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本刊2006年3月的“创新实践”栏目中,我看到了一篇关于“水往高处流”的文章。在这篇文章的结尾,作者让我们用所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其中的道理。在这里,我想说说我的看法。平常总听人们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由于地球引力的缘故,水会从位置高的地方流向位置低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诚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界的水当然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的。可是,科学家们发现有的液体,偏偏不遵守这个原理。这就是神奇的超流特性。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诚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界的水当然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的。可是,科学家们发现有的液体,偏偏不遵守这个原理。这就是神奇的超流特性。  相似文献   

4.
人口迁移与移民教育宝玉柱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口是在不断的移动变化当中,人口的增长和人的社会地位变化导致人口变动,同样,人口的空间位移也带来人口变化及其伴随现象。从一个地区迁到另一个地区定居,叫做人口迁移;不改变常住地点,从一个地区到另...  相似文献   

5.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的自我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自然规律。此话如果从老师口中说出,其潜台词是想办法调往条件好的城镇学校。现如今,湖南许多县的情况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6.
人生路上,我们热衷于追逐,热衷于攀登!一次次告诉自己,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发现:原来不计一切、不停攀登未必是好事,找到人生的平衡点才是王道!  相似文献   

7.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职业达到某个顶点时,我们却发现前面的路似乎更陡峭,自己越来越吃力。在本期,《职业》邀请到了光辉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客务总监白刚先生,与读者分享他在职业发展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8.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走社会上有所作为,在单位能够被领导、同事重视,自己的职位也有气上升,作为一个职场上的新手,几乎都会面临这样的现状,重要的课题、深造的名额、出头的机会,都让老员工占了.  相似文献   

9.
“听说代课老师下学期要走了……”“真没劲,怎么都想着往县城中学跑呢?”“唉,这叫现实,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自然之理也。只是遗憾,他的课那么棒,人又年轻幽默,可能会换那位‘西伯利亚’……”女生们叽叽喳喳的感慨不休,好似这样就能留住“振翅高飞”的代课老师。小予一直皱着眉,换与不换,跟她关  相似文献   

10.
人往低处走     
往低处走,有时候比往高处走更难。人往高处走,是人生的追求。人往低处走,是在追求人生。人往低处走,不是比谁更低,而是一种心态———低调。低调,是自然、平和、不  相似文献   

11.
常言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在有“动力”的情况下,水也可以往高处流。水往高处流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是常见的现象,其原理是气压差使液体流动。下面略举几例说明这一原理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启普发生器是固液不加热制气体的发生装置之一,其优点是可以随时关闭和开启实验。如图1,以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为例,反应开始后,当关闭活塞a时,反应还继续进行产生氢气,使葫芦状容器内的气压不断增大,致使葫芦状容器内的液面下降,球形漏斗中的液面上升,从而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当打开活…  相似文献   

12.
作文题目: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比喻一个人总想向高层次攀登。你对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一定有不少美好的憧憬和遐想。请以“向往”为中心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同题作文例文展示!河北@赵树林  相似文献   

13.
生命,非生命,该怎么区别?有人说,一句谚语说明了生命和非生命的重要区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因为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是一个主动过程,而非生命过程是被动的。在山坡顶部放置一个皮球,皮球会咕噜噜滚入谷底,这就是非生命过程;如果你发现皮球自动地由谷底滚上山坡,那  相似文献   

14.
一边是繁华的首都,一边是偏僻的山村,你愿意到哪里安家落户? 这个问题问得新鲜。你不知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自古皆然么?何况现在讲究实惠,有的人连国内的大城市都不过瘾,千方百计要到海外去喝洋水呢! 然而,平江县金坪乡教师揭克华,却三次放弃进  相似文献   

15.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师范学校的首届同学会,在县城任教的一些同学感慨地对我说:"老同学,你怎么不想办法往城里调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在乡下教书太大材小用了。"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更阐明了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求。关于此类选择的例子在经济界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在其他各个社会领域也不鲜见。虽然教师应该是“人梯”“红烛”,但教师也食人间烟火,也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升级”教师以荣誉为敲门砖,选择“高枝”是人之常情,是自然规律的体现,其行为不应该遭到“鞭挞与唾弃”。  相似文献   

17.
红慧 《云南教育》2007,(7X):27-28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中国的父母,总怀有望子成龙之心:或望子跃出寒门,改变命运;或盼子实现父辈理想,成就人生;或望子光宗耀祖,誉满门楣……  相似文献   

18.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初中毕业后,同学们及他们的家长到处奔波,花大钱,开后门,目的只有一个——进入重点高中“深造”。当时母亲也有此倾向,在她眼中只有读大学才有出息,才能出人头地,父亲却执意让我报越秀,因为他比母亲更了解我,他知道我喜欢英语。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中国的父母,总怀有望子成龙之心:或望子跃出寒门,改变命运;或盼子实现父辈理想,成就人生;或望子光宗耀祖,誉满门楣……在如今这个追求知识经济的时  相似文献   

20.
人往低处走     
孙睿 《老年教育》2008,(11):23-23
人往高处走,是人生追求。人往低处走,是追求人生。人往低处走,不是品位的降低,而是一种心态——低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