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真奇妙     
人类和鸡拥有同一个祖先 科学家们破译了鸡的基因密码,发现鸡约有60%的基因与人类相同,约在 3.1 亿年前,鸡与人类拥有同一个祖先。 这份原鸡 (家鸡的祖先) 的基因序列草图显示,原鸡约有 2 万至 2.3 万个基因,其基因数量与人类大致相同。这是首次对鸟类和恐龙的后代进行基因排  相似文献   

2.
科学数字     
60%基因相同鸡和人类3亿多年前拥有共同祖先 2月6日,中国科学家与外国同行联手绘制出了首张"鸡基因构架图谱",科学家说,人类有8000年的养鸡历史,但人类对鸡的了解才刚刚开始。 中外科学家联合绘制的"鸡基因图谱",不但分析出红原鸡、乌鸡、肉鸡、蛋鸡4个鸡种之间的遗传差异,而且发现鸡有60%的基因与人类相同,鸡和人类在约3.1亿年前拥有共同的祖先。 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雉鸡类最丰富的国家,世界57种雉类,中国有27种,特有种多达19种。中国也是世界上的养鸡大国,2003年中国禽蛋产量和禽肉产量分别占全球产量的40%和17%,为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3.
黑猩猩是与人类关系最近的“表亲”,但尽管两者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有98.7%存在相似,其行为与思维等特征却明显不同,这颇让人费解。一个欧美科学家小组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揭示人类与黑猩猩在大脑基因活动模式上所存在的显著差异,为此找了部分答案。德国、美国和荷兰研究人员发现,形成黑猩猩与人类之间差别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基因或蛋白质结构本身,而更多体现在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表达上。科学家们还发现,黑猩猩和人类在大脑基因表达方式方面的差异,要大于两者身体其它部位。科学家们对比较结果进行分析后认为,在数百万年…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4亿年前一只昆虫的上下颚化石,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昆虫化石.这块化石是在伦敦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抽屉里找到的,它在这里已经沉睡了将近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家在云南曲靖距今4亿多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一件迄今为止全球最古老的近乎完整的硬骨鱼化石,并将这条具有许多原始特征的古鱼命名为“梦幻鬼鱼“。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有关这项成果的文章。美国科学家称,这一发现将有关包括人类在内的现生脊椎动物起源的探索从泥盆纪(4.16至3.59亿年前)推向了更加久远的志留纪(4.43至4.16亿年前)。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03,(13):33-33
德国科学家最近在斑马鱼身上鉴别出一种控制感觉传导的“离子通道”,去除这一通道会导致斑马鱼失去听力。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人类接收各种外界刺激的生理过程,而且还证明了节肢动物与脊椎动物在此方面可能是由相同起源进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7.
正地球上的生物都有寿命极限,蜉蝣的寿命最长仅有8到21天,而最长寿的人类活到了122岁,乌龟则可以活上2百多年。但是与科学家发现的一些细菌相比,这些都是小巫见大巫。俄罗斯科学家曾在西伯利亚的Mammoth山脉发现已有350万年岁的细菌。然而,这并不是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细菌。美国西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墨西哥一处2.5亿年前形成的盐晶矿中发现了一种古老的细菌。据估算,它们已有2.5亿岁。那么,如果这些细菌不被人们发现,依旧待在原来的地方,是  相似文献   

8.
彭文 《百科知识》2011,(21):10-11
一个由澳大利亚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小组日前完成了塔马尔沙袋鼠的基因序列测定工作,他们在基因序列中发现一组名为HOX的基因,正是这组基因使袋鼠拥有异常强壮的后肢,从而演化出极具特色的移动方式。有袋动物和包括人类在内的有胎盘动物大约在1.8亿年前曾是一家,由同一个哺乳动物祖先分化进化而来。  相似文献   

9.
德国不来梅科学家与一国际科学研究小组在对彗星物质进行实验时意外发现,彗星物质中存在着氨基酸。为此,不来梅科学家认为,地球生命可能缘于彗星。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实验中,德国、法国和荷兰科学家对46亿年前太阳系巨大尘埃团形成的化学过程进行了模拟,他们在一真空容器里用简单的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氨及甲醇蒸发极度冷却的铝锭,并用紫外线对其进行辐射。在对表面冰层加热时,科学家发现了16种不同的氨基酸,有几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与此同时,美国NASA研究小组也获得同样结果,但他们只发…  相似文献   

10.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是,你也许不会想到,这些“卑鄙的小动物”将造福人类.因为科学家们发现,老鼠与现代智人有着惊人的相似。事实上,人类竟然与老鼠有着99%相同的基因!  相似文献   

11.
这张照片显示的是棘鱼属鱼类。科学家说,它是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颌类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对一个追溯到2.9亿年前脑壳进行的再次分析显示,棘鱼属是现代有颌类脊椎动物的早期成员。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15日消息,  相似文献   

12.
<正>蛇虽无足,但在进化的路上,跑得比谁都快。2013年,美国科学家完成了对缅甸巨蟒和眼镜王蛇的基因组测序。当科学家把这两种蛇的7500个基因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比之后,发现蛇类的基因拥有非同寻常的变异速度——在脊椎动物中是最快的。看来,蛇大爷为了让自己适应像一根管子一般的生活,需要做出远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调整。这些变异最快的基因大多涉及体型和器官发育、新陈代谢以及毒液制造和嗅觉等。  相似文献   

13.
<正>择偶是人类和动物生命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维也纳兽医大学康拉德洛伦茨动物行为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重要证据,表明鸟类能通过气味选择伴侣。之前的研究表明,气味与一组特殊的基因相关联,这个基因叫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能帮助个体抵抗疾病。鸟类中的一些物种,已经能够避免选择MHC相似的同类做伴侣,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哺乳动物的嗅觉特别发达,而科学家一直认为鸟类缺乏这  相似文献   

14.
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完成,这是继进化论、相对论、登月计划之后人类科学又一项伟大创举,是人类认识自身、解读生命奥秘、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里程碑。科学家们研究证明,在人类10万个基因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基因种类,才使人类的生活变得如此缤纷多彩。●懒惰基因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一批科学家在研究某种果蝇时,发现部分“好静”者拥有“懒惰基因”。因此,那些不愿运动的人可能不必再寻找各种借口赖在家中了。研究人员相信,可以进一步创造出刺激运动欲望的特殊疗法,使因少运动而体弱多病的人恢复健康。▲外遇基因据澳洲一项最新…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理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共同发现,数亿年前,一种特殊的遗传信息进入了脊椎动物的染色体,这种遗传信息与哺乳动物能够孕育出特有的较为发达的大脑有着密切联系。这首次证明,从外界进入的遗传信息可能是引起动物跨越性进化的直接原因。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相似文献   

16.
钙味好极了     
酸甜苦咸是我们最熟悉的4种味觉,而科学家最近从老鼠舌头上发现了新的味觉感受体,能够感受钙的味道。由于人类和老鼠同属哺乳动物,彼此基因相似度很高,因此科学家猜测,我们人类也很可能拥有这种味觉。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2006,(2):13-13
最新出版的美国《科举》杂志报道:研究浅色素班鱼的科学家已鉴别出一种基因,这种基因在人类肤色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决定人类毛发、皮肤和眼睛的颜色。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研究员发现,素班鱼基因组中存在一个决定鱼皮浅颜色的基因,这个基因上的单个氨基酸在改变色素沉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发现,人的这种基因在序列上与班鱼基因极为相似。他们认为,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欧洲人皮肤颜色比较浅,也可能有助于找到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这种皮肤癌症。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1):101-101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刘武研究小组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对智人洞人类化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小组发现智人洞人类下颌骨已经出现一系列现代人类的衍生特征.这些特征明显表现区别于古老型智人,而与现生人类接近。化石特征说明崇左古人类属于正在形成中的早期现代人,处于古老型智人与现代人演化过渡阶段。这一系列重要研究发现。说明早期现代人在东亚出现的时间或现代人在东亚地区的起源过程至少可以追溯到10万年前,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7):I0015-I0016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5.1亿年前远古火山喷发显著影响气候,导致全球首次物种大灭绝。  相似文献   

20.
彭文 《百科知识》2005,(3X):30-31
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过去在猕猴体内发现的抗艾滋病基因与相应的人类基因只相差一个碱基对,理论上可以通过改造艾滋病患者的这个基因来对其进行治疗。去年,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猕猴体内一种名为Trim5α的基因,可以控制产生一种蛋白质,抵抗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内的多种逆转录病毒;人类的Trim5α基因也具有相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