生理学硕士学位。1927年回国后,仍然任体育科主任(1931年改为北师大体育系)。1933年和吴蕴瑞合著《体育原理》一书。1933年除任体育系主任外,还兼任师大教务长。袁敦礼在1919年至1944年任体育系主任期间,在体育专业教育和体育  相似文献   

3.
马凤阁     
马凤阁(1916—),河南南阳人,回族。1935年考入省立开封师范体育专修科,1939年考入国立西北联大师范学院体育系,受到我国著名体育家董守义教授器重,1943年毕业后任社会部重庆社会服务处康乐部总干事兼重庆市体育协进会体育场负责人,继任国立江津体育师范专科学校讲师、导师及总务主任,还兼国立成达师范(现民族学院前身)体育主任等职。抗战胜利后,他随董守义教授先是上赴北平,继而又转至南京,此后到上海又被健  相似文献   

4.
教授简介     
李修珍,男,1935年3月出生,195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教系。1960年任讲师,1987年1月任副教授,1994年11月晋升教授。现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社会科学分会委员,湖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武汉体育学院政治理论课部主任。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担任研究生、本科生、成教生的帕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论基础》和《体育哲学》5门课程。努力开展科学研究,曾先后在《中国体育科技》、《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刊物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和体育哲学论文近30篇。其中,《体育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钟秀     
<正> 杨钟秀先生1910年10月生于天津武清县,193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教育学院体育专修科,至今在体育战线已工作了六十余年。解放前,杨先生历任山东大学体育助教,四川大学体育讲师,东北大学体育副教授、教授,解放后任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体育系主任。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任吉林省体委副主任,吉林体育学院副院长。六十年代中期至八十  相似文献   

6.
吴蕴瑞     
<正> 吴蕴瑞,字麟若,1892年2月20日生于江苏省江阳县峭岐乡。是我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他自1918年从南京高等师范第一届二年制体育科毕业后,就开始了体育教育生涯,直到1976年逝世。为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1924年前,吴先生先后在南京高师、东南大学体育科任助教,同时刻苦补读大学学分,1924年获学士学位。1925年2月考取了江苏省公费赴美留学生,初入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学解剖学、生理学,后又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体育系研究院攻读,1927年1月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2月赴欧,在德、法、英作实地考察,并在德国学习德文,10月回国后,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体育系讲师,兼主任。1930年8月受张学良将  相似文献   

7.
<正> 由苏联教科院儿少生理科研所制订,经苏联体育教育教学法委员会和苏联教育部体育司批准的《苏联中小学生运动竞赛的内容和组织》,对中小学生运动竞赛制度提出了如下的要求: 1.中小学生运动竞赛项目首先应包括劳卫制和1—10年级普通教育学校学生的综合体育教育大纲中的项目,这些是最普及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推行"劳卫制"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劳卫制"是"准备劳动与卫国的体育制度"的简称,是我国50年代学习和借鉴前苏联经验,在学校、部队和机关等推广的一套体育锻炼制度.1951年在北京、上海试行.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6月发文要求逐步推行"劳卫制".1954年5月4日国家体委正式公布<中国劳卫制暂行条例>和项目标准.在其后6年里的全国范围内掀起"劳卫制"锻炼热潮.1960年严重自然灾害,中苏关系破裂."劳卫制"活动也随之停止了,1964年改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5):F0003-F0003
第24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体育期刊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于2012年7月17—21日在江西财经大学举行。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教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体育期刊专业委员会犯誉理事长李晓宪编审,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伍军红削主任,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体育期刊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冉强辉编审等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曲正中教授     
曲正中,1943年9月出生,祖籍山东牟平。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现任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体育系教授委员会主任、中国排协裁判委员会副主任、亚排联竞赛委员会委员、国际排联裁判委员会讲师。曲正中教授自1958年开始从事排球运动训练,曾是天津青年排球队队员。80年代受中国排球协会委派援外,任冰岛国国家排球队教练。因成绩显著,获冰岛国雷克亚维克市荣誉市民勋章。近20年来,作为一名国际裁判员多次参加亚运会、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大型国际排球比赛的裁判工作,被国际排联授予FI…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新中国第一任体委主任贺龙,与体育的渊源和开创新中国体育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贺龙同志为新中国体育事业招募和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大量修建体育场所还成立了多所体育学院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奠定物质基础和储备体育人才,并且创刊《体育报》宣传新中国体育事迹,加强体育学术交流。通过"劳卫制"提高全民素质;加强新中国竞技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不畏艰难,坚持支持登山运动。在短短的14年时间里,奠定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苏竞存     
<正> 苏竞存(1915~)云南剑川人,白族。193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由于勤奋好学,英语基础好,在大学二年级时,就翻译外国体育史。抗战爆发,被迫休学两年,在云南省体育师范任教。1939~1940年复学北平师大至毕业。1940~1943年任西北师院(北平师大改称)体育系助教、讲师,同时在该院教育研究所攻读教育和体育理论研究生学位,为以后体育生涯打下深厚的根基。1942年开始师承著名教育家、体育家袁敦礼先生,教授体育原理等课程,从此涉足体育理论界。1942~1949年先后任教于西北师院体育系、云南体育专科学校、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讲师、副教授、教授。并受聘于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体育系、北平师大体育系兼课。竞存先生知识渊博,运动技术全面,教授过体育原理、体育史、体育测验与统计和运动生理等课程,每教授一科都编著  相似文献   

13.
张汇兰     
<正> 张汇兰,1898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我国最早的至今仍健在的女体育教授。1919年于上海女青年会体育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为外籍教师做翻译工作。1924——1948年,先后在金陵女子大学、中央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任教,主要教授解剖学、人体机动学等基础理论及一些舞蹈课程等。曾担任过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体育系主任、中央大学女子体育部主任职。1927年和1947年还曾两次担任过金陵女子大学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2):F0002-F0002
工作学习经历: 1983年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并留校任田径教师,1990年晋升为讲师,1996年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晋升为教授。1996年,取得哈尔滨体育学院硕士学位,2003年,取得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5.
应日本名古屋大学陆上竞技部之邀,笔者对名古屋大学等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高校体育教育考察,在此作概观式的介绍。 教学方面 1.教学体制及形式 日本四年制大学,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两年体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月23日,北京市第九届中小学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在北京教育学院召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郑萼,北京教育学院院长李方,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王东江、副处长刘兆武,北京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罗希尧教授、刘英杰老师,北京市基教研中心体育教研室马凌主任以及首都体育学院体育系主任赵立教授,《体育教学》编辑部主任王子朴教授等出席了会议。另外来自北京市学校体育的特级教师、各区县教研员,  相似文献   

17.
方万邦(1893~1969),福建闽侯县人。毕生从事体育教育事业。1919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科,毕业后曾任山西太原第一师范学校体育教员兼童子军教练、沈阳国立高等师范学校、长沙兑泽中学及楚怡中学.福建协和大学、厦门集美学校体育教员。1926年赴美留学,入哥仑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专攻体育,获得体育学士、体育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北平师范大学体育教授、安徽大学体育主任兼体育教授、国立中央大学教授。1936年任上海市立体育专科学校教务主任。抗日  相似文献   

18.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F002-F002
王石安(1949-),男,汉族。1974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系,同年到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所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军事体育部副部长。曾任哈尔滨市高校体育教研会秘书长.1993年调入沈阳体育学院。历任冰水教研室主任、武术系主任、教务处处长。现任外事处处长、国际交流中心主任.1995年在北京体育大学完成国内访问学者的学习。1996年晋升为教授,在哈尔滨科技大学曾获1978—1988十年优秀教学成果奖;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从建国以来,就其内容和模式,经历了许多变革,大体可以划为这么几个阶段:即(1)解放初期以“劳卫制”为中心的阶段;(2)1958年,教育大革命,体育突出“四红”达标阶段;(3)调整、整顿、恢复阶段;(4)“文化大革命”全面破坏阶段;(5)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20.
第九次全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研讨会暨第23届体育期刊专业委员会年会于2011年7月6日-9日在重庆师范大学举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田野博士以及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久奎教授、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王晴编审、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兼体育期刊专业委员会主任冉强辉编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